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參加“空降機動-2009”跨區域機動演練的空降兵某師數千名官兵從安徽蕭縣安全返回營區,勝利完成空降兵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此次行動歷經20余天,跨越豫皖鄂蘇四省,行程2000余公里,出動4500余名官兵、500余臺車輛、2000多套件裝備,是該部出動人數最多、動用裝備最全、機動距離最遠、演練課目最復雜的一次綜合性考核演練,全面檢驗了部隊在野戰生疏地形、復雜環境下各類人員的專業綜合能力和技能,是空降兵部隊以遂行多樣化任務和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大規模作戰為背景,以固疆守土向“走出去執行任務,在同一時間內多方向執行任務,當拳頭、打頭陣、首戰用我,存在即是威懾”轉型目標的一次實戰化考核,內容涵蓋了基礎課目、心理課目等多個專業,對司、政、后、裝各個系統戰時應變能力進行了全面檢驗,取得了豐碩成果。
連日來,記者隨空降兵某部跟蹤采訪,真實地記錄下一線的演練場景。
立體機動:三種模式全面檢驗兵力投送
10月17日,空降兵某部各級指揮員齊聚在指揮所內,對著大屏幕認真領會上級組織“空降機動2009”跨區域戰役機動演練的決心和意圖。經過幾番討論驗證,首長機關初步決定:采用三種機動方式向預定地域集結。
10月18日,晨曦微露。所有官兵全副武裝奔向戰位,乘坐飛機、汽車、火車等,向預定地域集結,一次跨越四省的戰役機動演練全面展開。開進途中,上級為檢驗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預設了各種“敵情”。督導組全程跟蹤進行現場打分,對空降摩步兵運用的戰略戰術非常肯定。實兵對抗:一場不設預案的綜合考核
22日10時許,一場營規模實兵對抗戰打響了,全副武裝的空降兵某營官兵,在夜色掩護下與兄弟單位一個營展開生死搏斗。該部從所轄單位抽簽選出6個建制營,不設紅藍軍,2個營互為對手,展開實兵對抗演練。兩天前,他們都領到了一份作戰指示——“破襲‘敵’人油庫、物資倉庫、鐵路專用線、警衛分隊,可能有‘敵’部隊與我相向行動,距目標50公里處有‘敵’駐軍駐守……”
23日上午,天色灰沉,駐扎在某地的三營官兵整裝待發,隨著柳營長的一聲令下:“出發!”300余名官兵如利劍出鞘、全員全裝向演習地域開進。據參演指揮員介紹,為提高演練的真實性,此次演練中參演部隊對演練的計劃想定完全不知,目的是發揮指揮員的指揮藝術。
考核課目接連不斷。據現場考官介紹:空降兵組織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跨區戰役機動綜合演練,就是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對各類人員、裝備、理論的崗位素質,以及各級機關的指揮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從而不斷摔練部隊在陌生環境下的多種能力。
機動轉移:千里行軍砥礪頑強斗志
10月27日,經過豫西某地的戰斗實施階段之后,“空降機動-2009”跨區域戰役機動演練進行敵后戰役轉移階段。
27日清晨,數千名空降兵某師官兵隨著領導一聲號令,攜帶戰斗裝具和單兵火器的官兵,背負重達30余公斤的行軍裝備緊急上路,浩浩蕩蕩地向預定地域徒步開進。在徒步行軍中,該部首長機關及各級指揮員走在隊伍最前面,偵察排戰士披荊斬棘,遇山開路,為大隊人馬開辟道路。途中指揮員臨時改變路線,組織偵察分隊對部隊進行襲擾,在莽莽叢林中開展偷襲與反偷襲、干擾與反干擾、破襲與反破襲戰斗。
31日早晨,部隊由紅安縣進入豫南山區,向皖北挺進。進入河南境內,南下的寒潮沒能影響部隊的行軍進度,各種裝備按照預定路線向前開進。當日部隊挺進500余公里,晚上進入安徽境內。
此次“空降機動-2009”跨區域機動演練中,該部地面主戰裝備按編制全部出動,其中空降兵機動式指揮信息系統和空降兵團野戰指揮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北斗”終端配發到絕大多數班一級單位,通過此次演練重點檢驗這些信息化裝備的互聯、互通。一些新配發的特種作戰裝備,如特種偵察打擊裝備、無人機等也在這次演練中集中亮相,展示出空降兵轉型建設中取得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