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茵茵
1.約里奧·庫卡波羅的家具產品風格特征
北歐家具設計著眼未來,發展出獨特流線風格。這個地區的設計家們比較著重傳統風格,強調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原則。但是同時也強調圖案裝飾性,傳統與自然形態的重要性。采用自然材料,加上高度重視人體工程學因素的設計細節,注意舒適性、安全性、方便性,良好的功能性,簡單明確和傳統的美感是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典范。芬蘭設計如今已經成為北歐設計的重要分支。
1.1注重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
新材料玻璃鋼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庫卡波羅Karuselli 和Saturnus家具系列的產生。從50到60年代的這10年間,玻璃鋼或增強型塑料是所有新材料中得到最廣泛認可的材料。它幾乎是那時唯一的可彎曲材料,彎曲特征以及符合人的生理系統需要是庫卡波羅在設計塑料家具時考慮的首要問題。人體構造和人體美是庫卡波羅首件Karuselli系列外形設計的靈感所在。
在Karuselli系列之后,庫卡波羅著手開發另一系列的塑料坐椅Saturnus系列。Saturnus系列的設計很好地反映了60年代波普藝術的信息。隨意、放松甚至有點模棱兩可的形式語言逐漸被更為嚴格、精確的形式語言所代替。
1.2注重人體工程學在設計中的運用
早在50年代后期,當庫卡波羅開始創作他的塑料家具的時候,他深信“椅子的造型應該盡可能體現出人體的形狀,應該像人的身體一樣柔軟,如果可能,每一個部分都應該非常優美。”在這一信念的指導下,他設計出了Fysio辦公椅。
與庫卡波羅60年代設計的塑料椅相比,Fysio系列更為簡樸、更符合人體工學。它的尺度是根據中等身材人體的尺寸設計的。通過改變坐位的高度和頭枕位置,身高介于150cm和190cm之間的使用者都可以獲得合理健康的坐姿。
1.3注重人文主義和有機性的結合
作為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座椅人體工學的設計專家,庫卡波羅認為如果一件家具在適應生理需求的同時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那么它一定會更具吸引力,功能上也因此更加全面。
像庫卡波羅設計的其他家具一樣,實驗系列使用起來非常舒適,但其簡潔的形式得到了新的發展,在一些膠合板做成的結構部件和扶手中運用了歡快的色彩和造型。他力圖彌補純粹功能主義和懷舊的浪漫主義之間的隔閡。這些新的作品可以被視作庫卡波羅探討后現代主義的一種嘗試。
1.4注重民族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和諧交融
庫卡波羅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的設計傳統很感興趣,在遇到方海先生以后,這種興趣變得更為強烈。
“東西方系列椅”顧名思義就是指東西方設計思想的結合,具體講,就是庫卡波羅設計經驗與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元素與制作工藝的結合。從設計形態,一眼就能看出體現其上的西方和東方的影子。椅子的原型來自庫卡波羅前些年設計的“博物館椅”,但其中圈椅的形式又代表了中國傳統家具的一個重要門類。從細節結構上講,椅子采用了西方家具中常用的鐵件連接和中國傳統的榫卯連接。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庫卡波羅也非常重視制作者的直接參與。他給制作者極大的創作自由,在制作中,他反復強調根據中國的傳統做法,將其中的圈椅同時也用全榫卯結構做出模型,椅背及扶手的圖案和形狀也由制作者自行決定,這些真正體現了雙方的協作精神。
2.約里奧·庫卡波羅的家具設計對中國家具設計發展方向的指導意義
芬蘭作為現代家具發展中的佼佼者,在民族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等等方面與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庫卡波羅作為芬蘭當代家具設計的代表人物,其設計思想值得我們設計工作者悉心揣摩。
設計工作者應將本土優秀文化納入現代設計中,并吸取現代設計的創作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對傳統文化深刻理解、對傳統的和現代的設計規律熟練掌握、對設計的意圖與構思完整地表達,從而積累和發揚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設計文化,這是我們應當深入思考并為之行動的。
3.結論
在當前全球現代化的進程里,我們常常看到從不發達狀態中開起的民族不斷地拋棄使這個民族得以作為一個民族而存在的古老文化傳統和精神,對庫卡波羅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找到一條“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共生”的道路,讓民族成為現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即扎根于自己歷史的土壤中,又參與到全球文化中。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