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東 蓋長青
隨著畜牧業養殖小區、養殖大戶建設的推進,畜禽養殖業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在養殖小區建設的過程中,在場地選擇與布局,糞污處理與利用,病死畜禽掩埋處理與防疫的矛盾與不足逐漸暴露出來。據參考數據,一頭豬年產生糞尿0.73噸、污水2.92噸:一只蛋雞年產生糞0.0365噸:一只肉雞年產生糞0.0292噸,另外加上病死畜禽處理不當,不難看出一個養殖小區或一個養殖大戶就是一個污染源。如任其發展將影響和阻礙畜禽養殖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所以在建設養殖小區和大戶的同時,在合理選址、科學布局的前提下,必須注意糞污治理與利用、病死畜禽處理與防疫等幾個技術問題。
由于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大批興建,畜禽養殖量急劇增加,糞尿排量增加,因缺少排污、治污設施,類污任意流,直接或問接造成場區和周邊環境的嚴重污染(尤其在夏季),形成細菌、病毒寄生地。小區污染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區選址不科學、布局不合理,受占地面積和飼養規模等條件的限制,就地而建,密度加大。沒有把小區環境保護納入小區建設之中,重視養殖。忽視環保,重立體建設,忽視糞污等無害化處理建設。在實際建設中,在有限的場地面積上,為達到飼養規模畜禽數量要求,無限增加飼養量,縮小空間面積,從而影響排污設施的建設,使大量的糞尿無法排出和堆放處理。造成一個養殖區、戶就是一個污染源。為此,在生產規模適度的前提下必須采用下列排污技術方法:
1建立化糞池,分級沉淀排污法。化糞池的建設由高到低至最終的儲糞場過程中建多個化糞池,由舍內到舍外,通過化糞池的逐步沉淀,把糞便通過地下管道沖走,達到排污目的。這種方法投資少,簡便易行,主要適合養豬區、戶。
2建統一儲糞場,有氧發酵還田法。在養殖小區、戶附近的合理位置,建立統一的儲糞場(池)把小區內糞尿等污物清運到儲糞場消毒堆放進行有氧發酵,通過一定時間的發酵,減少了類便中的水分,增加了肥力,然后還圈于農業,進入養殖一糞尿一發酵一還田的良性循環過程,此法主要適合于禽、牛、羊等。
3建沼氣池,厭氧發酵。在養殖區內以戶為單位或以聯戶為單位建大小不等的沼氣池,把畜禽糞尿放入池內厭氧發酵。這種方法是畜禽糞尿處理利用的最有效方法,通過發酵產生沼氣,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優質能源,沼液可作為大棚蔬菜的優質肥料,也可用來養魚,可謂一舉三得。雖然建沼氣池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但是能減少糞尿污染,又增加了新的能源,形成新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在較寒冷的北方,冬季應對沼氣池上方采取塑膜保暖措施,否則會影響產氣。
4生態措施。在養殖小區周圍和生活區與生產區中間建植以喬術。灌木、花草結合的植物帶,改善小區氣候,凈化空氣環境。在生活區與生產區之間和生產區與生產區之間建設凈道和污道。污道堅持嚴格消毒制度。
5病死畜禽處理與防疫。一個養殖小區內多數是幾戶或多戶,多是飼養同一個品種,在飼養過程中同一品種又易感染同一種疾病或同一種傳染病,飼養當中經常產生病死畜禽,如不及時對這些病死畜禽加以處理就又會形成新的傳染源。所以,要嚴格按獸醫衛生防疫標準在合適的位置統一建深井等對病死畜禽進行焚燒或深理處理,以利于養殖區、戶防疫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