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汾州杏花傳天涯

2009-12-24 10:48:16師百韌
黃河 2009年6期

杏花村位于汾陽城區東北面15公里處,“村”前是國道,“村”后不遠就是高速公路,距省會太原90公里,東與平遙古城為鄰,南與介休綿山毗連。環境優雅,四通八達。杏花村釀酒歷史悠久深遠,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汾酒和竹葉青兩個國家名酒的企業。

如果說天地不老,那么汾州杏花村與人間佳釀則已凝成一種新的永恒。

如果說生命之樹常青,那么杏花村與老白汾則永遠是世人的美好憧憬。

據說我國現有19個地方名叫“杏花村”,其中以6個“杏花村”比較有名。這6個杏花村分別是:

山西呂梁市汾陽“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清明》詩中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即指此處。

安徽貴池“杏花村”——是歷史上的產酒之鄉,曾與山西呂梁市汾陽杏花村有過相爭。

山東水泊梁山黑風口崖下“杏花村”——有“杏花村飛霞”之稱,孔子問禮于老子的“問祖堂石窟”就在該處。

江蘇徐州豐縣“杏花村”——宋代大詞人蘇東坡有《朱陳村嫁娶圖》詩云:“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

湖北麻城古鎮“杏花村”——酒家亦負盛名,古詩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

南京城西鳳凰臺“杏花村”——綠水環繞,岡巒疊翠,自唐代便是風景區和沽酒佳處。

我非常欽佩我的文學導師和人生指路人,已故著名作家馬烽先生當年為《杏花村里酒如泉》一書寫的序。馬老在序里寫道:

“我的老家是孝義縣。我的童年是在汾陽縣度過的。汾陽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小時候我就聽到過不少關于汾酒和杏花村的動人傳說。那時候只知道酒是辣的,對汾酒的好壞并不感興趣,著迷的是那些優美的傳說。”

后來的情況,馬老在序中又談道:

“每逢聽到中外朋友贊美汾酒以及用汾酒釀制成的竹葉青時,自己也不由得產生一種榮譽感。我知道汾酒過去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得過金質獎章。但八大名酒中譽滿全球的首推茅臺,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兩年前,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到了貴州的赤水河,自然也參觀了茅臺酒廠。據酒廠的負責人介紹,茅臺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汾酒可以算是茅臺酒的祖師爺,因為最早的茅臺酒廠就是由汾酒的釀造師到赤水河創建的。聽了這種介紹,更使我增加了一種榮譽感。我這么說,毫無貶低茅臺的意思,實際上是各有千秋,或者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吧,不過這也證明了汾酒的歷史比茅臺更古老。”

接下來馬老又談了讀完《杏花村里酒如泉》這本書原稿后的看法:

“以往,我曾不止一次地去杏花村汾酒廠參觀過,也看過一些介紹汾酒、竹葉青的文章和小冊子,但都比較零碎。這本書則較完整較系統地對汾酒和杏花村做了全面的敘述。這是一部汾酒廠的廠史,也可以說是一部中國釀造業的發展史。中心說的是酒,實際是寫了我國勞動人民對科學、文化的卓越貢獻。書中對一些優美的神話傳說,做了合理的解釋;對一些現實的生活做了忠實的描繪,特別應該提到的是: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做了必要的考證。例如:‘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詩,歷來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杜牧寫的,也有人認為是出自另一人之手;有人認為詩中所說的‘杏花村就是汾陽杏花村,也有人認為指的是別的什么地方的杏花村。如果詩人在世,一問便知端底。可惜作者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這就只好依據所能找得到的歷史資料加以考證了。本書作者對這個問題是持肯定態度的。除引證了一些論據外,也做了合乎情理的推斷。我認為這種推斷是有道理的。但我并不認為只要證明這首詩是杜牧寫的,詩中‘杏花村指的就是汾陽杏花村,因而汾酒就身價百倍,反之就黯然失色。汾酒之所以有名,主要是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優點與特色。而且在古老的年代里就有了這種優點與特色,這一點是有歷史記載可查的。那么究竟在多少年以前就有了汾酒呢?對于這一點也是眾說紛紜。本書作者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是產生于一千五百年以前。就這個問題,同樣也提出了一些論據與合乎情理的推斷。我認為這一點也不無道理。當然,所有這一切并非定論。在今天‘百家爭鳴的氣氛中,也不失為一家之言。如果有人提出了更加可靠的論據,更加合乎情理的推斷,重新修改這些說法也還來得及。”

馬老的文風和他的為人一樣,質樸、平實,合情入理,把深刻的道理表述于白描過程,把真誠的肯定蘊寓在商榷之中。字里行間滲透著對杏花村所產美酒的深切關愛,尤其是對杏花酒人和勞動者的濃厚情愫。《杏花村里酒如泉》的作者之一是文景明先生,我知道其人品,其業務,其文章,其書法俱佳,從馬老所作之序中的評價也能窺見一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不僅想起在人生道路的關鍵時刻馬老對自己的教誨。我是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在山西大學讀漢語言文學,由于小時候喜歡語文,在農村鄉下很早就讀過馬老和西戎老師合著的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還有一部分在本村或者方圓村里能找得到的書籍,其中有馬老的被選入早以前中學課本的短篇小說《飼養員趙大叔》、《我的第一個上級》、《三年早知道》等。從稚嫩的心靈里就對馬老頂禮膜拜。所以大學里第一次聽馬老和孫謙老師的創作輔導講座時,脖子和眼睛都直了,拍巴掌最起勁。還大著膽子傻乎乎地提了幾個很幼稚的問題。是馬老鼓勵我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在校期間我發表過一些習作,其中有一篇小說在省作家協會刊物《汾水》上發表后,又被全國《小說選刊》轉載并獲獎。同年,在馬老的關懷下加入省作家協會。有一位文學評論家在文章中談道:“師百韌同學師承趙樹理、馬烽,是山藥蛋派文學創作隊伍中的后起之秀。”在文學上我是幸運兒,雖無緣面聆趙樹理的教誨,他老人家逝世時我還是農村的土孩子,但從他的作品里卻吸收了很多營養。事業上我也是個幸運兒,大學畢業時國家包分配,多數同學都留在省城。由于當時班級里邊在國家級刊物發表作品和加入作家協會的同學甚少,便顯得自己突出一些,省城不少重要部門同意接收,我本人也渴望留在太原。我是晉南人,出生于農民家庭,同學們中間流傳著幾句順口溜,說的是畢業時的心態:“歡歡喜喜留太原,勉勉強強回晉南,哭哭啼啼雁門關,寧死不上呂梁山。”當時的雁北和呂梁,幾乎是貧瘠、荒蠻、苦寒、封閉,落后得沒法子形容的代名詞。今天的年輕人可能不大理解,但卻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我去看馬老,談了自己留太原的想法,馬老說了兩句話,說話時目光慈祥,意味深長,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可以說他老人家的兩句話,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并讓我終身受益。他說:

