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上個月我和妻子都收到內容為“曉梅曉梅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非常非常想念你,就像那夜在一起”的短信。我非常生氣,問妻子曉梅是怎么回事,妻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這些顯示我妻子與他人有“一夜情”的短信還是斷斷續續發來。我的同事無意中看到后,議論紛紛。有的看我心情不好,甚至說我戴了“綠帽子”。我與妻子原本感情很好,也非常和睦,卻為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后來才知道,短信是我妻子曉梅單位的同事發的。但他們說只是開玩笑找樂。請問:開玩笑的惡搞短信是否侵權?
薇薇解答:
我認為你妻子同事的惡搞行為已經侵害了你們的名譽權。
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日常生活中,搞點惡作劇或開開玩笑本屬正常,但如果不注意對象、方式、場合,惡作劇或玩笑不當甚至過火,給他人帶來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就可能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指人們對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情操、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公民和法人對其名譽享有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也就是說,構成名譽損害,行為人必須主觀上具有過錯,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指向特定人,且其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
亂發已婚女子與他人有不正當兩性關系的短信,不僅會造成夫妻間的猜疑,還會貶低夫婦的社會評價,從而影響名譽。從來信看,發短信者盡管是惡搞開玩笑,但實際上通過手機短信實施了對你妻子品德、情操、形象有影響的行為,主觀上有明顯過錯,并以你們夫婦為特定指向對象,且其所發短信內容被你的同事們所知悉,故其行為構成對你們名譽權的侵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解釋)第1條規定,自然人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所以,受到惡搞短信的侵害后,你們可根據解釋第8條的規定,請求法院判令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如果其惡搞行為導致你們夫妻精神受到損害,造成嚴重后果,除判令承擔上述民事責任外,還可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