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政
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辛者能發散,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因為酒為谷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此外,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
最初的酒是人類采集野生水果自然發酵而成的,由于許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藥用價值,所以稱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酒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保健養生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詩經?豳風》中便載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稱彼兕觥,萬事無疆”的詩句。上句的意思是說用酒幫助長壽,下句的意思是說舉杯敬酒祝長壽,都把酒和長壽聯系到了一起。
最早的保健酒主要有黃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后來才發展到用白酒泡制的各種藥酒。下面簡略介紹我國古代4種養生保健酒。
黃 酒
約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
中醫認為,黃酒味苦、甘,性辛,能舒筋活絡、活血祛寒,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預防外邪侵襲。黃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等,長期飲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黃酒還含鎂、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紹興元紅黃酒及加飯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每100毫升紹興元紅黃酒含鋅0.85毫克。這些微量元素,有一定預防血管硬化、預防血栓形成、防癌抗癌、促進生長發育或提高性功能的作用。黃酒還是中藥膏、丹、丸、散的重要輔助原料。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中草藥或調制藥丸及各種藥酒,據統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制。
所以,黃酒一直被養生家們稱為“仙酒”、“珍漿”,深受人們喜愛。
葡萄酒
葡萄酒含有較多的糖分和礦物質以及多種氨基酸、檸檬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是古人喜愛的一種養生酒。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曾經盛贊它“甘于曲蘗,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唐太宗李世民不僅十分喜愛飲用,而且還親自督造。大臣魏征擅長釀制葡萄酒,他曾寫詩稱贊他釀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新修本草》已將葡萄酒列為補酒,認為它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的功效。元人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稱它有“益氣調中,耐饑強志”的作用。李時珍也說葡萄酒有“駐顏色、耐寒”的作用。高濂在《運生八箋》中也將它列為“養生酒”。
現代研究發現,葡萄酒中含有的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能助消化、防衰老、益壽延年。另外,經常飲用干葡萄酒的人,不僅能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和多種營養素,而且有助于減肥,特別適宜老人和婦女飲用。
桂花酒
早在春秋戰國時,桂花酒就已為古人飲用。屈原在《九歌》中說:“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這種祭祀儀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釀制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漿等。古人認為桂為百藥之長,所以用桂花釀制的酒能“飲之嘉干歲”。《四民月今》載,漢代桂花酒是人們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畢,晚輩向長輩敬此酒,長輩們飲此酒后便會長壽。除此而外,桂花酒還是人們宴賓待客的上品。《漢書?禮樂志》說:“尊桂酒,賓八鄉。”不少封建帝王還將桂花酒作為禮品賞賜給大臣。歷代文人士大夫對桂花酒也贊不絕口,白居易曾用“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的詩句來贊美桂花酒。宋代蘇軾更作有《桂酒頌》,可見古人對桂花酒的珍愛。
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淤,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常飲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氣,尤其適用于女士飲用。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溥杰先生曾為菊花酒賦詩:“香媲蓮花白,澄鄰竹葉青。菊英夸壽世,藥佐慶延齡。釀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長征常攜作伴,躍進莫須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己了解菊花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魏文帝曹丕認為菊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蘇軾也認為菊花的花、葉、根、莖“皆長生藥也”。漢代,人們已用菊花釀酒。劉款《西京雜記》載:“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古人認為菊花是經霜不凋之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綱目》等醫書說菊花有祛風、明目、平肝、清熱等功效,對老年人的聽覺、視覺尤其有益,所以菊花酒倍受青睞,是古人重陽節的必備之物。
此外,椒柏酒、菖蒲酒、枸杞子酒、蓮花酒、人參酒、茯苓酒等滋補酒,如能對證飲用,也是養生益壽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