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人民空軍威武雄壯的空中戰機梯隊、空降兵戰車方隊、地空導彈方隊、防空雷達方隊向世界亮相。
60年鍛鐵翼神箭,60年筑藍天長城。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宣告誕生。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人民空軍已發展成一支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達兵、電子對抗兵等多兵種合成、具有信息化條件下攻防兼備作戰能力的現代空中力量,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藍天鋼鐵長城。起飛迎戰,人民空軍在戰火中誕生,在戰斗中成長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的烽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此時的中國空軍未滿周歲,僅有新組建的2個殲擊機師,1個轟炸機團和1個強擊機團,各型作戰飛機不足200架。”著名戰斗英雄王海回憶說,當年,人民空軍的對手“聯合國軍”中,僅美國的參戰飛機就達1100余架,飛行員飛行時間在1000小時以上,多數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世界上第一場大規模的噴氣式飛機戰爭——年輕的志愿軍空軍飛行員在噴氣式飛機上平均飛行時間僅有14小時38分鐘,就與世界頭號空軍強敵殊死對決。在兩年八個月的作戰中,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戰爭結束,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感慨地說:共產黨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1959年10月7日,在地空導彈問世18年后,組建剛剛一年的人民空軍地空導彈兵,開創了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例。此后,美蔣飛機在長達兩年三個月中不敢深入大陸腹地。到20世紀60年代末,人民空軍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共擊落敵機105架,擊傷186架,為保衛偉大祖國的領空安全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自主創新,武器裝備跨越發展形成制空力量體系
1909年9月21日,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第六年,“中國航空之父”馮如駕駛自己研制的飛機試飛成功。轉眼,40年過去了。人民空軍成立時,中國空軍與西方強國空軍間的差距,已遠非馮如與萊特兄弟之間那個六年可以形容。
“參加開國大典閱兵的17架受閱飛機全部是繳獲的。”92歲的方槐老將軍回憶說,人民空軍起步時,僅有美、日、英等國制造的20多個型號159架破舊飛機。
2006年底,國產新型戰機殲-10首次公開亮相,標志著我航空工業研制能力和武器裝備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中國已具備自行研制世界一流戰機的能力。殲-10戰機,只是人民空軍裝備自主創新的一個標志。審視不久前的國慶大閱兵空中梯隊,人民空軍裝備呈體系跨越之勢非常明晰——空警2000、空警-200兩型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預警機,是人民空軍信息化建設的標志;轟油-6、轟-6H等戰機,是人民空軍戰略打擊、精確打擊、遠程作戰能力的標志;殲-8F、殲-10、殲-11等殲擊機作為人民空軍的制空力量,已經完成了更新換代,三代戰機已經成為主體作戰力量;裝備直-8K/A機型的空軍直升機部隊在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標志著人民空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以及完成特種作戰任務的能力有了突破……
御風翱翔,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
60年櫛風沐雨,60年發展壯大。更大的跨越,同步在人民空軍的戰略思想、體制編制、訓練作戰等層面展開——自從20世紀90年代確立“攻防兼備”戰略思想以來,人民空軍開始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
1994年10月,人民空軍首次組織高技術條件下空中進攻戰役實兵演習;
1998年10月,人民空軍首次進行了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室內空中戰役對抗演習,棘而實現了從“圖上談兵”到“網上演兵”的歷史性跨越;
進入新世紀,人民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發展戰略,積極推動訓練向信息化聚焦。2001年,空軍確立“緊貼實戰、突出對抗、從難從嚴、科技興訓”的軍事訓練指導思想,部隊訓練逐漸向基地化、模擬化和網絡化發展;2006年,空軍開展“全員全裝深訓精訓”活動,部隊訓練邁向加速轉變的新時代。
今天,人民空軍飛行員平均年飛行訓練時間由10年前的幾十小時增加到平均100多乃至200多小時,從空軍至軍區空軍,從軍、師到團,航空兵部隊軍事主官人人能飛行,個個會指揮,飛行師長、團長都能帶隊升空作戰,空降兵部隊各級主官都會空降作戰。
跨越式發展,使人民空軍初步具備了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隨著21世紀空天時代的到來,人民空軍發展成為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現代化空軍,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群英薈萃,新型高素質軍事人才崛起在藍色方陣
1953年4月7日,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費席爾在朝鮮上空被擊落被俘,一再要求親眼見見把他擊落的那位對手。當他見到只有20歲的志愿軍空軍飛行員韓德彩時,他無法接受,自己竟然是被這個飛行時間不足100小時的中國放牛娃擊落的!
如今,在今天空軍的飛行員隊伍里,再也無法找到韓德彩這樣的“放牛娃”。統計顯示,空軍目前所有飛行人員均畢業于飛行院校,經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其中,碩士師長、博士團長也并不罕見。
這同樣是一種跨越:1987年11月20日,空軍首批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飛行員畢業;2002年6月13日,空軍首批獲得雙學士學位的飛行學員畢業;2003年起,空軍開始從地方大學生中招收雙學士學位飛行員,2005年9月,空軍招收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
從2000年到2009年,空軍先后10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專題研究人才建設問題,多次完善《空軍人才發展戰略》,明確了其后5年、10年、20年間空軍人才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奮斗目標和措施辦法。
通過加快“復合型指揮人才隊伍、智囊型參謀人才隊伍、專家型科技人才隊伍、多能型飛行人才隊伍、裝備技術保障人才隊伍”建設,一批具有雙學士學位的高素質飛行員已經走上航空兵師團領導崗位,3萬余名具有學士、碩士學位的國防生走進空軍基層部隊,以復合型指揮軍官、尖子飛行員和科技領軍人才、技術專家為代表的新型人才群體已經形成。
2009年5月22日,胡錦濤主席從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高度,提出了“建設一支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要求相適應的強大的人民空軍”的戰略目標。
仰望蒼穹,人民空軍將時刻銘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加力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