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戲《我的青春誰做主》又著實讓王珞丹火了一把。“其實導演一開始想找孫儷來演錢小樣,她的氣質、外形和角色比較相符。但因為檔期沖突,孫儷推掉了這部戲,我才得到的這個機會。”王珞丹笑著說。
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王珞丹,論相貌并不屬于傾國傾城,反而有點秀氣,有點可人,尤其那種活潑的小女生形象,令無數觀眾對她塑造的角色過目不忘。
這丫頭成精了
“錢小樣”是個特別鬧騰的人物,最初看劇本,讓王珞丹很心虛,怕自己無法超越“米萊”,沒想到卻越演越有感覺。“每次我演對了,趙寶剛導演對著監視器自己就樂了,要是演得不好,他就一言不發。開拍10天后,我聽導演跟編劇說‘找對人了,這丫頭成精了’,但他從來不當面夸獎我。”
現在再不擔心沒戲演的王珞丹,曾經卻因為沒戲拍,要靠媽媽寄錢養活。憶苦思甜,小丫頭現在是相當知足。“最開始接戲時,每一集錢很少,結果戲拍完,錢也花完了,還要媽媽支援,太凄慘了。那時候等戲拍特別著急,可惜電話一周都不響一次,只要一響,我就想是不是哪個劇組啊。”
“我不是太好管的孩子”
雖然已經自詡為25歲成熟的大人,但是在與父母相處的問題上,王珞丹坦言還是會有爭執,并且表示自己“不是太好管的孩子”。因為“青春”劇更多的是討論當今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導演趙寶剛也一直希望該劇的播出能夠引發家長們的反思。
“我媽媽就是錢小樣媽媽那個樣子,我覺得全天下的母親大部分都是那樣子的。”王珞丹說,從某些方面來講,自己“不是太好管的孩子”,而她的媽媽也常常形容她是“太有自己主見的孩子”。
不能忍受這個圈里的“不專業”
今年年初,王珞丹的一篇名為《出賣》的博客曾引發眾人關注,她在博客里稱自己“想離開這個有一群豬的圈,從來沒有這么厭惡、惡心我自己”。此文一出,直接引發人們對娛樂圈的種種不佳遐想,也從文字中感到王珞丹的厭惡甚至退出之心。后來,王珞丹的經紀人用“王珞丹入戲太深”來擋住了媒體的追問,而真實的情況大家誰都無從知曉。
當旁人提及此事之時,王珞丹不由脫口而出了一句“哎呀,我的天吶!”,顯然對此事仍心有余悸。不過敢作敢當的她,對于主持人隱晦的提問,也還是給出了相當明智而圓滿的回答,她表示對于這個圈子里存在的諸多的“不專業”,是她最為厭惡和不能忍受的。
“我對感情要得很純粹”
從《奮斗》到《我的青春誰做主》,從米萊到錢小樣,不管是從角色的定位還是從個人逼人的青春氣息,王珞丹都迅速躥升為眾多年輕人喜愛的對象。談到自己的感情觀時,率性的她也沒有半點遮掩,而是非常堅定地告訴大家“我對感情要得很純粹,哪怕一個眼神的游離都不可以。我是一個很心細的人,比如說你在跟我聊天的時候,來了一個女孩,你就可能下意識地瞟了一眼,我都能看到,雖然我不說。”
《奮斗》里的米萊愛陸濤愛得執著痛苦,現實中的王珞丹卻稱自己在感情方面缺根弦,“拍《奮斗》時,我怎么都沒看出馬伊俐和文章是一對。”
談到未來男友,王珞丹頗為坦率:“要像陸濤一樣有才,像華子一樣講義氣,像向南一樣對女朋友好。”對愛情有些憧憬的她坦言自己參加佟大為的婚禮時有些心動,“看別人結婚自己也會受影響想結婚。”
不愛出門愛在家當“沙發土豆”
喜歡王珞丹的“丹磁”們說王珞丹是個“宅女”,因為她沒戲拍的空余時間能4天不出門只待在家里吃零食看碟片,是個標準的“沙發土豆”。珞丹對于“宅女”這個評價很是認同,“確實是這樣,沒工作時,我除了逛街和偶爾去KTV唱歌就沒別的活動了,我這個人其實挺乏味的,沒有什么愛好,就是逛街看電視吃零食。”
說到唱歌,王珞丹有些來勁了,“我歌唱得挺好的!我特別喜歡王菲,現在潛移默化地學她唱歌,唱得竟然有些像她了。”既然如此喜歡唱歌,那么王珞丹會出專輯嗎?“暫時沒有這個打算,如果這張專輯沒達到我認為的效果我絕對不出去‘嚇人’。”王珞丹謙虛地說。
像我這么得瑟的人
初看《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錢小樣,會誤以為她就是《奮斗》中米萊的翻版,很貧、很鬧、很叛逆,也很可愛。但劇情越往后發展,小樣便越發顯現出自己的個性,不著四六的她,在跌跌撞撞中悟出責任的意義,在殘酷的現實中樂觀地說出:“螞蟻有螞蟻的幸福,別人吃一碗都不飽,我們一樂就樂半年。”
看過《奮斗》的觀眾幾乎沒有不喜歡米萊的,一根筋為愛情卻被傷得體無完膚。米萊的扮演者王珞丹迅速成為新生代偶像。導演趙寶剛發現了這個女孩的可塑性,便在《我的青春誰做主》籌拍的第一時間聯絡上了王珞丹,王珞丹自己卻有些猶豫“小樣這角色太鬧了,我怕觀眾接受不了,后來導演說,放心,往后看,小樣沒你說的那么瘋。”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小樣,沖動莽撞,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但她卻從未放棄過追求和努力。王珞丹自己呢?從內蒙古赤峰獨自來北京闖蕩娛樂圈,并非輕而易舉。“我沒有米萊優越的家庭背景,所以我在北京打拼依然需要努力。”當初接第一部戲時,王珞丹的片酬低得可憐。“出去吃喝花的錢遠遠超過我的片酬。當時老師都不同意,說電影學院出去的,最低也得3000元一集啊,他們這樣做太欺負人了。但后來想想,反正畢業大戲排完了,去就去吧。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和所有剛出道的新人一樣,王珞丹也有四個月接不到戲的時候,兜里沒錢向家長要的時候。“還好我有一技之長,不像小樣,什么都稀松,還好這個時代崇尚個性,像我這么得瑟的人有機會施展自己。”
我的青春我做主
王珞丹似乎特別走運,剛畢業就接連出演了海巖新劇《陽光像花一樣綻放》的女主角“單娟”,王小帥監制的《那木錯>女一號。
“沒有戲拍,大不了回家去。”這句“沒出息”的話是王珞丹穩定自己的私人秘方。不管是當初在學校還是畢業后,王珞丹認定要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否則就“大不了回家去”。
和其他新人相比,王珞丹“拽”得有些不知好歹,大二大三時,有女二號的戲不演,以至于媽媽急得天天電話里游說她接些戲,當作實踐練手,偏偏小妮子堅持得很。拍《蝴蝶飛飛》那會兒也是猶豫再三,但最終因為麥樂樂這個人物很跳才決定出演。簽約潤星堂公司時,還和大老板劉燕銘談起條件,“你可以一年不給我戲演,但給我的一定要是我喜歡的。”或許正是這份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為王珞丹贏得了機會。原本在這個圈子里,真正的伯樂們是有著容忍演員個性棱角的包容力的。
面對一系列可喜的成績,王珞丹很平靜,仍然努力地做著每一件工作,認真地生活。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礎。平時酷愛唱歌的她身上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這也是她總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原因。
責編 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