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家庭中無條件的愛,是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可能供應的。
我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布蘭納德鎮(zhèn)附近。每年冬天,當?shù)氐木用窦坝^光客會把車開上已結凍的湖面釣魚。這些人甚至在厚厚的冰層上聚成“魚棚社區(qū)”。
我十五、十六歲的兩個兒子一直吵著要我?guī)麄內(nèi)ケ灐N腋嬖V他們我實在是外行。
像這種冰釣嗜好,或是其他家庭傳統(tǒng),都是一代傳一代的。除非是童年經(jīng)驗,否則長大后很難成為嗜好。童年的重要性,在于奠定了我們的生命基礎。不幸的是,很多人的基礎早已破碎。
我曾問過自己:“除了能呼吸、思考、感覺、吃飯、說話、喜怒哀樂、行動自如,我的生命中還有什么禮物?”答案是:“家庭”。有些人沒有家;也有些人在破碎的家庭中長大。但大多數(shù)人都是靠家庭生活奠定一生的基礎。
我是布蘭納德鎮(zhèn)高中的語文及藝術老師。有一次,我在學校的“貴族茶會”上負責茶點,當天要選出一年一度的布蘭納德高中新“國王”和“皇后”。
“陶凱老師,”一個學生對我說,“可以和你談幾分鐘嗎?”我雖然很忙,但看到她乞求的眼神,就說:“當然可以!”她是個漂亮的女孩,談吐大方。怎知,她甜美笑容里深藏的是叫我驚訝萬分的傷痛!
“什么事,茱蒂?”我問道。“你一定覺得這事很愚蠢,”她說,“我真的想當這屆的新皇后候選人。”她察看我的眼神,又說:“我姐姐幾年前當選皇后,此后我父母總拿我和她比較。我的成績不如她、房間不如她干凈、長得沒有她漂亮、人緣也沒有她好。”
她的眼淚掉了下來,哽咽著說:“我想,假如我是新皇后候選人,甚至當選了皇后,我的父母可能會以我為榮。”
她的臉因焦慮而扭曲。我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這不是什么愚蠢的事,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價值,是否重要。”
她又說:“我如果當選新皇后,也許……”她的傷痛令她無法言語,輕泣轉為大哭。我再度握緊她的手。過了一會兒,她說:“我想,假如我當選了皇后,爸爸也許就不再酗酒。”
很明顯地,她責怪自己害父親酗酒。潛意識里,她相信自己引起了所有的家庭問題。如果她房間干凈點,或是體重減輕點,甚至當選皇后,也許父親會停止酗酒,她便可因此肯定自我。
茱蒂相信自己的價值在于她所做的事有多好,我不知道她以為自己得做些什么,才能接受她真切渴望的愛——無條件的愛?
當你想到這世上有很多像茱蒂這樣的女孩時,便會明白為什么青少年懷孕及自殺率持續(xù)上升,為什么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成為濫用藥物的受害者。他們都在尋找在自己家里享受不到的愛——無條件的愛!
社會上沒有任何機構能取代家庭的位置,來自家庭中無條件的愛,是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可能供應的。
在茱蒂的例子里,事實上是父親影響全家。但是茱蒂卻以為假如她能做得更好些,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悲的是,怎樣才能讓茱蒂找到無條件的愛,來滿足她的饑渴,發(fā)現(xiàn)自我真正的價值,否則,她可能一輩子都陷于希望能當選上皇后的痛苦里。
重新學習童年錯失掉的功課,學習接受“無條件的愛”,而不只是在意別人“有條件的接納”。當然,也要學習以這樣的愛來接納別人。
(選自《商界·時尚》200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