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轉型力作《金耳環》已在安徽、浙江、江蘇、貴州四大衛視頻道亮相。女一號王媛可說:“張楠是我人生中演的第一個角色。”每當回想起第一次觸電就當上“巖女郎”的經歷,王媛可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幸運之神降臨
在《金耳環》中,王媛可飾演了一位成熟穩重的高級都市白領,事業有成的她卻愛上了清潔工,這段年齡懸殊、身份懸殊的姐弟戀最終因誤會在家人的阻撓下殘酷結束。王媛可扮演的角色引起了觀眾的同情:“自己心愛的男人居然為了別的女人向自己要錢,張楠真是太可憐了。”
“那時我還是解放軍藝術學院大三的學生,當時海巖劇組在北京到處招演員,經老師推薦我就去了,但面試的時候,海巖老師很嚴肅,讓我心里很忐忑,回去以后就再沒了消息。”王媛可回憶道,等過了差不多兩個月了,劇組有天突然打電話說讓她馬上進組演女一號張楠,她這才意識到幸運之神降臨到了自己身上。
據說王媛可給海巖的第一印象就是像極了當時因《玉觀音》而走紅的孫儷,海巖像張藝謀發掘章子怡一樣如獲至寶。但王媛可坦言:“我不想做孫儷第二。”在《金耳環》即將開拍的時候,海巖將原著中描寫的張楠做了大量的修改,為的就是符合王媛可的感覺,為此還影響到劇組拍攝計劃,導致拍攝延期。
劇本修改之后,王媛可飾演的張楠就是海巖心中的“完美女人”形象,漂亮又不缺乏內涵,彰顯出了大氣也略帶一絲收斂。為配合劇中張楠富家女的形象,海巖不惜重金購置各種名牌服裝包裝王媛可,使她在眾多演員中顯得十分貴氣。
小女生裝大人
“王媛可在上高中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沒上過藝校,也沒學過和藝術相關的東西,她只是班里的一個文藝課代表。后來,一個北京的影視學校到煙臺來招生,老師推薦王媛可去試試。沒想到她自排自演了一個不知所云的小品,最后贏得了老師的好感。”“他們當時就覺得我這樣一個瘦瘦干干的女孩,在上面又蹦又跳的,挺有表演欲,還蠻像那么回事。”就這樣,17歲的王媛可去了北京,選擇了一條與別的同齡女孩截然不同的道路。
當時做這樣的決定其實并不容易,“我爸爸的思想比較傳統,開始時極力反對,他總認為正正經經的女孩子不應該去演戲。而且我在這之前,從沒離開過他們,他比較擔心我將來的生活。后來還是媽媽極力說服了他。”因為以前沒什么表演根底,也因為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優越,所以在北京的這幾年求學路,對王媛可來說是非常艱難的。
值得慶幸的是,王媛可后來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在學校的時候,在千挑萬選的情況下脫穎而出,被海巖看中。現在,父母已經把她當成了家里的驕傲,而且還時常對她說:“我們已經很滿足了,你不要再那么拼命工作,要當心身體。”
劇中的張楠是個特別成熟、優雅、知性的女白領,而那時王PAxkVHtVnsXfe2y7+aedfg==媛可還小,沒有她那樣的閱歷,所以很擔心演不好。王媛可說:“塑造這個角色最難的地方就是氣質很難達到,導演要求我要演出張楠穩重、優雅的成熟女性的氣質,說話不能大聲,還要慢條斯理的,但當時我就是一個冒冒失失的小女孩,說話老咋咋呼呼的,所以演她讓我覺得很受憋。”王媛可說,自己演完以后都不敢看電視,“因為越看越別扭,總覺得自己演得不自然,要是現在再讓我演張楠這樣的角色,我肯定能演得更好。”
初戀已經過去很久了
