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為大學生村官辦理社會保險
甘肅省靜寧縣通過建立激勵保障機制,著力留住用好大學生村官,在2008年每人落實2 000元一次性安置費的基礎上,今年又由縣財政撥款,分別為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統一辦理了1 200元的醫療保險和10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進一步激發了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熱情,為他們安心在農村干事創業提供了待遇保障。
(李高強祁招紅)
溫縣為返鄉黨員搭建就業創業新平臺
2008年以來,河南省溫縣依托278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站點,開通了“遠程教育有線電視頻道”,對返鄉農民工黨員進行特色農業致富技能、實用技術和專業技能培訓,為返鄉農民工黨員搭建了就業創業的新平臺。
該縣還協調金融部門設立了“流動黨員返鄉創業基金”,鼓勵流動黨員每年新上一個投資5 000元以上的致富項目。截止目前,全縣已開展鐵棍山藥種植、庭院經濟、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3 400余人次,已有52名在外打工黨員返鄉創業,新上致富項目61個,投入資金50余萬元,幫扶80戶群眾有了致富項目。(李懷敏楊 芳)
四川村支書進城學習環境整治
最近,四川省建設廳和省村鎮建設協會聯合舉辦村莊整治技術規范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鄉鎮、村莊單項治理標準)培訓。參加培訓的有2009年度300個省級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村村支書和相關市縣鎮建設管理干部。村支書們還到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天鄉路社區和花蘺社區實地參觀學習城鄉環境整治的成功經驗。(唐兆權)
房山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平臺開通
最近,北京市房山區開通“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平臺”,有效解決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使用不當等產生的干群矛盾。
據了解,該平臺是全國第一家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專業性網站,它將成為加強房山區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及下屬企業的資產管理、盤活集體資產的管理平臺,也將成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與下屬企業、外部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以及進行網絡推廣的電子商務平臺。
該平臺自2008年7月開始搭建,分為“外網”和“內網”兩部分內容。“外網”將實現政策宣傳、推介優秀企業和名特優新工業產品、農產品等功能。“內網”將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內部監管的全面化、系統化、及時化、科學化。目前,內網建設框架已基本確立,年內將全面開通運行。(李慶國徐曉穎)
成都大學生村官計劃升級為“一村兩大”
成都今年將招募2 60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和涉農社區服務,實現每個村和涉農社區擁有2名大學生村官的目標,簡稱為“一村兩大”計劃。今年8月正式啟動,9月完成招募工作,9月底新的大學生村官將正式上崗。該市于2005年啟動“一村(社區)一名大學生計劃”,今年升級為“一村兩大”計劃。目前該項目涉及總人數為4 092人。(閔 捷)
浮山縣大學生村干部考核續聘村民說了算
浮山縣把群眾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作為大學生村干部考核的重要標準,明確規定大學生村干部的年度綜合考核、3年期滿續聘和評優評模必須經過村民投票決定,大學生村干部是否認真履行職責,是否發揮了積極作用,是否與群眾融為一體,全部由群眾說了算。此項措施的推行,給大學生村干部上了一道“緊箍咒”,既加強了對他們的監督和約束,又激發了大學生村干部扎根農村、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確保了大學生村干部考核的公平公正。
(永 勝祥 亮煜 東海 濤)
棗莊市市中區鄉鎮設立農村項目競標服務中心
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依托鄉鎮、街道司法所,在全區鄉鎮、街道均設立了農村(社區)項目競標服務中心,所有農村、社區項目承包、租賃、建設、資產出讓等,統一納入法制軌道,實行公開競標,從源頭上杜絕“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真正實現了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截止目前,全區有15個村(社區)項目公開競標后,沒有發生一起矛盾糾紛和群眾上訪事件。
(武興才陳 健)
無錫首家村級勞務合作社正式成立
2009年6月8日,一種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勞務合作社,在無錫市錫山區羊尖鎮麗安村宣告成立。據悉,這是無錫農村成立的首家村級勞務合作組織。
麗安村早在5年前就誕生了無錫第一家村級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經過幾年發展,該村土地流轉率已逾4成。此次成立的勞務合作社,主要是聚集當地土地流轉后出現的閑散勞動力,為他們開辟新的就業途徑,不斷增加合作社員的收入,進而使社區內勞動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鮑如友)
襄垣建立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日制度
