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原沁、炳林、郝為等 整理:小小雨
隨著社會思想的不斷開放,中國的夫妻婚姻模式也在嘗試著新的探索。其中有一種新模式就是“周末夫妻”:兩人結婚后,平時工作日的5天分開,各過各的,有空閑的話就與各自的朋友度過,周末再與自己的另一半聚在一起,逛街、做飯,體會兩人世界的溫馨。有人認為,這種模式將來會成為婚姻的主要模式,因為該模式,可以避免夫妻天天在一起那種固定生活節奏所帶來的厭倦感,可以改善婚姻質量,讓婚姻時時保持新鮮感。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的看法。
肯定方
●可能,因為有助雙方事業發展。
在我的同事中,有幾對都是“周末夫妻”。他們倒不是刻意要追求這種婚姻模式,而是因為雙方的工作單位離得太遠,自然形成了“分開5天、周末相聚”的生活模式。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和了解,我覺得這種模式很有好處。因為按照以往的慣例,夫妻天天相守,業余時間大都泡在家里。長此以往,必然減少了與各自的同事和朋友相處的時間,生活越來越單調乏味。如果再把不順心的事帶回家,向對方嘮叨個不休,時間長了必然影響夫妻關系。所以說,這種生活方式實際是在走向封閉,弊多利少。
相反,“周末夫妻”可以有更多時間投入工作,事業發展可能更快,升職、加薪的機會可能更多。同時,和同事、朋友相處的時間多了,社會化程度提高,也更有利于自己各方面的發展。夫妻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工作出色,對提高婚姻的質量更有好處。所以說,“周末夫妻”把雙方都放在更為開放的環境中,對雙方的發展都有好處。優勝劣汰,這種模式,不久肯定會被大家所選擇。
●可能,有“小別勝新婚”的甜蜜。
我和老公兩人工作單位相距較遠,我每個周末才去老公租住的小屋和他團聚。大概因為一周才相聚一次,我和老公倍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平時都在小餐館或單位食堂吃厭了大鍋飯,周末我們一起去超市買自己喜歡吃的菜肴,一起動手做飯。飯罷我們就牽手相依外出散步,笑談一周來發生在各自身邊的軼聞趣事,其樂融融。而且,分離后我的心中又充滿了期待,渴望著下一次相聚。那種感覺好極了,它使我們的感情更深厚,心也靠得更近了。也由于聚少離多,我和老公都萬分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想方設法地逗對方開心,生活倍覺溫馨愜意。
當然,我們是因條件所限被迫做“周末夫妻”。盡管如此,我以切身體會告訴大家,這種婚姻生活方式的確可以改善婚姻質量,讓婚姻時時保持新鮮感。既然,這是一個好模式,那就一定會成為主流模式。
●可能,是愛情“保鮮”的方法。
我想,每個人在結婚時都沒有離婚的打算,但事實上現在離婚的卻越來越多。戀愛時,我們或多或少都向對方隱瞞或克制著自己的缺點,而盡量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當愛情進入到婚姻階段,戀愛期間緊繃的心弦得以放松,以前的種種缺點也暴露無遺,婚姻的現實和沉重沖淡了愛情的抽象和美好。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夫妻倆都不再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對方,厭倦感油然而生。于是,原本恩愛的夫妻就失去了昔日的激情,一種潛在的危險悄悄進入到婚姻之中,“七年之癢”之說由此而來。也許未到此限,就有人想要從“圍城”中沖出來了。
所以,我和老婆準備一輩子做周末夫妻,這是讓愛情“保鮮”的好辦法。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讓彼此保存一份對對方的好奇,在重逢后才會有講不完的情話、道不完的相思。
專家說法:
現代人的婚姻越來越脆弱,他們既渴望與愛人情定終身,又想擺脫現實生活帶來的平淡與厭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周末夫妻”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從親密的同居到理智的分居,許多實施分居的夫妻發現了分開的種種優勢,對婚姻關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這表明人們正在重新審視傳統婚姻關系,想為自己的愛情找一個理想的空間。