王媛可的初戀已經過去很久了,她說沒什么特別之處,就是學校期間的一段朦朦朧朧的、青澀的感情,因為大家都不成熟,所以很快就結束了。現在的王媛可一心撲在自己的工作上,無暇顧及自己感情方面的事。她對于感情的看法是: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至于對另一半有什么樣的要求,她一一列舉:“人品好,善良,尊重女性,幽默,有個性,成熟一點……總之,要像男孩的男人。”看來這個“合適的人”還不好找呢。
說到自己的相貌,王媛可說:“15歲之前像爸爸,15歲后像媽媽。”所謂女大十八變,越變越漂亮,以前的她還有點假小子的感覺,現在完全是一個清麗可人的俏姑娘了。至于身上的文藝細胞,她覺得要歸功于媽媽,“媽媽以前的夢想是當文藝兵,在跳舞唱歌方面特在行,后來沒能實現這個夢想,就一直寄托在我的身上。所以說,我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和她的大力支持分不開。”
因太過骨感差點錯失《金耳環》角色
當初海巖為劇中女一號張楠選角大費苦心,因為張楠在劇中是一位非常有氣質的女性,而且高貴、有魅力。海選了那么多年輕的演員海巖總是覺得欠缺點什么,總是習慣性搖頭。當有人推薦王媛可去面試時,海巖立馬眼前一亮,眼睛里頓時冒出兩個字“滿意”,但隨后又摸摸下巴說“你太瘦了”。只聽說嫌演員胖的,很少聽說還有嫌演員太瘦的,為此,王媛可在短短一個星期內暴增8斤,這才讓海巖“高抬貴手”“批”了這位太瘦但很有潛質的小女生。
王媛可回憶起這段頗有意思的插曲時,忍不住低頭一笑,說自己從小就非常瘦,老讓別人以為自己很柔弱,其實身子骨特別好。當初也是因為瘦差點被海巖老師否決了,真的是很驚險。后來通過健身來讓自己看起來稍微“健康”些。
現實中的王媛可不抽煙,不喝酒,不愛唱歌,和她扮演的角色“張楠”完全不同。但說起“張楠”這個人物,王媛可贊不絕口,說她是個“完美女人”,成熟聰明,對愛執著。由于經歷、年齡、氣質不同,一開始王媛可真沒找到角色的感覺,于是她就在廣州天河路一帶不停轉悠,看到白領氣質的人就仔細端詳,認真模仿人家的動作舉止。
恩師海巖如親人
接了這部戲后王媛可老是忐忑不安,擔心自己不能勝任,覺得身上重擔很大,每天拍戲也非常緊張。海巖看出了王媛可的顧慮,主動找她談心。化解了王媛可心中不少的疙瘩。到現在王媛可仍然對海巖老師非常敬重,說是恩師不如說是海巖給了王媛可親人一般的溫暖。
除了能出演這樣一個完美的角色讓王媛可感到高興外,演《金耳環》的收獲還有很多,“要不是這部戲,我也不會那么早就學會了開車。”她說。原來劇中張楠是一個成功女性,在和男主角陸保良上演“姐弟戀”的過程中她開車的戲基本每場都有,“我臨時抱佛腳,兩小時就學會了開車,一進組就拍,現在想想都覺得學得太快了,所以凡事還是要有點壓力才學得快。”王媛可說。
“小花旦”王媛可人氣急升
沒過多久,王媛可與宋丹丹、林永健合作的《馬文的戰爭》在北京、上海等地播出,這是部反映中年人的愛情故事。王媛可在劇中也是大展拳腳,在宋丹丹、林永健中間當起了“小三”,與宋丹丹開始了一輪“爭搶老公”的戲碼。由于演繹得太過逼真,她被很多觀眾“怨恨”,這說明王媛可詮釋的角色成功了。
在拍完海巖大戲《金耳環》后,王媛可人氣隨之走高。很快,這位新星悄然走進《追》劇組,從《金耳環》中那個成熟、穩重的完美女人張楠,變身為鬼馬精靈、灑脫活潑的女警花。王媛可坦言,這一次女警花的角色讓她找到了自己,也圓了自己演藝道路上的一個夢想。干練灑脫的女警察和嫵媚妖嬈且有年齡跨度的女性形象,是王媛可最希望能演繹的兩種角色。
責編/彭藝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