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我的丈夫是飛行員。女兒出生約一年后,他對我的態度漸漸發生變化,我倆的婚姻最終破裂。離婚后,孩子歸我撫養。沒離婚之前,丈夫將工資存折交給我保管,由于他月收入幾萬元,我們的生活很舒適。現在,他每月給我3000元,我和女兒的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大降低。我不知道離婚后未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在支付撫養費時是否應該參考其收入的高低來確定,像我前夫這樣收入高的,每月到底應該支付多少撫養費?
薇薇解答: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國法律十分注重保護未成人的合法權益。婚姻法第37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分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更是明確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可見,關于子女撫育費的數額,主要參考三個因素綜合確定:一是子女的實際需要;二是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三是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從你說的情況看,既然你前夫的月收入幾萬元,他每月才負擔女兒生活費3000元,是明顯偏低的。你可以同他協商增加撫養費,協商不成可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