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比成功更重要
□ 蔣光宇
在多年的節目主持人生涯中,楊瀾采訪過許多世界名人。其中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崔琦教授,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楊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采訪崔琦時問:“如果當年你母親不堅持把你送走讀書,今天的崔琦又會怎樣呢?”她猜想,崔琦一定會說,如果不接受教育,人一生的命運就會很貧困。
但崔琦流著熱淚的回答出乎楊瀾的意料:“我其實并不在乎今天所得到的一切,包括獲得諾貝爾獎。如果我留在農村,也許我的父母就不會被餓死。”
崔琦的話震撼了楊瀾的心,楊瀾也流淚了。后來,楊瀾多次提到那次采訪的感受:
“一邊是世界名人,一邊是母子深情;一邊是崇高的榮譽,一邊是無限的眷戀。在權衡輕重的時刻,崔琦選擇了后者。這就是龍的傳人交給億萬觀眾的感人答卷!
“獲得諾貝爾獎算不算成功,當然算,而且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終生難以企及的成功,但是與父母的生命相比,與盡孝相比,與愛相比,即使是如此輝煌的成功也會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激勵每個人都去追求成功的時代,但還有比成功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人格、健康、生命和愛……”
那一晚,楊瀾久久不能入睡。
幸福快樂在今天
□ 陳寶榮
今天,實為現在、當前之意。一位哲人曾說過,昨天已經過去,不必去想,明天還不確定,不必為其所慮,確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了。筆者的一位老友,就是秉承此理,把今天活得愉快、充實而有情趣。清晨,他去河邊遛彎兒、打拳踢腿;白天,他沐浴陽光、踢毽子、放風箏;晚間,他還要伏案燈下撰寫點小文章……用他的話說,不為昨天所累,不為明天所憂,把今天活出個精氣神兒來。此話多么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關注老年朋友的今天,歸根結底還是緣于一個十分嚴酷的現實,即自身難以預料的時時可能發生的生命之虞。此話絕非危言聳聽,現實就是如此。前一陣子,筆者的幾位老同事相繼離去,其中一位老同志雖然年逾七旬,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頭一天晨練之時,還曾謀面攀談一陣兒,誰料到第二天清晨他竟突發心梗,撒手人寰。傷感之余,細細想來,死神原本就徘徊于必然與偶然之間。“今晚脫下的鞋子,明早未必穿上”這句老話,就是對人生偶然性生動而又形象的詮釋。面對這人生琢磨不透的變數,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握住今天。
老年朋友們,牢牢地把握住今天吧,讓今天不斷地重復、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