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英
隨著我國石油、石化企業的進一步重組改制,油田物流企業的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資金管理貫穿于油田物流企業經營的全過程,研究和掌握資金運作的規律,是新時期油田物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
一、油田物流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油田物流企業目前實行的是“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儲備,統一結算”的物資供應管理體制,作為一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措施,自實行以來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在資金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一)物流成本較高,資金占用多
主要表現在:內部物流沒有形成統一的協調;物流管理設施的現代化程度低,信息技術落后,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對自己的物流成本認識不夠清晰、明朗;物流過程中間環節過多,成本費用高,效率低,造成資金的過多占用,降低了資金的運作效率。
(二)資金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財務風險日益凸顯
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財務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缺乏嚴格的預算管理體制。目前油田物流企業預算管理現狀并不樂觀,各企業雖然明確了預算管理體制,預算管理機構,編制了年度預算,但是預算實際執行效果難以檢驗,預算僅為經營計劃的參照。預算的控制作用無法真正實現。二是資金散亂,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沉淀嚴重,庫存占用比例過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動資金占用有增無減,周轉緩慢,企業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油田物流企業資金管理困難的原因探究
(一)外部因素
市場環境的影響制約著企業資金管理水平,造成資金使用效果差。企業各項費用的實際開支雖然實行了市場預測和計劃控制,但又未能達到實際有效的控制,致使各項費用的超計劃支出時有發生,影響了油田物流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
(二)內部因素
管理水平不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體現著企業管理資產、運用資產、創造效益的能力,管理水平高,資本運作中效率高、獲利能力強。員工素質偏低: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因人力資本的投入帶來投資的高回報,企業的勞動效率將大幅度提高,創造的效益越大,資本增值也越多。
三、提高油田物流企業資金管理效率的幾點對策
(一)搞好資金籌劃,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首先,應嚴格預算管理,掌握資金供需。油田物資供應系統在安排預算時,要突出以滿足石油生產部門的需要為目標,優化資金的投向投量,統籌編制預算,細化收支采購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權威性,確保預算的貫徹落實。做好預算的編制。事業部門在編制年度經費預算時,要按預算支出項目,依據批準的采購目錄,編制年度采購預算。年度采購預算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確需變動或調整的,應在半年預算調整時報批。做好預算的審核。購買、使用部門或下屬單位要根據采購的要求,編制詳細的部門采購預算。采購中心根據上級部門審批意見實施采購,財務、審計部門要進行跟蹤問效。
其次,正確選擇付款方式和時間。例如在支付采購貨款時,什么時候支付。采用什么方式支付,是用商業匯票,還是銀行結算,要進行分析比較,并以此為基礎決定取舍。
第三,要確定現金最佳持有量,降低資金成本。現金持有量的多少影響企業的資金成本,持有量過多會提高企業的資金成本,過少又不利于企業的正常的經營活動,因此要確定最佳的持有量,有效的運用資金。
(二)強化資金使用管理
首先,加強儲備資金定額管理。即根據企業內部各業務部門一定時期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品種等核定的某一時點的最高儲備資金占用額。
其次,確定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根據部門的經營目標和預算,為每個部門核定一個末一段時間的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與利潤、收入等其他指標一起成為考核的依據。
第三,完善資金收付使用程序。財務人員應參與物資購銷合同的審核,特別是大宗物資的采購和付款的時間、條件和方式,如果財務人員沒有這項權力或者沒有認真履行責任,都可能給以后的投資帶來不利。
第四,從資金的投入到回籠財務人員應自使至終進行監控。預期賬款及時檢查、及時反映、及時督促,結算員平時應做好催款備忘,對可能形成壞賬的部分應及時反饋給總會計師,采取相應措施,從而保證資金安全,加快資金回籠。
(三)降低物流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
油田物流企業應完善油田物資供應信息平臺。物資供應信息平臺,是由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系統與電子商務系統組成的綜合體,它以物資需求作為物流主線,以價格信息作為信息流主線,并把資金流引入到物流的管理過程中,通過綜合分析和決策支持,進一步加強物資管理,建立公開透明、快速反應、高效運轉的物資供應管理體系和運轉機制,使物資供應采購及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流合一”系統與電子商務系統已是成熟的信息系統,關鍵是如何與油田物資供應系統的實際信息資源結合起來。同時,整合采購資源,實現聯合采購,加大石油企業內部市場的計劃配置,強化采購的計劃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開展企業間的橫向聯合,實行物資的聯合采購,發揮批量采購的規模優勢,降低采購成本,節約采購資金。
(四)組建運輸聯盟,規范內部運輸市場
對現有運輸單位進行整合,建立以市場為紐帶、資本構成多元化的運輸聯盟,全面負責石油企業內部運輸市場的統一管理,運輸工作量的分配、營運車輛的調度和調劑等工作。為了實現現代化管理,對所有運輸車輛統一安裝地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電子地理信息系統(GPRS/GIS),實施24小時的監控和調度,隨時完成物流運輸的路線優化、統計查詢等工作,并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油田物流企業發展現代物流配送,可以選擇以下幾種形式:
直接配送:對品種單一、需求量大,可整車配送的物資由配送人員從供貨商提料或由供貨廠商提供車輛、配送人員押運,將物資直接送達用料單位。
加工配送:通過物流加工和配送相結合,在不增加物流中轉次數、不增加太多資金投入的情況下,求得物流增值服務的合理化。在提供基礎性物流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拆裝,分揀、分包、包裝、裁制等物流增值服務。
共同配送:對在同一配送路線上的不同單位所需的多品種、小批量的零星物資,“化零為整”,精心設計配送方案,科學安排配送時間和線路,將物資送往各用料單位,從而求得物流配送的合理化。
送取結合:各石油企業相互配合,將各自生產的產品(或其附近,相同運輸路線上的單位生產的產品)送出的同時,帶回當地的產品。這種送取結合的方式,可以使運力得到充分利用,配送功能得到更大發揮。
廢棄物回收:采取以現金作價回收、以舊領新等辦法,收回生產建設過程中的廢棄物和包裝物,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五)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機制
要根據市場經濟對社會化物流服務的要求進行改革、重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專業化、社會化,高效、靈活的現代化物流組織結構。研究制訂規范的物流管理實施辦法,改進對物流相關領域的管理方式,建立適合供應鏈管理一體化發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制度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物流政策。制訂物流技術標準體系,包括集裝箱標準、包裝標準、特種運輸標準,搬運標準等。建立以物流信息分類編碼和信息技術標準化為主要內容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和現代物流統計信息的收集、研究,監測體系和物流統計指標體系。采取多種形式,加快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營造人才“柔性流動”的政策環境。鼓勵石油企業與科研院校,物流咨詢機構進行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現石油企業物流的產學研聯動發展。
(唐英,浙江人,中石油昆侖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