包江濤
四年邁出四大步,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梁凹村找到了致富路。
2005年,該村從送莊信用社貸款100萬元建成了100個日光溫室蔬菜大棚。
2006年,該村成立蔬菜合作社,成功注冊了‘惠林源無公害蔬菜商標。
2007年,該村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通過河南省農業廳認證。
2008年,該村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
“村里能有今天的變化,最應該感謝的是送莊農信社。”村民質樸的話語中飽含對送莊農村信用社(下文簡稱:送莊農信社)的感恩之情。
發展,從100萬元開始
村民說是送莊農信社的100萬元貸款使村子走上了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道路。
梁凹村,位于河南省孟津縣送莊鎮北部,距洛陽市區16公里,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但由于長期以來缺乏生產經營性投入,農業生產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2004年,梁凹村村委會結合當地實際,提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發展大棚蔬菜作為村里支柱產業的工作思路。但在當時條件下,資金短缺是一大制約瓶頸。帶著這一問題,他們找到了宋莊農信社。
2005年7月,送莊農信社向梁凹村發放貸款100萬元用于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建設。此后,孟津縣農村信用聯社又推出了“大棚蔬菜農家樂”小額貸款模式,累計向梁凹村發放小額、專項貸款900余筆,計870余萬元,有力地支持了當地大棚蔬菜種植業的發展與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
農民身邊的銀行
“去年,我在信用社貸款1萬元錢,今年還完本息,還凈掙1萬元。”提起種菜的收益,菜農李老漢憨厚的面龐上滿是喜悅。
“村里總共有629戶人家,現在有260多戶種植蔬菜,大多數都得到過信用社的幫助。”梁凹村副支書李曉偉說。
目前,梁凹村已建成1500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其中日光溫室368座,塑料大棚100個,小拱棚韭菜850畝,形成了4公里的綠色蔬菜長廊,年銷售各類瓜果蔬菜1500余萬斤,售銷收入1200余萬元,畝均效益超過8000元。
蔬菜種植基地建成后,所面臨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為所產蔬菜創品牌、找銷路。該村村委會及時引導菜農成立孟津縣慧林源蔬菜合作社,并注冊了“惠林源”無公害蔬菜商標,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目前,孟津縣慧林源蔬菜合作社已發展社員230戶,大部分入社社員都得到了送莊農信社的支持。
“信用社在支持蔬菜種植過程中,很注意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2006年以來,通過蔬菜合作社推薦,信用累計向入社社員投放蔬菜種植小額專項貸款600多萬元。”送莊農信社杜主任介紹。
生態循環農業助推器
打造循環經濟模式,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化發展道路是梁凹村追求的更高目標。
孟津縣慧林源蔬菜合作社選擇了走“糞便(秸稈)——沼氣——沼渣(沼液)——蔬菜大棚”四位一體生態循環經濟這條路子,節約農業生產成本,拓寬產業領域,從而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和產出率。
2008年梁凹村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惠林源”牌無公害蔬菜也呈現供不應求態勢。僅在春節期間,就向洛陽市區銷售1萬箱蔬菜集裝箱,銷售收入近百萬元。
“梁凹村走上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道路,同樣離不開信用社的支持。”據統計,2005年以來,僅養殖業一項,送莊農信社就累計向梁凹村投放700多萬元貸款。
如今的梁凹村,村民富了,環境美了,一派繁榮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送莊農信社也從扶植當地農業發展中實現了信貸模式不斷創新、業務領域不斷擴展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多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