“浮在上邊,不如沉在下邊!”

我愣了一下,很快明白過來。馬老是希望我深入實際,深入生活,到基層去,到人民群眾中去。自己年輕啊,不論從搞創作角度講,還是從做人做事的角度講,都應該像馬老所說,沉到下邊去。

我不知道如今的年輕人能理解多少,那時候作為一名文學青年,馬老的話在我心目中是最有分量的。我對馬老的崇拜,包括對當時山西的幾位前輩老作家西戎西老、孫謙孫老、胡正胡老、李束為李老等的景仰,簡直可以說是五體投地。我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看到了希望,小聲但堅定地說:“好!我下去。只是……只是我不知道該去哪里?”

這時,馬老笑了。他說:“你可以考慮去孝義,孝義歸呂梁地區管,呂梁是個老區,有光榮傳統,人厚道,好相處,能學到很多東西。孝義是我的老家,條件也不賴,有山有川,還有公路和鐵路,回你晉南老家也方便。”聽到這里,我咧嘴憨笑了。馬老啊,可親可敬的馬老,您為一名普通的文學青年考慮得那么周到,我還猶豫什么呢?恰好省委組織部從大學畢業生中選拔一批到基層人民公社鍛煉的青年干部,于是我便放棄了留省城,主動報名到了呂梁孝義。

孝義是馬老的故鄉,與孝義毗連的汾陽是馬老的第二故鄉。

孝義是我的第二故鄉,汾陽則是我多年來極為向往的地方。

爾后我在孝義成長,調離石工作,赴汾陽下鄉,有幸結識并搞清了自己從少年時代就開始向往的馬老的許多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和故事發生地點,因為這些作品就是馬老在汾陽寫的,包括《撲不滅的火焰》、《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當然還有那首優美動人,廣為流傳的電影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歌曲中“右手一指”的地方就是呂梁。也多次參觀了慕名已久的杏花村汾酒廠,真真切切領略了“杏花村里開杏花”。也許此生有“杏花緣”,再后來我在與汾陽毗連的文永縣主持政府工作時,文水的馬西白玉酒廠就加入在杏花村酒廠的“義泉泳公司”。文水與汾陽地脈相接、水系相通、大氣相融,同樣出好酒。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僅馬西白玉酒廠每年增加縣級財政收入就在千萬元以上,當時,千萬元絕不是個小數目,占到縣級財政總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我的老朋友,如今杏花村汾酒集團董事長郭雙威也是文水人氏。文水是我終生難忘的地方。

受馬老的啟迪與熏陶,我多年來盡管政務纏身,但文學情結從未淡化,對牧童從唐代遙指到如今的汾陽杏花村總是情有獨鐘。曾寫過一首歌詞,譜曲演唱制成光盤,每每播放細細聽來,都會產生如癡如醉之感覺:

汾州杏花

杏花村里走

花蕾做導游。

一開上千年,

春風滿枝頭。

哦,古老的汾州!

杏花村里走,

花仙做導游。

靚妹云中來,

春色臉上留。

哦,年輕的汾州!

杏花村里走,

花釀做導游。

神井出美酒,

春水潤歌喉。

哦,陶醉的汾州!

酒都杏花村,是當之無愧的白酒祖庭,是中國酒與酒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它的形成取決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6大蒸餾酒之一。其余5種是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在工藝上中國白酒要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白酒的特色各有千秋,酒名五花八門。與之形象關聯的故事也豐富多彩。誠如我的記者朋友《人民日報》的劉元亮女士所說:在世界文化中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一樣,給酒賦予如此多的精神內涵和想象空間。在中國,酒是如此地空靈和令人陶醉,因酒而誕生的詩篇,為酒而創造的歌謠,酒自身所擁有和衍生的傳說與神話,以及酒飄逸靈動的氣息與姿態,都催生了中國文化浪漫的性情與色彩。而在中國枚不勝數的“酒家族”中,汾酒無疑是最為古老的,最具內涵的白酒珍品了。

我在《汾州杏花》歌詞中寫道“花蕾”做導游,“花仙”做導游和“花釀”做導游,是因為杏花村目前不僅僅是全國最大的名酒生產基地之一,而且也是新興的酒文化旅游基地,已經形成了包括“杏花村”遺址,古井亭、葫蘆峪、晉裕汾酒公司等古建筑群,汾酒博物館和汾酒工業園林等在內的汾酒文化旅游參觀景點。目前,杏花村既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又是現代國家酒文化學術研究基地,還入選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評為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可以說,中國第一個酒文化旅游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我寫的《汾州杏花》歌詞,從游覽的角度詠賞汾陽杏花村這一勝景,里邊有杏林杏花爛漫飄香,有杏花仙子綽約嫵媚,有古井泉水清靈純冽,有古老汾州煥發青春。作曲家譜的曲子悠揚柔麗,裊裊有致,演唱家也唱得甜潤婉馨,娓娓動人,只是帶點江南小調的味道,清瑩有余,厚重不足。從寫杏花汾酒文化的角度,我感到呂梁市董洪運市長《呂梁賦》中的描寫是非常精彩的,原文如下:

