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白
人生大概有兩個時期容易感到孤獨,一個是青春期,另一個則是老齡期。在青春期,年輕人即將邁入紛雜多樣的社會,夾雜著期待和忐忑,他們在孤獨中享受著自憐與自艾,這種孤獨和他們即將與社會發生更多的關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產生的恐懼密切相關。老年人的孤獨則來源于由于逐漸退出社會關系而產生的喪失感,社會責任的淡化、親友的亡故、身體的多病以及更多的余暇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體味孤獨。
孤獨是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包含著惆悵、茫然、寂寞、恐懼和未知,強烈的孤獨感噬咬著心靈,帶來深刻的痛苦。
當老年人感到孤獨時,通常會有幾種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反應方式。
一是把自己封閉起來。有的老年人由于兒女的離巢、親人的亡故,使得社會關系逐漸減少,再加上生性內向寡言、不善交往,就變得更加封閉自己。沒有什么朋友,不與人交往,又缺少自娛自樂的愛好和嗜好,所以,生活得寡然惆悵,不無凄涼。
也有的老年人由于有著強烈的自尊心,不愿意被人可憐,甚至對子女也不愿意表露孤獨的情感,他們努力地調整自己,但有時還是會被孤獨感所籠罩。
有的老年人因為害怕孤獨,變得對子女挑剔增多,甚至變得像孩子一樣,對子女充滿依賴,希望他們時刻陪伴在自己的身邊,結果給子女的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
被孤獨感所包圍,最后郁郁寡歡、情緒低落,導致抑郁的有之,然而,具有健康心態的老人是如何面對孤獨的呢?
首先,承認老年期的孤獨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人生過程中必經的體驗。在這種體驗中,老年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回味生命的歷程和意義,也可以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物。因此,有的時候,孤獨也可以成為老年人生命中的一種尊嚴。
接受孤獨,并尋找一種自我滿足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呵護子女、含飴弄孫中尋找到幸福感;或者甘愿做志愿者,為他人和社會盡自己的一份貢獻。更多的老年人會喜歡在體育鍛煉、游戲娛樂以及琴棋書畫中自得其樂。
接受孤獨,努力發展自己生活中新的人際關系,不封閉自己,主動與人交往,用新的人際關系填補失去的空白。
還有就是在不斷學習中尋找樂趣,對于很多新的事物,充滿好奇,愿意進行挑戰和嘗試,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自己的信心。
具有健康心態的老人不怕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孤獨情感,并在講述過程中接受這種情感。他們不回避、不害羞、不否認,這樣,他們又能獲得更多的理解。
具有健康心態的老人會在孤獨和獨立中保持一種平衡,他們不會過分地依賴子女。雖然他們愿意接受子女和親友的關愛,但仍把“獨立自主”作為自己老年生活的信條。
孤獨,并不必然就是老年期的敵人,有時,我們需要一點孤獨,這種孤獨可以稱之為健康的孤獨。在孤獨中我們學會充實自己,讓晚年變得更有意義,從而不讓強烈的孤獨感把我們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