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安徽省霍邱縣政府重獎當地一家民營企業而引發的“獎勵門”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在該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前提下,6億元獎勵民營企業成為該縣的一項重大決策而出臺。然而,迫于輿論的壓力,在12天后再次召開的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該“重大決策”被定性為“錯誤決策”而遭廢止。
討論和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事項,是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行使的神圣權力。然而,在不到兩周時間內,對同一事項,先是“通過”,繼而“廢止”,這種來自國家權力機關的“反復無常”,著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據悉,霍邱縣2008年財政收入僅為7.05億,卻要一下子拿出其中的6億元獎勵一家民營企業,如此慷慨的“獎勵”,在旁人看來頗有些匪夷所思一然而,奇怪的是,當地人大常委會當初卻“意見高度一致”地通過了!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霍邱縣的舉措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主意識——能想到這樣一項重大決定,需要通過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出決策。這相對于一些地方,“家長制”、少數人拍板的做法。進步了許多,但是,這種看似“程序合法”的背后,卻掩蓋不了人大“對這個企業了解不夠”就貿然投票的不負責任;擺脫不了人們對人大漠視和敷衍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的質疑。不然,霍邱縣人大常委會的“180度大轉變”又該作何解釋?
霍邱縣“獎勵門”事件并非孤本。,前些年,湖南省嘉禾縣人大為強制拆遷百姓房屋,通過一項違法又違背民意的決議,而遭口誅筆伐,成為當地人大的一大“敗筆”。事實上,近些年來,在一些地方,與之類似的不少明顯“帶病”的決議案,如人事任免案,財政預決算等,都得以在人大表決時順利過關。在這種情況下,人大似乎淪為表決的機器,輸出的只能是“良莠不齊”的行政意志
不可否認,“獎勵門”等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人大對權力行使的不夠慎重。在嘉禾事件中,面對“誰影響嘉禾一陣子,我就影響他一輩子”的領導意志;在霍邱縣,面對“要舉縣而為,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的“政府雄心”,人大或許有諸多無奈和“苦衷”,但絕不能因此而漠視人民賦予的權力,絕不能在沒有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的情況下,就輕易地“將手高高舉起”。霍邱縣人大常委會的一位委員曾表示:“作為這樣一個領導拍板的事情,我想應當和縣領導保持一致”殊不知,如此的“保持一致”,到頭來只會為自己的不慎重而落下笑柄。
人大決策被行政意志、個別領導意志所左右,實在是有悖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設計的初衷。因此,如何更好地保障人大權力的慎重運行,避免權力的旁落和虛置,是擺在人大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審慎是代議制民主必須具備的品質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必須謹慎地用好手中的權力一方面,作為人大監督主體的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必須不斷增強自覺意識,努力實現角色的真正回歸,切實發揮代議者的作用,無愧于沉甸甸的選票;而另一方面,則要不斷地推進人大工作的公開化,讓人大代表和委員的履職行為“暴露”在公眾面前,并接受民眾的評判和考問,以鞭策其慎用權力。唯有如此,“獎勵門”等類似事件才可能真正有效避免,人大決議“反復無?!钡膶擂尾拍芙K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