“‘三春竹葉酒,一曲雞弦。杏花村里,酒之祖坊,發端殷商,百代承傳。曲之筋骨,本于精糧之魂魄;酒之神韻,源出古泉之甘冽;至清至純,簡約而能醇厚;至柔至剛,樸正而若君子。牧童一指,名播九州;萬國博覽,榮膺金獎。晉商闖關山,汾酒走天涯。芳香飄萬里,百派景杏花。‘草長鶯飛春已暮,我來仍是雨紛紛。余每游酒都,至半酣乃神曠。遂舉杯而邀杜牧,愿常做杏花村人。”

賦中首先列舉了古時與汾酒相關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其中流傳下來的,最早有北周文學家庾信的《春日離合》:“田家足閑暇,士友暫留連。三春竹葉酒,一曲雞弦。”描寫和贊譽的是杏花村所產的竹葉青酒。該酒遠在古代就享有盛譽,當時是以黃酒加竹葉合釀而成。現代的竹葉青酒用的是經過改進的良方,據說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愛國者、文學家、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設計并流傳至今。傅山先生關心民間疾苦,精通醫療技術,他寓良藥于美酒,以汾酒為底酒,保留竹葉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等10多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精制陳釀而成,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補血、順氣除煩、消食生津之多種功效。幾乎于此同時,梁簡文帝蕭綱也用“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名句贊美竹葉青酒。尤其是北齊武成帝把汾酒作為宮廷御酒,以“汾清”之稱名滿天下。再就是唐代杜牧的千古絕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在我們山西呂梁境內還留有一首《并州道中》,全詩為:“行役我方倦,苦吟誰復聞。戎樓春帶雪,邊角暮吹云。極目無人跡,回頭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臥醉醺醺。”唐代的并州六郡,亦包括呂梁汾陽在內。兩首詩的處境,心境和意境相連,相系和相承,足以說明這位大詩人與汾州杏花村的不解之緣。董洪運市長之《呂梁賦》大開大闔,起承有度。筆鋒一轉千年,徑直寫到1960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謝覺哉視察杏花村汾酒廠時的詩作《游杏花村》,全詩為:“逢人便說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聞。草長鶯飛春已暮,我來仍是雨紛紛。”謝老真乃大手筆也,其詩意境開闊,情趣盎然,最末一句遙銜杜詩。前有杜牧之詩“雨紛紛”,后有謝老之“仍是雨紛紛”,吟哦之余,頓起天衣無縫之感慨。固然謝老視察之時恰逢竟日雨留題,但亦須通史實而巧構思,同時說明,華夏大地杏花村者非一處,謝老亦認定他與唐代大詩人杜牧來的是同一個杏花村,即汾陽汾酒之杏花村。史實在前,巧構隨后,非汾州杏花緣者何也?

涉及到汾州杏花村的悠遠酒史,近年來大體有三種說法:一種是杏花村一帶的釀酒歷史可上溯至6000年以上。依據是考古專家們在對杏花村遺址的系統發掘中,出土了制作于6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小口尖底甕”。我國釀酒專家包啟安先生研究推斷:“小口尖底甕是釀酒發酵容器”。這一發現初步說明杏花村古代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發明了“人工谷物酒”,標志著華夏乃至世界真正意義的人類酒文化的誕生。第二種說法是杏花村一帶的釀酒飲酒史當在4000年左右。依據是杏花村遺址還發掘出商代早期約在3000-4000年前的飲酒器“玄紋銅爵”,這是商代華夏青銅文化鼎盛時期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其工藝是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特別是西周的禮樂文明,促使了酒業與酒文化的大發展,并開始納入古科學之軌道。上述發現已足以說明汾州杏花村是中國酒的濫觴之處,發祥之地和名副其實的酒都。第三種是杏花村汾酒成名于1500年之前。依據是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齊書》卷十一《文襄六王傳·河南王孝瑜傳》:“初,孝瑜養于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諳等,孝瑜予其謀。乃武成即位。禮遇特隆第。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于鄴酌兩杯。其親愛如此。”說的是北齊武成帝與其侄兒河南王高孝瑜過從甚密而關系甚好,自已在晉陽飲汾清酒二杯,感覺不錯,便特意寫信讓侄兒在河南也喝上兩杯。這是迄今發現的關于中國美酒早期最重要的文字記載。從中可以看出,汾清是當時的美酒,也可以說是御酒和國酒。汾酒之酒史資料上把《北齊書》的記載、梁簡文帝的名句和庾信的詩作為汾酒的第一座豐碑,并形象地表述為汾酒在歷史上的第一次成名,這是有道理的。北魏著名農學著作《齊民要術》中對汾清酒的生產工藝作了闡述和圖解,從此制曲技術開始傳播,并將原來的濁酒濾為清酒,這是汾酒人傳播清香型白酒文化的新起點,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飛躍。

