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委主任》創刊之際,記者赴京專訪了本刊顧問、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余展。
《村委主任》:余會長,您好,您是全國“村長”論壇的發起人、組織者之一,“村長”論壇至今已辦過8屆,當時創建論壇的初衷是什么?
余展:全國有近60多萬個行政村,村干部有幾百萬人。“村長”(村委會主任、村黨組織書記)作為農村基層干部,是農民群眾直接選舉的“官”,是人數最多、管事最具體、接觸群眾最廣泛、工作又最辛苦的“官”。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需要他們的出色工作和積極奉獻。舉辦全國性的“村長”論壇,為奮斗在中國農村的基層干部提供展示其改革創新能力和新思維、新風采的舞臺,這在歷史上是未曾有過的。論壇是全國“村長”交流工作經驗的場所,是相互溝通、合作洽談、資源互補的平臺,也是上下溝通,獲取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生產信息、流通信息的渠道。
《村委主任》:不少村主任反映,他們的工作很難干,有很多難處,您長期研究農村工作,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余展:在有些地方,村主任工作之所以難干,主要是和村支書工作有“摩擦”,這種“摩擦”說白了就是“兩委”關系不協調。現實中的“兩委”關系,往往體現在村支書與村主任的關系上。農村內部的權力資源有限,圍繞村莊內部權力資源的控制,黨支部和村委會在許多內部事務上容易發生爭執。村主任是全體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是村莊的法人代表,財務一支筆的具體負責人,就有理由認為自己是村莊的負責人,對全體村民負責。而村支書認為,黨領導一切,村支書一直以來就是一把手,是村莊一切工作的領導核心,村主任這個后來的一把手,理應由自己來領導。這樣,兩個組織的領導人權力來源不同,負責對象不同,產生矛盾在所難免。還有一個原因是,村主任的“上級領導不明確”:鄉(鎮)黨委和政府在推行政務、指導村務時,一般是把村黨支部當作自己的依靠。因為鄉(鎮)黨委可以通過組織程序撤免村支書,但不能通過組織程序撤換村主任。村主任由村民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委會成員”。這種“上級領導不明確”的現象,也影響了村主任工作的正常開展。如果村干部對制度負責,那么當鄉(鎮)的要求與村民的意愿出現差距時,往往也會通過“兩委”關系表現出來。這在體制上確有加以完善的必要。
《村委主任》:說到底村主任工作難干是“兩委”關系不協調,那怎么協調“兩委”關系呢?
余展:近年來,中央提倡搞“兩委”合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種“一肩挑”的模式在表面上解決了“兩委”矛盾,可以消除個人之間的矛盾。當然,“一肩挑”是形式,關鍵是“一肩挑”的內容,即切實按村民自治的諸項民主原則履行責任。這樣,就會使“一肩挑”具有可持續性和普遍性。
《村委主任》:作為顧問,您對咱們的刊物有什么希望?
余展:你們為全國的村主任辦了一件好事。《村委主任》作為是全國唯一一本面向村委主任的刊物,辦刊目標定位要準確,就是要關注村主任這個群體,為這個群體的工作、學習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提供指導、服務和幫助,希望它能成為全國村主任的良師益友,成為涉農部門的工作參考讀物。辦這本刊物困難會很多,但前景是光明的,事業信念別動搖,要作為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業來做,辦出自己的特色來。
《村委主任》:謝謝余會長接受專訪。請您以后經常關心、指導、支持《村委主任》這本刊物。
余展:作為刊物的顧問,關心它的健康成長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