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鹽爭議本來只是個科學問題,現在鬧得越來越熱,成都人還是不知道:鹽,到底是吃加碘的,還是不加碘的?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部分地區的甲狀腺癌等疾病發病率上升與“碘鹽過量”有關,突然從十幾年前的全民愛碘,到今天置疑碘鹽,從一個極端正走向另一個極端。

成都居民普遍不缺碘
“我們也長期吃加碘食鹽,會不會造成碘超標?”針對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對全民補碘的反思,成都一些市民也提出擔心。
針對我國現有3098萬人生活在高碘地區的調查結果,目前我國已在絕大多數的高碘地區停供了碘鹽。衛生部表示,將下調食鹽加碘量。那么,四川是否有高碘區域呢?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所長鄧佳云告訴記者,目前在四川范圍內,經查對現有衛生水檢和有關歷史資料,尚未發現有高碘地區。鄧佳云表示,與高碘相反,四川絕大多數地區是缺碘區域。由于四川地處內陸,很多地方是山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導致水質里缺碘。“因此,我省居民食用加碘鹽很有必要。從目前局部監控的情況看,成都居民普遍不缺碘,但也沒有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值上限。本市目前食鹽加碘量將維持原狀,建議主城區可逐漸實行不統一供應碘鹽,居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購買碘鹽和非碘鹽,保證自身健康”。鄧佳云同時指出,一般人群每日食用合格的碘鹽已完全能滿足其生長需要,沒有必要再補充其他各種含碘強化食品,對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除堅持食用合格碘鹽外,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補充含碘品。
市民選鹽青睞碘鹽
近日記者在成都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賣場走訪,發現超市里賣的鹽大多加碘鹽。銷量最大的是印有“四川鹽業”標識的加碘鹽。記者看到,包裝上明確寫有“每100g鹽中含碘2-6mg”, 從品類上來看,包括多元碘鹽、加鈣碘鹽、健康平衡鹽等。此外,不同品種食鹽內添加的其他營養元素也略有不同。在一款碘鹽的包裝上,記者看到標有“碘:合成甲狀腺激素,維持基本生命活動,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字樣。

在沃爾瑪顧客顧女士告訴記者,她買鹽的時候不太刻意,但加碘鹽一般都是首選,因為貨架上幾乎都是加碘鹽,大家也都說吃加碘的鹽對身體好。另一名帶著孩子來購物的中年婦女也表示,“加碘的鹽好,小孩子吃了聰明,也不會得‘大脖子病’?!逼渌恍┫M者告訴記者,他們買鹽不會太在意鈉或者別的什么元素的含量,主要看有沒有加碘。“怎么會有不含碘的鹽呢?鹽必須加碘的。”在被問到對鹽是否應加碘的認識時,正在挑選食鹽的張女士反問了記者一句。記者詢問了一些市民,發現大部分市民習慣了接受食鹽加碘。
記者還發現,現在市面上除了精制碘鹽外,還有復合營養鹽、鈣強化營養鹽、低鈉鹽等品種,但是在這些鹽的包裝袋備注里,都注明含有碘。而成都沃爾瑪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消費者買精制碘鹽的比較多,也有一些消費者來詢問不含碘的鹽,但找不到,最后只能買普通的碘鹽了。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大量事實證明,在科學監測下補充適量的碘,從多方面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補碘的益處遠遠大于碘過量引起的相對較小的風險。
碘鹽吃多少才健康
近日針對“部分地區甲狀腺癌增多與碘鹽過量有關”的說法,成都三醫院內分泌科馮教授告訴記者,這兩天有不少市民致電該院,咨詢該不該吃加碘鹽。按國際醫學界的研究,甲亢及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者應食用無碘鹽。對于這兩類患者來說,如果體內碘含量上升,會不利疾病控制,也不利于治療。除了要食用無碘鹽外,患者吃海鮮的量也要嚴格控制,因為海鮮里含碘量豐富,有時甚至超過碘鹽中的碘含量。在生活中,不僅碘攝入量超標會引發甲亢,如果精神過度緊張、情緒不好,也會引發甲亢。隨著生活壓力加大,甲亢盯上不少“高壓”人群。
據悉,市民常吃的加碘鹽中,1克鹽含碘20多微克,成人一天合理的碘攝入量為150微克,如果一天每人攝入超過200微克碘的話,就是碘超量。也就是說一天一名成年人最多只能吃7克加碘鹽。不少市民提出,因為碘具有揮發性,如果炒菜把油鍋炒熱后立即放鹽,能降低碘的含量,此外,把碘鹽放在太陽底下曬曬也能讓碘揮發。但馮教授表示,這些做法都是沒用的,因為加在碘鹽里的化學物質為碘酸鉀,其性質特別穩定,即便遇高溫也不易揮發。
