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本中的例題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載體.它起著對概念的應用、解題規(guī)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如果教學中對例題的講解只是照本宣科,或認為課本例題太過一般,不值得花費時間講解,一帶而過,而改用自己在其他參考書上找來的例題.這樣就會導致對例題的教學講不清,講不透.學生也不能體會到例題中蘊含的解題思想和解題方法.在做過習題之后不知學到了什么,遇到新問題也不知如何處理.只知做題不會思考.由此造成例題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體現.
因此,對于課本中的例題的講解要適當的加工,充分挖掘例題中所蘊含的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元素,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使例題的作用得以展示,真正發(fā)揮例題應有的教學價值.本文結合人教A 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4-5 中的一道例題,談談如何對課本中例題進行“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