董洪運市長在創作《呂梁賦》時,既有浪漫主義逸興,又有現實主義的情懷;既洋洋灑灑格外超脫,又字斟句酌極為嚴謹;既大刀闊斧,又和風細雨;從對汾州杏花村的描述中可見一斑。由于公務繁忙,他的寫作主要是在車上用手機來進行,構思一段記錄一段,然后連綴成篇,再進而利用周日時間集中修改潤色,我對此知之甚深。當寫到汾酒歷史時,他正在數百公里之外的朔州市右玉縣參加全省林業會議,突然發來信息,讓我幫他查一下有關汾酒起源、發展,以及汾酒與其他名酒有關的情況。當時我手頭資料不全,只是把諸如《北齊書》記載1500余年歷史的資料發去。他很快回復:“能否再往前推?應該還早些!”我把汾酒與茅臺酒的傳說發去。他又很快回復:“還有,再找找!”于是乎我手忙腳亂一頭霧水,又翻書又找資料又打電話詢問又找汾酒老人們了解,直至聯系上杏花村汾酒集團的朋友宣傳部柳靜安部長,才了解到考古專家們發掘杏花村遺址的一些較為具體的情況。柳靜安部長頗有才華,對杏花村很有感情,且對汾酒文化有深層次的研究,他給我提供了不少資料,我又反饋給董市長。在杏花酒史的定位上,董市長沒有采用1500年的說法,也沒有采用6000年前的說法,擇其中間3000-4000年,并征詢我的意見:“發端殷商,可乎?”我這才松了口氣,忙回答:“可!”人家有的地方無中生有還往前推,我們杏花村遺址又有玄紋銅爵,又有小口尖底甕,發端殷商完全可以說,何況賦乃文學作品,形象思維合理想象也是允許的,且證據確鑿,胡不為?后來才清楚,我提供的這些情況,董洪運市長大部分都已掌握,咨詢我只是為了進一步核實一下,并想聽聽不同的看法。他告訴我《黃帝內經》、《國語》、《呂氏春秋》和《禮記》等書籍中都有殷商時期釀酒飲酒的記載。如:“仲冬三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無有差貸。”他還說《詩經》中也多處有描寫。如《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再如《生民之什·鳧》:“爾酒既清,爾肴既馨”、“旨酒欣欣,燔炙芬芬”等,這樣我才知道,原來他選擇“發端殷商”也是有依據并反復斟酌的。待他寫出來我一看,不禁鼓掌叫絕,擊案者三。諸如“曲之筋骨,本于精糧之魂魄;酒之神韻,源出古泉之甘冽”,不僅文字優美,對仗工穩,而且含意深刻,旨趣高遠;不僅合于汾酒功臣原杏花村“義泉泳”總管掌柜楊得齡老先生的汾酒釀制秘訣,而且援引了“古井神泉”的傳說故事。恰如民國初年汾陽舉人申季莊所撰《申明亭酒泉記》中表述:“河東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祿裕梨香不足方其甘冽。”諸如“至清至純,簡約而能醇厚;至柔至剛,樸正而若君子。”用擬人手法描繪刻畫,把杏花村汾酒清正醇綿,剛柔相諧,晶瑩剔透,飄逸雋永的立體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寫出了汾酒的氣質、風度、品格和靈魂,同時匡正了有人一度把茶水與酒水相比,稱茶水為君子,呼酒水為小人,甚至斥責酒是禍水的偏激之見。

再如“晉商闖關山,汾酒走天涯。芳香飄萬里,百派景杏花”,更是神來之筆。山西商人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古代文獻多有記載,至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于經商,善于理財”的佳話。尤其是明末清初,山西商人的貨幣經營資本逐步形成,不僅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于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臺、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同北方少數民族和俄國人交流。可以說,從蒙古草原上的駱駝商隊,到吳淞口正在出海的商船,都有山西人在計價核算,從呼倫貝爾的醋味,到貴州茅臺的酒香,都有山西人在釀造叫賣。無怪乎有人說:“凡是有雞鳴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商人活動過的地方遺址,至今可以看到:甘肅的老西廟,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銅鼎,江蘇揚州的亢園,安徽亳州的花戲樓,安徽雉河集(渦陽)的山西會館,曾經是捻軍起義的發源地;以山西商人字號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猶存:張家口的日升昌巷,包頭的復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寧武巷等等,無怪乎在東北流傳著“先有曹家號,后有朝陽縣”,在內蒙流傳著“先有復盛西,后有包頭城”,在西北流傳著“先有晉益老,后有西寧城”的諺語。山西商人經商的地域之廣,人數之多,確實是相當可觀的。

清香四溢的歷史名釀杏花村汾酒也飽含著故鄉情愫,伴隨著晉商的身影和足跡傳遍海內外,不論是茅臺酒,還是西鳳酒,四川瀘州大曲和五糧液等,多淵源于汾酒,或以汾酒為宗師。許多史料都有記載,貴州的茅臺酒是清康熙年間一位山西鹽商傳過去的,而且最早的經營者就是山西人。就連1939年的《貴州經濟》也載有:“茅臺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滿清咸豐以前,有山西鹽商郭某,來茅臺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麥為曲料,以高粱為原料,釀造一種燒酒;后經山西鹽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臺為名,特稱茅臺酒。”陜西的西鳳酒也有載:“山西客戶遷入,始創西鳳酒”。西寧的青稞燒酒、新疆的代酒等許多名酒亦由晉商傳汾酒技術而興隆。至今我國不少產地的名酒,酒名仍帶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漢汾”等等。當時有一句民謠:“會做山西汾酒,腰無分文天下走!”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山西汾酒的地位、作用和深遠影響。另外,在10世紀的宋代,杏花村每年向朝廷貢酒由甘露堂提供。宋太祖趙匡胤也愛飲汾酒。是時不僅國人稱道,洋人亦嗜飲,元代政府便在瓶上貼著“杏花村”商標以中國特產出口英法等國,開創中國白酒第一次外貿出口的先河,為后來18世紀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酒和英國蘇格蘭威士忌酒的成名起了引導作用,汾酒的蒸餾酒歷史要比法國和英國早近千年,這是汾酒對世界酒業的貢獻。

