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沉船事件在眾說紛紜中已經落下了帷幕。總的來說,事件的起因是香港航運公司違規強行離境所致,而慘劇則是俄邊防軍濫用武力野蠻執法所直接造成的。隨著“新星”號的沉沒,網絡“輿情”一片沸騰,在人們關注“中國商船”被俄邊防軍擊沉的時候,大多數國人卻忽視了幾個事實:
首先輿論關注的對象有偏差。雖然船主和運營商都是中方企業,但是從法律上講“新星”號是一艘塞拉利昂商船。根據《海商法》的規定,“新星”號在塞拉利昂注冊,向塞拉利昂政府繳稅,掛塞拉利昂國旗。中國政府沒有義務向“新星”號貨輪提供公共服務,如同一個中國公民加入了美國國籍,那他就是美國公民,雖然還具有華人血統,但他已經按著《圣經》發誓效忠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他向美國政府繳稅并因此換取美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如果出了什么事也應該由美國大使館出面而非中國大使館。輿論將太多的關注放在了“新星”號,而遺忘了“新星”號8名中國船員的生命,在關注俄邊防軍野蠻執法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怎樣保護我們中國船員的合法權益呢?船運公司為了逃避俄方的訛詐或合理索賠,居然對“新星”號船員生命不管不顧,船運公司也沒有為“新星”號工作的船員辦理最基本的社會保險。8名中國船員遇難也意味著8個家庭因此陷入困頓之中,在當下輿論如此沸沸揚揚討論“新星”號沉沒事件時,有幾人聽到了遇難船員妻兒老小的哭訴?又有幾人關注遇難船員的賠償問題?
其次,中國為“新星”號所進行的交涉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和俄方的交涉在法律上看完全“占情不占理”。雖然在感情上雖然我們無法接受俄方過激的做法,但是“新星”號離岸時并未得到俄方批準,其行為實際上就是強行闖關,這種行為在任何主權國家都是絕對不允許的。2004年在韓國,一艘和“新星”號一樣企圖強行闖關離境的俄羅斯商船被韓國海上警衛隊直升機掃射并造成多名船員受傷,隨后該俄羅斯貨輪停船返回韓國港口。在擊沉“新星”號貨輪后,俄國內網絡也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俄羅斯網友指出:即便“新星”號懸掛的是美國國旗,如果公然違反俄羅斯相關法律,俄邊防軍也會采取同樣的手段。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目前俄羅斯官方強硬的表態來自于國內民眾要求維護俄羅斯法權尊嚴的訴求。隨著對這一事件關注的深入,有關方面也爆出“新星”號作為外籍貨輪多次違反國內海事法規的事實:2007年1月,“新星”號在張家港違反出入境檢疫法規;2007年7月叉在青島違章。“行正則威嚴”,在累累的違章前科面前,讓中國在對俄方的交涉過程中顯得軟弱無力。整個事件中,俄邊防軍不但作為沉船事件當時的主角,俄方所展開的調查完全也是單方面行為,整個事件中俄方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留給中國周旋的余地很小。目前各種相關數據都是由俄方來發布,因此俄方完全可以將各種數據向對俄方有利的方向傾斜,“新星”號目前沉沒使得不能作為有效的取證對象,“死無對證”的情況下僅靠“新星”號幸存船員的申辯也無法改變目前雙方對這一事件的認知。整個事件我們完全處于被動狀態……
再次,“新星”號事件發生在敏感時期,如果“新星”號事件能夠對中俄關系產生負面影響的話,那么這將是西方社會所樂意看到的。目前歐洲美國都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西方迫切地希望中國成為“冤大頭”花錢將美國和歐洲拉出經濟危機的泥潭。希拉里先后訪日、訪華無疑是想通過說服日本和中國無條件地花錢資助美國,使奧巴馬的救市計劃得以實施。在美國和歐洲陷入衰退的同時,中俄兩國領導人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呼吁削弱美元地位,建立新的國際多貨幣體制。這些申明無疑是對西方建立、并且有利于西方的國際現行制度的公然挑戰。對當前的國際秩序進行調整,尤其是對金融、貿易等國際經濟秩序這些西方作為受益者早已制定好的規則進行調整,符合中俄兩國的根本利益。中俄兩國只有緊密加強合作,才能在這些關系到中俄兩國日后發展的重要問題上獲得足夠的話語權。
中俄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并不是基于兩國人民的呼聲,而是當前形勢下基于共同的利益的驅使。西方不愿意看到中俄兩國緊密合作,來改變目前現行的國際秩序,中俄兩國如果各自為戰,將大大削弱推動世界秩序調整的力量。在希拉里訪華前夕的“新星”號事件的發生無疑給西方媒體帶來了可以挑撥中俄關系的良機。在各方迷亂的言論面前,冷靜地思考,擦亮你的眼睛看清“新星”號背后各方利益角逐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