為在農村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廉政教育,山西省襄垣縣最近在全縣323個行政村建立起了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日制度。
該縣規定,各村每月第一周的集中學習日為廉政主題教育日。為確保廉政教育日取得實效,縣紀委要求做到“三個結合”:教育日與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相結合;教育日與廉政文化建設相結合;教育日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
(牛國強王躍峰)
吉安縣2年內為所有村級組織“安家”
“村部(活動場所)建好后,我們村黨員干部集中學習、村民議事就有固定的地方啦!”近日,江西吉安縣永陽鎮渡頭村黨支部書記童英英笑得格外開心。因為該縣正在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工程”,通過財政獎補的方式,解決各村建設所需的大部分資金。為調動建設積極性,解決資金難題,改(擴)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投資4萬元,由縣財政獎補2萬元、鄉鎮配套1萬元,縣鄉財政獎補資金按先建后補的方式進行撥付。
今年初,該縣將其余142個無固定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行政村全部納入建設規劃,計劃用2年時間,由縣鄉財政出資862萬元,至2010年,實現全縣315個行政村村村有標準化活動場所的目標。(肖曉林趙河東文洪英)
宿遷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帶民富
江蘇省宿遷市緊緊抓住創業主題,推動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鍛煉成長、發揮作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市364名大學生村官中,已有281人參與創業,興辦各類實體194個,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 810多個,幫助1 500多農戶找到創業項目,帶動6萬多人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該市通過實地查看、調閱相關資料、走訪群眾等方式,定期對大學生村官創業進行考核,對到村任職大學生申報的創業項目投資金額、產值、稅收和用工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登記在冊,綜合分析項目對村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據最新統計,該市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中,投資超100萬元的64個,過1 000萬元的2個。(李 軍崔家成)
“喊寨”隊夏夜巡邏助村民防火
“各家各戶要檢查好火堂、省柴灶,不能留下余火,才能休息啊!”進入夏季,針對農村火災高發的現狀,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騰合村大屯的“喊寨隊”加強了夜間巡邏,挨家挨戶地檢查,敲鑼叫喊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安全。
騰合村大屯的“喊寨隊”于2007年組建,是一支村屯義務消防隊,由村干部、退伍軍人、個體老板等18人組成,隊員按周分成三班輪值,每晚8點至次日凌晨6時巡村走寨,從不間斷。
為增強村寨抗御火災綜合能力,彌補專業消防人員的不足,融水縣動員每個村屯中青年男子組建義務消防隊,充實村寨消防安全工作力量。例如,加強了義務消防隊的裝備及培訓力度,發給各鄉鎮村屯消防手抬機動泵584臺,在475個村屯開展消防知識、技能培訓,培訓人員7 560人。目前,全縣50戶以上的375個村屯都有“喊寨隊”,人數達2 800多人。由于在村寨高聲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安全,村民都叫他們“喊寨隊”。(蒙 琳鄧安斌)
云南公安邊防684名民警兼任村官
為協助駐地黨委政府幫建基層組織、鞏固基層政權,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全面推行警官兼任村官工作。
這項工作始于2006年3月。幾年來,全總隊123個邊防派出所已有684名民警兼任732個行政村的村官,實現了社區民警100%擔任村官的目標。
民警村官在配合村兩委做好工作、開展普法教育、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引領群眾生產致富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截止目前,民警村官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 000多起,為群眾引進致富信息436條,協調投入建設資金136.6萬元,實現增收199.2萬元。(馬英亮)
冀州重獎“龍頭型”村官
為激勵農村黨員干部“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河北省冀州市近日出臺辦法,由該市財政每年預算投入100萬元,建立農村黨支部書記獎勵基金,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龍頭型”農村黨支部書記給予獎勵,個人最高可獲3萬元獎金。
日前,經過層層篩選推薦,15名“龍頭型”黨支部書記領到了獎金。“‘重獎+財政供養’,讓俺這些村官收入有了保障,工作有了希望。俺要攢足勁兒,帶領鄉親建設新農村。”大寨村黨支部書記王廣西帶領村民創辦民營企業,年納稅額超過300萬元,受到獎勵后激動不已。冀州市針對農村干部待遇低、沒保障,很多人沒有積極性,決定重獎優秀。
在獎勵基礎上,該市還建立了農村黨支部書記財政供給制度,將特別優秀的農村黨支部書記納入市財政供給序列或聘任為農民身份的鄉鎮副職干部,定職責目標,讓他們“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養”。(李勝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