在眾多的汾酒“酒緣”佳話中,汾酒與茅臺淵源有一種傳說尤其回味悠長。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山西汾陽有一位商人名叫賈富,生活在汾酒之鄉,飲酒成了他平生第一嗜好,尤其汾酒,他更是看得像命根子一樣珍貴,一日三餐離不了。就連外出做生意,或討債收賬,不論干啥都隨身帶著汾酒。這年秋天,賈富帶著家人伙計去南方經商,當他來到貴州懷仁縣時,隨身攜帶的汾酒已經喝完了,只好到附近酒店去喝燒酒。

哪知道這里的燒酒一沾唇邊,就有一股辣味,抿到嘴里又苦又澀,很難下咽。賈富不禁感嘆起來:“咳,真掃興啊!這樣一個好地方,竟沒有好酒!”不料,這句話被店老板聽見了,店老板走近前來說:“客官未免口氣也太大了,你咋知我們懷仁就沒有好酒呢?”

賈富一聽,忙說:“對不起,言語冒犯,請多見諒!不過這種酒也實在不敢恭維!”

“客官如果真要品嘗好酒那也容易,”店老板說著一擺手,只見幾名店小二吭哧吭哧一家伙搬出十幾壇酒來,齊齊擺在堂前打開。店老板矜持地說:“請客官品嘗品嘗再賜教吧,看看我們懷仁的酒究竟如何!”

賈富一看,嚯,還真不少呢!他后悔自己剛才失言了,連忙站起身來,先把這些酒壇仔細打量一番,然后,由遠而近對每一壇酒深深吸幾口氣。最后只挑了一壇斟了一碗,飲一點含在口中,噴了三噴,才把酒碗放下。

店老板一看賈富的舉動,就知道他是位品酒的行家。為何呢?這里邊有個名堂。賈富剛才這一看二吸三噴,用行家的話來說叫做“看色,聞香,品味”,非內行斷不知其中奧妙。他忙給賈富讓座,并連連請教。賈富誠懇地說:“老板啊,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他指點了一圈兒,“這些酒都不值得一提啊!”然后手指停留在剛才喝過的那壇酒上:“只有這一壇陳年酒還算馬馬虎虎,但回味差點。”

店老板忙又施禮說:“不瞞客官,這一壇陳年酒入窖已二十余年,除此之外,本店確實再拿不出什么好酒了。”

賈富說:“此地水秀山青,空氣清新,景象十分宜人,按理說應該能釀出好酒來。”

店老板急忙說:“特求客官賜教!”

賈富見他一番誠意,便欣然答應:“今年來不及了,明年咱們再會。”

第二年金秋時節,賈富特地在老家汾陽杏花村重金聘請了一位釀制汾酒的名師,帶著酒料和器具,再一次來到了貴州的懷仁縣,他帶著汾酒名師,在店老板的陪同下查看地形,選擇了一個長滿芳草的芳草村?穴后來改名為茅臺鎮?雪作為酒坊的地址。

賈富和名師按照釀制汾酒的秘方,精心培曲,八蒸八煮,終于釀出了美酒,醇厚濃郁,香氣襲人。只是與老家山西汾陽杏花村的汾酒不大一樣,然而又遠遠超過了當地的所有酒,他們就給酒起了個名字叫“華茅酒”。因為古時華與花相通,“華茅”即“花茅”,也就是“杏花茅臺”之意。

店老板的生意越做越火爆,只是他有一件事想不通,便問:“華茅酒是好,只是同樣的配方和用料,為何釀不出你們山西汾州杏花村的汾酒呢?”

汾酒名師告訴他:“釀不出汾酒乃是由于天、地、禾不同也。天者,氣也,汾州杏花村空氣中有宜汾酒之靈物,與貴州懷仁不同;地者,水也,汾州杏花村內的古井神泉澄澈透明,清冽甘爽,盛器不銹,煮沸不溢,別處所無也;禾者,糧也,呂梁山汾河水育出了汾酒所需之高粱、大麥和豌豆,他鄉所缺也。故汾酒只能產于汾州杏花村,恰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為何?水土異也。”

汾酒釀造名師說得非常正確,并被后來的科學手段所證實。1964年中國白酒行業最權威的釀造專家秦含章老先生曾在汾酒廠考察汾酒釀造的傳統工藝,用了一年又四個月時間,研究了226個項目,進行了2611次分析化驗,得出了14992個數據,揭開了汾酒只有在杏花村釀造才能保證獨特品格的秘密。他從汾酒大曲和酒醅中分離出多種微生物,其中幾種重要的微生物是汾陽杏花村一帶所特有。這些微生物體系綿延不絕,形成了汾酒所固有的品質、韻味與特色。汾酒廠的釀酒高手有的退休后曾被請到異地去做酒,即使用同樣的原料,卻無論如何做不出汾酒一樣的佳釀來。令人贊嘆的是縱然古時科學手段還不發達,但鐘愛杏花汾酒的古人們卻心有靈犀一點通,看法完全一致。清朝進士,汾陽太平村人曹樹谷在《汾酒曲》八首其二中寫道:“神品真成九醞漿,居然遷地弗能良。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亞蟹黃。”翻譯成白話就是:神奇的汾酒技藝繁難精深,離開了汾州杏花村什么地方也休想釀成。后兩句說神井水質好就容易理解了。

早在100多年前,汾酒廠的前身“義泉泳”創業者楊得齡老先生就定下了酒規:“信譽至上,優質為本,決不以劣質欺世盜名。”他總結了汾酒的釀制訣竅:“人必得其精;曲必得其時;器必得其潔;火必得其緩;水必得其甘;高粱必得其實;缸必得其濕;料必得其準。”后又加了兩條:“工必得其細;管必得其嚴”,共計10句話。同時,在汾酒釀造時,要求做到:“人要清神,氣要清新,水要清凈,原料要清選,酒醅要清蒸,用具要清潔;水純工藝巧,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