研究顯示,甲亢及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有一定的遺傳性,所以對于有這類疾病家族史的直系血緣的人來說,在生活中要注意碘的攝入量。馮教授建議這類人群可以吃碘鹽和無碘鹽的混合鹽,此外少吃海鮮,也能預防上述疾病的發生。不過,對于正常人群來說,無需對碘鹽如此“計較”,不必食用無碘鹽, 衛生部門會依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調整碘鹽加碘量。那么市民該如何知道自己身體的碘含量是否超標呢?馮教授介紹,可以查一下尿碘,如果超標的話,就要控制碘鹽使用量。
專家提醒:做菜不宜過早放鹽
在“食用加碘鹽,健康全家人!”標語傳播下,各地碘營養的復雜情況被嚴重低估。碘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如果體內缺碘,就會引起各種缺碘性疾病,如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等。孕婦缺碘,可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 成人每日需碘量為100-150微克,其中從食物中攝入的碘占80%-90%。為了彌補一些地區的水、糧食和蔬菜中含碘量的不足,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食鹽中強化了碘。
(1)烹調不當,鹽中的碘易流失
研究發現,要提高對碘的食用率,講究烹調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同炒一種蔬菜,出鍋前放鹽,碘的食用率為63.2%,炸鍋時放鹽僅為18.7%。食用不同的油,碘的食用率也不同。如用動物油燉土豆,炸鍋時放鹽,碘的食用率為2%,而用豆油可增加到25%。添加某些調味品可增加碘的食用率,如炒土豆,炸鍋時放鹽,碘的食用率為24%,而加了醋后,碘的食用率上升到47.8%。蔬菜不不同配炒,碘的食用率也不同,如均在出鍋前鹽,番茄炒土豆的食用率為53%,番茄炒雞蛋為62%,番茄炒黃瓜為61%,番茄炒青椒為77%。
(2)成都人不宜吃得太咸
成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發出倡議:做健康成都人,每天吃6克鹽,25-30克油。油和鹽攝入高是成都的地方特色。據疾控專家介紹,食鹽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還可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這時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就大大增加。
(3)特殊人群用碘“加減法”
碘缺乏病的病因十分清楚,是碘缺乏造成的,只要正確地食用碘鹽,就可以預防碘缺乏病。預防碘缺乏病主要的對象是嬰幼兒、兒童,以及準備做母親或正在給寶寶喂奶的婦女。只有這些人的碘營養水平能夠滿足生理需要,下一代人的智力發育才能得到保障。食用碘鹽是最重要的補碘方法。由于某些生理因素,不同人群對碘的需求量也存在較大的差別,應因人而異,在日常飲食中學會用碘“加減法”。
“加法”適用人群:青少年、孕婦、胎兒、嬰兒。
“減法”適用人群:老年人、嗜海鮮者、經常吃保健品的人、甲亢類病人。
其中4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天需碘量為70微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50微克,孕婦和乳母每天需200微克左右。
(4)食用碘鹽的注意事項
1.買合格碘鹽。
2.隨吃隨買,不要長期存放。
3.防熱、防潮,用有蓋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盛碘鹽,放在陰涼、干燥處。
4.炒菜、做湯待快熟、出鍋時放鹽效果好。
5.不要用油炒碘鹽。
6.腌制咸菜時用碘鹽
(5)其他補碘方法
1.食補:海產品,如海帶、紫菜、鮮帶魚、蚶干、蛤干、淡菜、海參、海蜇、龍蝦等。陸地食品則為蛋、奶及肉類
2.碘油: 遵醫服用
綠A為健康行業
注入長壽基因
據了解,綠A在麗江建設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基地,年產優質螺旋藻干粉1000噸,占世界螺旋藻產量的50%。品質是市場檢驗任何企業的真理,隨著健康消費的理性和信息的暢通,瑕疵產品越來越沒有市場空間。綠A是唯一基地和生產廠房都通過國家GMP認證的螺旋藻企業,也是中國僅有的同時具有免疫調節、調節血脂、耐缺氧、抗疲勞抑制腫瘤五大保健功能的健康品。因為品質的優質,綠A連續兩屆獲得“中國優質螺旋藻”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