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武
2009年7月31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表明我省通過地方立法防治松材線蟲病、堅決保衛青山松林的決心。
一場不冒煙的森林火災
這是一場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正不斷吞噬著我國有限的森林資源,破壞著祖國的青山松林,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松材線蟲病造成的災害,駭人聽聞。
松材線蟲病最早是1982年從日本傳入我國,而浙江省自1991年發現疫情以后,蔓延迅速、危害嚴重,全省疫點數以平均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許多重要生態區域受到嚴重威脅。
數據顯示,歷年來,浙江省因松材線蟲病枯死、砍伐的松樹累計已超過2億株,相當于減少了130萬畝松林,僅木材損失就達數十億元。
伴隨疫點數的持續增加和貿易往來的日益頻繁,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的幾率增大,如果不從法律上加強保障,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增強防治工作的規范化、法治化和科學化,還會造成更大的、前所未有的森林生物災害。
目前。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斷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表明我省通過地方立法防治松材線蟲病、堅決保衛青山松林的決心。條例將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亮點紛呈
亮點一:加強松科植物和疫木的調運監管
松材線蟲病傳播途徑很廣,無序運輸松科植物和疫木是松材線蟲病最危險的傳播渠道之一。條例注重加疆對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調運的監管,規定了單位和個人調運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到達調入地次日起5目內,應當將植物檢疫材料報調入地縣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備案,防治檢疫機構可以進行復檢,以防止染疫的松科植物調入。條例對疫木的調運監管更加嚴格,規定疫木不得調出松材線蟲病發生區,因當地不具備安全利用條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形確需向外地調運疫木的例外,但必須報經省級以上防治檢疫機構批準。
亮點二:設定必要的許可制度加強對松木加工的監管
經科學論證,疫木經除害處理后是可以安全利用的。積極探索疫木安全利用的方法,能最大限度減少林農損失,避免浪費。
條例對此規定:“木材加工企業利用疫木加工板材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利用疫木造紙、制作人造板的,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許可。”
條例還對這些定點企業進行疫木加工規定了明確的期限,要求在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完成對病死松木加工和加工剩余物的集中除害處理工作。同時,考慮到全省各地媒介昆蟲的羽化期略有區別,條例給各地疫木加工安全期留有了一定調整權。
亮點三:要求電力單位等松木使用者承擔相應責任
電線電纜的包裝材料絕大多數來源于松木。電力、廣播電影電視、通信部門及所屬企事業單位采購了未經檢疫合格的松木電纜盤、松木包裝材料,加上缺乏嚴格的使用規范,在山區、林間施工使用后隨意丟棄,成為松材線蟲病擴散、蔓延的主要渠道之一。
為有效防范由此引發的災害,條例規定,電力、廣播電影電視、通信等單位采購含松木材料的物品時,應當將檢疫要求列入采購合同條款。架設電力設施、廣播電視網絡、通信網絡涉及使用松木材料的,應當事先將施工時間、地點通報所在地縣(市、區)防治檢疫機構。條例還明確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結束后應當即時清理用畢的松木材料,并按照防治檢疫機構的要求進行除害處理或者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