就是這位楊得齡老先生,于1914年使“義泉泳”主打名酒“老白汾”,以其獨有的色、香、味三絕獲北京農商部展覽會二等獎。

就是這位楊得齡老先生,于1915年使“老白汾”酒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甲等大獎章,即最高獎。汾酒從此馳譽全球,楊得齡先生也被人們稱為“酒香翁”。

就是這位楊得齡老先生,當年在日寇呈兇狂,神州遭淪陷時,拒不給日本侵略者釀制汾酒。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面對日寇刀槍,斬釘截鐵地說:“我是中國人,不會出賣祖宗。你們殺了我吧,我已經八十歲了,死了也值。”日本人最終無計可施,只好作罷。

楊得齡老先生是我的第二故鄉孝義下柵人。孝義者,“孝”且“義”也,有許多優美神話和民間故事。我覺得對楊得齡老先生也應大書一筆。我在孝義縣工作時曾在兩個公社任過職,兩個公社都緊靠下柵,距離僅三五公里。一是下柵西的東許公社,一是下柵東的梧桐公社。多次從下柵往返,每當路經或小憩于下柵村時,都會聯想到這位德高望重的汾酒老人,抗戰勝利后他以86歲高齡駕鶴西去。研究杏花酒業的專家指出:酒香翁楊得齡對汾酒至少有7大貢獻,包括國人、山西人、呂梁人、汾陽人、尤其杏花汾酒人始終引以為榮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大獎;包括創立中國白酒第一家私營股份制企業和率先注冊了中國白酒業的第一枚以高粱穗汾酒為標志的商標等。研究經濟學的專家們認為:酒香翁楊得齡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敢創新,且敬業樂群,精益求精,是杰出的經濟專家和優秀企業家。研究政治、歷史的專家們認為:酒香翁楊得齡的身上體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他的“清正、清白、清馨”和“精誠、精心、精進”的耿耿風骨與卓犖品格,可稱為杏花汾酒之魂。

這是汾酒人的驕傲,

這是華夏族的驕傲!

杏花村汾酒的傳說有神話,有史實,林林總總,精彩紛呈,悠長雋永,引人入勝。其他名酒產地也有相似的一面。然筆者始終認為,杏花村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無與倫比的,既代表了中國酒文化的歷史淵源,又昭示著中國酒文化的發展方向。

泱泱中華,酒之初肇說法甚眾。有“酒星造酒”之說。把酒星當作天神,說酒是天上的酒星釀造的。宋代竇革在《酒譜》中記載道:“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并矣。”意思是釀酒的起源與宇宙的生成有關。有“上皇興酒”之說。上皇指古之三皇五帝,晉代江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谷物自然發酵釀酒學說的人,他在《酒誥》一書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神農本草》已著酒之性味,就是說酒在神農時代已發明了。有“猿猴果酒”之說。野果自然發酵,猿猴偶爾嘗到,覺得味道香美,便集體采摘儲放,醞釀成酒。史書亦不乏記載。有“儀狄造酒”之說。傳說儀狄是夏禹的一個下臣,也有說是夏禹的女兒,還有說是黃帝的女兒,雖無定論,但在儀狄善于釀制醇美的酒醪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有“杜康釀酒”之說。在中國的國教道教傳說中,酒神杜康是我們華夏釀酒的祖師爺,漢朝許慎在其《說文解字》一書中說:“古者,少康作其帚、秫酒。少康即杜康,卒葬長垣。”三國時代曹操在其樂府詩《短歌行》中寫道:“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民間杜康釀酒的“遺址”比比皆是,出名的有“杜康溝”、“杜康磯”、“杜康仙莊”等。其中有一個傳說:周朝有位天子喝了杜康的酒,食欲大振,心曠神怡,于是封杜康為“酒仙”,并賜其釀酒之村莊為“杜康仙莊”。很快杜康善釀之名上達天庭,被道教主神玉皇大帝召去天庭釀造御酒了。到了晉代,杜康又奉旨下凡,在洛陽龍門山附近開了座酒店,以點化本為王母瑤池酒童下凡的劉伶。一天,劉伶來到酒店,抬頭見店門上貼一副對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是:“三年方醒。”劉伶貪杯,未料三碗后竟果真睡了三年,三年后人們打開棺材,見劉伶嘴里還冒出一股撲鼻的酒香。這就是民間流傳很廣的“杜康造酒劉伶醉”的神話故事。

在汾酒的浩繁資料中,有一則“汾酒成名”之說。前面談到把正史記載最早的《北齊書》武成帝時期作為汾酒的第一次成名時期,那可真是一舉成名天下聞。盡管從北齊武成帝高湛的贊譽、梁簡文帝蕭綱的形容和文學家庾信的妙筆描寫中可以清楚看出,在此之前,汾清與竹葉酒已經盛行,并從民間進貢于皇家受到首肯愛重,然而最初釀于何時,由于正史未載,所以且不提它。但汾酒歷史還要更早,卻是不爭之史實。

