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村干部容易,但要當好一個村干部不容易。這里面有很多藝術、技巧和學問。張仁科同志的這篇文章,從一個視角介紹了當好村干部應該怎樣正確處理好4方面的關系,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希望能對村干部,特別是新上任的村干部有所教益,有所啟發。
農村基層干部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既擔負著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等重要使命,又擔負著團結群眾、帶領群眾發展地方經濟、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重任。就當前農村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而言,當好村干部,需正確處理好以下4大關系。
一、要正確處理好當官與干事的關系
村干部是全體村民的領導,有“領頭雁”、“火車頭”、“主心骨”之稱。當好村干部是一種責任,上要對黨委、政府負責,下要對村民負責,責任重于泰山。
但在當前,有些村干部卻有著不正確的心態:有的圖錢,當選后無心干事,一心撈錢,置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利益于不顧;有的圖權,把權力當作“靈丹妙藥”,手中有權,辦事方便;有的圖名,當村官為了光宗耀祖,追求窗戶外頭吹喇叭——名聲在外;有的求生,做買賣不好干,又沒手藝,想在村里混個“鐵飯碗”。當前,存這些心態的的村干部不在少數,他們醉心于權力、地位和待遇,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減退,甚至工作方向發生了偏離。有的滿足于做“太平官”,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面對熱火朝天的發展局面心里沒譜,畏難發愁;有的搞宗族派性,拉幫結伙,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使想干事的人干不成事、干不了事。這些人的行為背離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理念,有悖于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宗旨。
要當好一個村干部,就要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具體來說要能力強、勢力強、經濟強。能力強就是要有本事,有辦法,有點子,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維護好村民的根本利益;勢力強就是工作上要以絕大多數村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傾力做好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住房、就業、社會保障等工作,贏得村民的支持和認可;經濟強就是大力發展本村經濟,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真正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村民。拿破侖說過:“我的權力靠我的威望,我的威望全靠打勝仗。”這句話為正確處理好當官與干事的關系提供了很好的注解。
二、要正確處理好上級與下級的關系
處理好各種關系是一門大學問。《紅樓夢》里有這樣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當好村干部,既要做到“世事洞明”,明確自身擔負的職責,找準自身定位,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和處理上下級關系;又要“人情練達”,在堅持原則立場的基礎上游刃有余地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首先,要處理好與上級黨委、政府的關系。一是堅持組織原則。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上級做出的決定要堅決執行,上級的工作部署要認真完成。日常工作中,做到矛盾不上交,問題不上推,困難不多講,辦法自己想。二是干好工作。這是處理上下級關系的基礎。領導和群眾都喜歡工作干得好的村干部,最反感、最不喜歡干不成事、壓不住陣、經常添亂的村干部。三是維護上級的權威。對上級的問題、缺點和疏漏的地方要巧妙地給予提醒和批評。在上級遭到誤解時,要敢于站出來說話。日常工作要多請示、多匯報、多溝通。在這方面,神州第一村的老書記吳仁寶說得好:“華西村為什么能成功?一是對上服從,依法辦事;二是對下服務,為民造福。”如果只對上服從,不同群眾保持一致,就不是個好干部;如果只抓對下保持一致,不同上級保持一致,上級的戰略部署就貫徹不下去;如果兩頭都不保持一致,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村干部。
其次,要處理好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關系。處理好黨政一把手的關系是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規定,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村級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所以村黨支部書記就是全村領導的中心或班長,職責是把關定向,實施科學決策,拿出好主意;選賢任能,用好干部;抓住重點,全面推動;積極協調,凝聚人氣。村委主任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力量,抓落實,具體干。位置擺得正,角色意識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就能搞好團結,工作推進就快,社會就穩定。
再次,要處理好班子內部的關系。處理好班子內部的關系,關鍵是班子各個成員要樹立規則意識,按章辦事。新老班子都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這一制度,對正職來講,就是要多講民主,發揮集體智慧,反對“一言堂”、家長作風、獨斷專行、個人說了算;對副職來講,要多講集中,反對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分散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就是要完善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集體領導,就是集體總攬全局,集中決策,決定大事,部署工作;個人分工負責就是個人行使執行權,對會議上確定的事情,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頭辦理,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體現在民主管理上,依靠集體的力量議事、定事、干事。
三、要正確處理好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當前,經濟在發展,社會在轉型,農民的思想意識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農村基層干部必須改變工作方式方法,正確處理好“軟”與“硬”的關系,堅持以德治村與依法治村的有機結合,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抓好農村工作要恩威并重,軟硬兼施,即德治和法治并重。德治與法治如鳥之兩翼、人之兩腳、車之兩輪,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關系。不管運用什么手段,我們工作的基本點、出發點、落腳點必須歸結到替村民著想和一切為村民服務上。堅持以德治村就是要運用柔、恩、軟的辦法,抓思想教育工作,用風氣熏陶,用道德感化。2007年,我們結合街道轄區各村實際,在全街道廣泛開展“和諧新農村集中教育活動”和“德行孝行”教育活動,對村民集中進行思想道德、法律法規和文明素質教育,端正了村風民風,樹立了新風正氣,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以法治村就是對必須用法律手段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對釘子戶、橫行霸道的邪惡勢力等,要以鐵面孔、鐵手腕、鐵心腸來對待,采取經濟和法律雙重措施,依法進行嚴厲制裁,為村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四、要正確處理好正人與正己的關系
正人先正己。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從一定意義上說,管住自己,就等于管住了班子,就等于管住了全村人。
管住自己就是手不伸,不該拿的不能拿;嘴不饞,不該吃的不能吃,不該喝的不能喝;腿不懶,該去的地方一定要去,該了解的事情一定要清楚;耳不偏,不偏聽偏信;眼不花,是是非非看清楚。惟有如此,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
管不住自己,就會失去民心,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管住自己,就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辦事要公。在處理問題、調解糾紛、處置村務時要公開、公平、公正,不能偏東向西、袒親護友,這樣才能在村民中樹立起威信,說話辦事才有權威、有分量。二是為政要廉。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把權力作為一種責任、服務和奉獻,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村民服務上來,而不能把權力作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吃喝拿要,損壞個人乃至村黨組織在村民中的良好形象。三是作風要正。要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拆遷、道路拓寬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身先士卒,做出表率。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帶頭抵制賭博、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同一切違法違紀現象作堅決斗爭,樹立文明和諧的良好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