不過,目前“周末夫妻”還不具有普遍性,分居也只處在嘗試階段。分開的日子可能會讓雙方更充分地體現自我,也可能會給予婚外戀更多的機會,兩個人的相互信任和心靈溝通在任何時候都非常重要。
本刊觀點:
對大部分人來說,維持感情的最理想方式仍舊是共同生活,有孩子的家庭更要考慮親情的重要性。“周末夫妻”或其他新型的婚姻形式,提供的是人們追求個人生活過程中選擇的多樣性,不會成為婚姻的主要模式。一句話, 適合自己的婚姻模式,才是最好的。
否定方
○不可能,因為沒有“家”的溫馨。
我覺得“周末夫妻”模式只是夫妻生活中緩解矛盾的一種權宜之計,不能長期采用。我和先生是自由戀愛、“南北結合”,婚后不到半年,雙方在飲食、觀念以及愛好等方面的矛盾就開始顯露出來。由于互不相讓,家庭“戰爭”此起彼伏,甚至到了要離婚的地步。后經朋友勸解,為了緩和氣氛,我們過起了“周末夫妻”的生活。因為有一種距離和牽掛,雙方其樂融融、感覺甚好。可是好景不長,在一次“意外”中我懷孕了,我第一時間告訴了他,他在電話那頭又喜又急,馬上“命令”我回到他身邊,讓他當個“全職爸爸”,語氣中全沒了昔日大男子主義的霸道。以后的那段日子,買菜做飯、粗活重活他總搶著干,惟恐苦了我和孩子。相處時間一長,我們對各自的脾氣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慢慢學會了忍讓、寬容以及面對種種家庭瑣事……一晃都5年了,在日漸平淡的生活中,我們開始了“長治久安”,一口氣供樓、買車,生活安定了下來,孩子也快5歲了。試想,要是一有矛盾就實行“周末夫妻”,那孩子、房子、車子誰去打理?那樣的家還像個家么?所以,該模式不會成為婚姻的主流模式。
○不可能,因為大人孩子都會受苦。
我曾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艱難地度過了5年的“周末夫妻”生活,深深體會到其中的艱辛與苦楚。由于愛人在鄉下工作,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沒生小孩時,牛郎織女式的生活還有點小別勝新婚的感覺。可自從妻子懷孕以后,煩惱就多起來了。她一個人挺著大肚子在鄉下,飲食起居沒人照顧,尤其到了懷孕后期,行動十分不便,常讓我提心吊膽,惟恐有個閃失。好不容易小寶貝平安出世,妻子一個人帶著女兒。雖然白天有保姆幫忙,但晚上卻只有她一人,又是喂奶,又是把尿,碰上小家伙不好好睡覺,一晚上睡不了兩個小時。半年下來,本就十分苗條的妻整整瘦了8公斤。而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空著急。初為人父的喜悅常常被牽腸掛肚的愁緒所取代。每個星期五下午,我就會早早到車站以迎接貴賓的禮儀等候她們。幸福地團聚兩天,星期一一大早,又要送她們坐車回去。有時早晨為了趕車,六點鐘就不得不把睡得正香的女兒叫醒,深深的內疚和自責使我簡直不敢正視女兒的眼睛。
女兒上幼兒園后,撫養教育她的“接力棒”就交到了我的手上。過慣了單身生活,現在要照顧一個3歲小孩的衣食住行,別提有多難了。吃飯再也不能到食堂隨便吃,要在家里做飯,還必須注意營養搭配。每天要給女兒洗個澡,換一身衣服。有時鍋里的油燒熱了,女兒還拖著你的衣服讓你講故事。笨手笨腳的我天天在家里忙得不可開交,一年下來,我也“減肥”6公斤。
好不容易,不久前妻子終于進城工作了,女兒高興地說:“現在爸爸有時間給我講故事了!”我認為,“周末夫妻”太不現實,大人辛苦,孩子也受罪。
○不可能,因為為“出軌”創造了機會。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城市,許多年輕夫妻婚齡短,家庭的根基還不夠穩固,“周末夫妻”正好提供了一個放縱的借口。其實,婚姻除了日常起居有個照應外,還能起到互相約束的作用。婚前婚后的生活本來就有所不同,一星期有5天不見面,都干什么?還像單身時候一樣,麻將天天打,小酒夜夜喝?特別對男的來說,妻子不在身邊,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干出點什么與忠誠相違背的事情來?如果“周末夫妻”導致的結果是債臺高筑、感情出軌,那就慘了。
我是個傳統的女子,我認為最美滿的婚姻莫過于夫妻相伴、相知、相隨。勞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夫妻燈下把話聊”,這對身心健康、婚姻安全都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