從此,汾酒上下承傳從未間斷,至今1500余年,這在我國所有名酒中是絕無僅有的。

汾酒成名之說把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傳播作為杏花村汾酒的第二次成名;把汾酒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最高獎作為第三次成名;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屆全國政協會議列汾酒為國宴用酒作為第四次成名。再后來,還把“杏花村”汾酒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作為第五次成名;把“杏花村竹葉青”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作為第六次成名;把“杏花村汾酒作坊”和“杏花村傳統釀制工藝”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國家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成功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第七次成名。看到上述文字,我發自肺腑為我們的杏花村佳釀欣喜,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過細細想來,一連串的“成名”似乎不怎么恰當,從文字學和語法邏輯的角度來看,“成名”是針對以前沒有成名而言的,不宜過多使用,以致帶來“濫用”之嫌。第四次“成名”,就意味著前邊三次不算成名;第七次成名,也就意味著前六次不算成名。不過也極有可能是我的看法不妥,如果“汾酒成名”之說是專家們的意見,那么還是以專家們的意見為準。前不久我陪省政協領導來杏花村時,注意到解說員把汾酒一次一次的成名表述為一次一次的輝煌,感到相對而言比較貼切。還有人把一次一次成名改為一次一次揚名,從“成名”到一次一次揚名,也是一種比較準確的表述。話又說回來,我覺得對于我們神奇的杏花村汾酒來說,怎么描寫都不過分,知道是贊美就行,盡管是贊美之中有點細微差別。比如,有的汾酒資料上提到一副對聯:

酒氣沖天飛鳥聞香成鳳;

糟粕落地游魚得味成龍。

我感覺這副對聯很好很妙,很有氣勢且緊扣“酒主題”,運用夸張手法,想象奇特,構思精巧,鳥唱魚游,龍鳳呈祥。好像酒都賓館餐廳門廊柱上即是。在另一汾酒資料上,內容相同的一副對聯為:

酒氣沖天飛鳥聞香化鳳;

糟粕落水游魚知味成龍。

這副對聯同樣很好很妙,其實與前副對聯乃同一副聯語,只是變更了幾個字,把前聯中“糟粕落地”變為“糟粕落水”,故為水中才有魚;把前聯中上句末尾“成鳳”變為“化鳳”,與下句“成龍”之成不再重復且仄平對仗,變更得委實不錯。不過前聯也能說得過去,但明顯不如后聯。

有關杏花村的名人趣事,墨緣佳作俯拾皆是,枚不勝數,摘要如下:

名人軼聞佳話摘要

毛主席揮毫寫清明;

孫中山舉杯抒豪情;

周恩來親定國宴酒;

米高楊嗜酒西柏坡;

羅斯福喜識老白汾;

傅青主改良竹葉青;

謝覺哉巧用清明詩;

郭沫若斗酒詩如泉;

秦含章妙語贊汾酒;

華羅庚優選竹葉青。

名人詩詞題詞摘要

田家足閑暇,士友暫流連。

三春竹葉酒,一曲雞弦。(庾信)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武則天)

獨醒從古笑靈均,長醉如今學伯倫。

舊法依稀傳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陳。

井泉王相資重九,麴蘗精靈用上寅。

釀糯豈勞炊范黍,撇何假漉陶巾。

常嫌竹葉猶凡濁,始覺榴花不正真。

甕揭聞時香酷烈,瓶封貯后味甘辛。

捧疑明水從空化,飲似陽和滿腹春。

色洞玉壺無表里,光搖金盞有精神。

能銷忙事成閑事,轉得憂人作樂人。

應是世間賢圣物,與君還往擬終身。

(白居易)

青草開時已過船。錦鱗躍處浪痕圓。

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

(趙構)

酒好人好工作好,參觀一回忘不了。

(巴金)

和風華雨正紛紛,舉盞欲招前古魂。

般若湯兮長壽水,不妨暢飲杏花村。

(趙樸初)

才飲他鄉酒,復嘗杏花香。

取得汾州曲與水,五湖四海皆吾鄉。

(馬烽、孫謙)

勸君莫到杏花村,此地有酒能醉人。

吾今來時偶夸量,入口三杯已銷魂。

(喬羽)

汾陽自古矜佳釀,泉有源頭樹有根。

試問厥中儔巨擘,無人不道杏花村。

(溥杰)

汾酒世所珍,芳香撲鼻聞。

水純工藝巧,爭說杏花村。(吳晗)

有酒方能意識流,人間天上任遨游。

杏花竹葉情如夢,大塊文章樂未休。

(王蒙)

汾酒好,并不讓中山。

益胃健脾千日醒,舉杯從不唱陽關。

盛譽滿人間。(啟功)

杏花村里竹葉香,飲酒賞菊度重陽。

醉臥花下君莫笑,提筆能寫好文章。

(力群)

昨年到酒泉,今來杏花村。

酒熱詩歌壯,奮發共迎春。(衛俊秀)

清秋氣爽向汾陽,杏梅迎風酒送香。

痛飲芬芳金獎液,揮毫醉寫慶功章。

(李鐸)

晉云汾水望遙天,西去何當驟一鞭。

美酒良辰佳釀熟,杯樽覓醉杏花前。

(蕭勞)

昔日巴拿馬獲獎,今朝譽乾坤奪魁。

(馬季)

瓊漿潤歌喉,天下唱汾酒。(郭蘭英)

名人名畫摘要

《清明詩意圖》——關山月先生畫。畫面里清明時節,在紛紛煙雨中,牛背上的牧童正在為詩人指點杏花村的方向。

《歲寒圖》——董壽平先生畫。畫上梅花玉肌冰骨,凌寒綻放。正如汾酒之風骨和韻致,滄桑不改高潔,逆境銳意青云。

《杏花鬧春圖》——吳冠中先生畫。畫上題跋為:小小杏花村,酒香聞名,不問牧童也好尋。畫面上杏花村掩映在一大片郁郁蔥蔥,枝葉扶疏的杏林深處,飄渺深遠,恬靜祥和,田園詩情,隱隱有酒香溢出,引人陶醉。

《李白醉酒圖》——潘潔茲先生畫。唐代大詩人李白愛酒,常常飲酒爛醉。他在寫給妻子的解嘲詩《贈內》中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在李白現有的1050首詩中,有170首都寫到了酒。

《李白問酒圖》——范曾先生畫。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之意境。手把佳釀,遙眺霄漢,展開浪漫奇麗的想象。身在塵俗,神游閬苑。蔑視權貴,張揚個性,令人飄飄欲仙。

