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危言聳聽,但是在這個“敗犬女”、“剩女”越來越泛濫的時代,曾經被我們摒棄的相親又再次成為了事關終身幸福的救命稻草。相親網站“世紀佳緣”的調查顯示,它已經擁有了近2000萬的會員,網站運營中帶來的實際收益不比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少。

不過,正所謂條條大道通幸福,除了網上相親之外,傳統相親方式也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是“重組”之后重新粉墨登場。在這么多可能解決我們“下半生”的選擇中,比較、甄別之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并制定自己的相親戰略,是最有效的途徑。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卻不一定是快樂的年代,省時省錢地打贏一場“相親攻堅戰”,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一家老小甚至整個社會的負責。
相親猛于虎
日前公布的《中國相親現狀調查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5000位20—35歲適婚單身人群中,2008年參加過相親活動的有59%,相親成功(確立戀愛關系或已結婚)的占其中61%!
今年2月9日到15日的成都歡樂谷,圍繞情人節推出的萬人相親活動異常成功。每天晚上都有無數單身青年來到歡樂谷參加推出的相應相親活動,走出歡樂谷時不乏已經牽起手的成功者。
成都電視臺《相親進行時》節目早已成為成都市民最為關注的節目之一,而據此節目成立的“相親俱樂部”更是熱鬧,節目開播兩周就已經有超過三萬成都市民成為會員,每周的百人相親和每月的千人/萬人相親從來都是人頭攢動。
網絡相親同時也成為熱點。幾個著名的相親網站都打出“擁有百萬會員”的宣傳語,同時注冊5家相親網站的大有人在,一周收到百封相親郵件的也不在少數。
與此同時,傳統相親方式也并沒有完全被冷落。國慶、春節大假不僅是結婚高峰,也由于家長親戚的介入成為相親高峰;婚介所脫離了以往千篇一律的婚介形式,每年在成都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增加;而在人民公園等歷史悠久的“相親圣地”,不僅僅是青年在此相親,許多父母帶著孩子的照片和簡歷,也加入了“替子相親”的行列中。
這個世界怎么了?是突然間產生了大量“剩男剩女”的原因?還是自由戀愛已經OUT,相親再次成為婚姻的叩門磚?不管怎樣說,如今相親的陣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大更恢宏,人人都想用相親解決自己“下半生”的當下,如何能在重重困難中“突圍”,是“剩男剩女”們最關心的問題。
相親的理由
就好像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人也會給出一千個相親的理由。但是從大環境上來說,目前的適婚一族多為計劃生育下的獨生子女,多方的寵愛令他們始終保有“不想長大”的念頭,家庭觀較之上一輩,不僅是遠遠不如,可以說基本沒有成型。婚姻對于他們,是一個較為遙遠的概念,愛情才是生活之重。但是到了25歲以后,這一批年輕人開始慢慢意識到家庭的重要,這是因為在如今快速發展的城市里,大劑量的工作和社交,反而會令孤獨感瘋長,與此同時,在資訊泛濫的社會中,一切事物都以日新月異的面孔出現,包括感情,于是安全感的缺失也成為女人恨嫁,男人忙娶的理由。單身已經不是“貴族”了,而一個個淪為“敗犬”。
最近一兩年內,多增加的一個理由,便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的席卷下,不論是失業還是待業,都成為了年輕人的常態,經濟上一向有家長做靠山的他們甫一進入社會,卻面臨著人生中的第一輪危機。在經濟環境難以為生活找來安慰的時刻,家庭觀念的復蘇便成為了主流。據英國《衛報》統計,2008年意識到婚姻重要性而將尋找結婚對象作為生活重心的年輕人,比前一年增長了40%左右。將此數據放入家庭觀念本就較為濃厚的國內來說,將會更加驚人。
為幸福沖鋒陷陣
如此形勢下,繼續將相親當做是不入流的老土方式,明顯已經不合時宜。相親,作為歷史悠久功能卓著的幸福婚姻第一步,曾經令我們的父輩受益,在崇尚過愛情自由主義并屢屢碰壁以后,投入相親的懷抱才是明智之舉。
態度的轉變,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實際上,相親在現在早已改頭換面為更加時尚多元的社交活動,新老相親方式都紛紛亮出了自己花樣繁多的各色活動,與此同時,各大旅游勝地、大型娛樂會所、電視臺或平面媒體,都成為了為相親推波助瀾的幕后推手。種種相親課堂也興起在各大網站、論壇、婚介所甚至住宅小區內,如何穿衣打扮、如何言談舉止,都成為了教學內容。而相親本身也被加入了趣味性而顯得與時俱進,不論是七夕或情人節的單身派對,還是周末的白領八分鐘約會,讓人眼花繚亂的形式帶來了讓人難以排斥的誘惑。
當置身于相親的汪洋大海中,你會發現,如同去求得一份完美的工作一樣,相親一樣講求技巧。并不止于此,時至今日,相親幾乎好像戰場一般,一切條件都已經準備就緒,戰場上只是少了你這個訓練有素、勇敢無畏的士兵——為了幸福而沖鋒陷陣,本身就是值得嘉許的行為。不過這場戰爭中,有許多困難等待解決,許多判斷需要做出,許多選擇要慎之又慎。因此,成都女人,做好準備,打響一場“相親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