《馱酒圖》——黃胄先生畫。他筆下的毛驢活靈活現,神態可掬。表現了杏花佳釀興盛,馱酒者源源不斷之景況。

《酒醉香沾衣》——馬先生畫。表現酒醉香四散,洋溢濺人衣的意境,酒醉亦大雅。

有兩副對聯言簡意賅,展示了汾酒人的豪邁,其一是:“世上倘無汾酒,天下哪有詩人”;其二是:“清香世間無二品,詩酒天下第一村。”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在把握中國白酒業市場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率先精心打造中國當代第一個酒文化旅游基地,實在是明智之舉,非大手筆難以為之。在今日之杏花村漫游,那典雅的復古生產線,那神秘的汾酒釀造車間,那井然有序的成品包裝線,那馥郁襲人的陳年酒庫和萬噸酒海,那陳陶、美輪美奐的瑞爵酒器,那才華橫溢、酒香氤氳的書畫碑廊,那佳木蔥蘢、綠草軟陳、山石嵯峨、亭臺翼然、湖泊如境、水鳥游弋的生態園林……這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一串串珍珠,一首首樂章,恰似地上生出了“人間仙境”,又宛如從天上搬回了“瑤池閬苑”,現代化的汾酒及汾酒系列的產品釀制與大自然的天籟純遠、無限風光達成一種新的和諧,讓人從中悟出一種“天企合一”的境界。

我比較喜歡汾酒工業園林中的標志性建筑“醉仙樓”,其一是它古樸高雅的唐代建筑風格,容易讓人聯想到唐詩峰巔的李白、杜甫以及為杏花村揚名的杜牧等代表詩人。其二是樓內的“八仙醉酒”雕塑,容易讓人聯想到杏花村的燦爛的酒文化史。其三是樓頂可登高望遠,既可縱覽杏花村全景,又可用望遠鏡眺望觀看杏花村遺址、太符觀、子夏山等景點。尤其樓頂竟然設有茶座,茶道茶藝茶點和各類名茶一應俱全。中華酒文化和茶文化在此融合。此景此樓此境,我首先想到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他的詞是宋詞的峰巔,同時在燦若星漢的華夏歷史文化巨星中,只有他一人既會釀酒又善品酒還愛喝酒,既會種茶又善品茶還愛喝茶。有一副據說是蘇東坡戲撰的名聯,放在此最合適不過: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喝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吾等乃凡夫俗子,閱此聯倍感親切如醍醐灌頂。天界八仙則不然,醉后大顯神通。杜甫《飲中八仙歌》中的人間八仙亦不然:“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縱觀古今,飲酒賦詩瀟灑倜儻誰也比不過李白,描寫飲酒最有名的詩歌,還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人們通常引用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寫得高潔清奇,韻華靈雋,其實這首詩的其二更來勁兒: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寫得何等簡潔明快,何等灑脫飄逸,何等氣勢恢宏!短短幾句,便讓人產生黃河之“酒”天上來之感。還有《將進酒》、《把酒問月》、《對酒憶賀監》、《春日醉起言志》、《山中與幽人對酌》、《金陵鳳凰臺置酒》等,無一不是千古傳誦的詠酒名篇。古今與酒結下不解之緣的名人尤其文化名人,歷朝歷代都有。不少詩詞、書法與繪畫傳世之作,都是酒后之作。魏晉之際的竹林七賢常聚于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縱酒放歌,酣暢率性,頗為后人稱道。寫過著名的《桃花源記》的東晉詩人陶淵明酷愛飲酒,他寫《五柳先生傳》就是邊喝酒邊寫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其實也是一位酒豪,在他現存的1400多首詩歌中,寫到酒的有300多首,占到20%以上。南宋詞人辛棄疾,今存詞620首,關于酒的316首,占到51%。他用酒和詞開創了詞壇新紀元。《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善飲,自稱“燕市酒徒”。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工詩詞,尤以書畫名世。他亦嗜酒,但字畫不輕易給人,于是求字畫者便用狗肉和美酒款待他,往往能達到目的。他有時后悔,但又經不住美酒誘惑,只好寫詩自嘲:“看月不妨人去盡,對花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有的作品則是直接描寫飲者酒后之態,如《李白醉酒圖》,蘇東坡“酒醉還醒醒還醉,一笑人間古今”的醉態壁畫,劉邦酒后的《大風歌》,懷素的痛飲書狂草等。歐陽修號“醉翁”,是因為他寫了著名散文《醉翁亭記》。白居易曾邀好友劉禹錫“且來同作醉先生”。他晚年退居洛下,自適于杯觴諷詠之間,興來則飲,飲則醉,醉而醒,醒而吟,吟而復醉,醉吟相仍。因自號“醉吟先生”,并撰《醉吟先生傳》和《醉吟先生墓志銘》,為文壇增添了一段佳話。

筆者有次陪幾位朋友從杏花村帶醉歸來,曾寫過一首《酒漢曲》,錄于結尾供方家一笑:

大碗酒,大塊肉,

酒肉自古交朋友。

肝膽照哇,情意投,

喝他個黃河之水杯中流。

大碗酒,大塊肉,

酒肉自古交朋友。

吐真言哇,不吹牛,

喝他個五湖四海肚里收。

大碗酒,大塊肉,

酒肉自古交朋友。

重情義哇,解煩愁,

喝他個天荒地老咱們重開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日本国产精品|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福利一区在线| 日韩天堂网|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999福利激情视频|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中文字幕色站| 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黄色片|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91视频国产高清|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欧亚日韩Av| 亚洲91在线精品| 欧美精品xx|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毛片视频网址|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亚洲区一区|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成人日韩|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中文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区一区|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夜夜嗨|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www.狠狠|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成人亚洲天堂| 国产网站免费|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