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幾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而這場時長幾分鐘“世紀大日食”,又給有眼光的商家們帶來了滾滾財源。
家住都市水鄉的27歲姑娘朱炎已連續通宵四個晚上,她更夸張,忙得連數錢的時間都沒有。
朱炎賣的東西有日全食觀測鏡、天文望遠鏡、天文觀測護目鏡……小的幾元一件,大的上百、數千甚至上萬元。7月以來,她每天的銷售額突破10萬元,半個月累計銷售額達160多萬元。朱炎粗略算了一下,這些商品的平均利潤約為30%,半個月時間,盈利50萬元沒問題。
朱炎之前的身份是江蘇一所高職院校的老師,現在專職開網店。她常常用“網店一個月,教書好幾年”來形容自己的財富增長。
抓住商機賺大錢
朱炎開的是網店,并在都市水鄉租用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頭堆滿了各種大小不一的紙箱,走進去就像進入了一個大貨倉。生意正忙的時候,朱炎雇用了三名小工,他們就在這樣的大貨倉里辦公。
朱炎守在電腦前,忙著跟網絡客人溝通。另外一名高個男子守在電話機前,不停地跟著客人說著,“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沒貨了……”還有一名稍胖的男子直接坐在地上,專門負責打包、發貨。另一張小桌子跟前,有個小姑娘埋頭填寫快遞單。
這是朱炎網店的日常運轉的一種常態,四個人的分工分別是銷售、客服和物流配送。
不過在日全食的前一天,他們的角色全都變了,全部都投入到了客服工作中,朱炎為此還將網店里的近800種商品下架,不再接新單子,拒絕賺錢。
“前兩天,我們向廠家訂了3000多套日全食觀測鏡,貨款全部提前付清。”朱炎說,在貨源保證的前提下,她大膽地接受客戶預訂。哪曉得廠家后來因接到集團大訂單而拒絕給她發貨,她只好緊急向其他廠家再次調貨,終于渡過難關。
可是,廠家斷貨的事情又發生了,而且這一次距日全食觀測的日子僅有一天。廠家無法供貨,想到那些翹首期盼的顧客,朱炎急得團團轉,她不斷地打電話給廠家聯系。第一次做生意,她不想在顧客面前失去信譽,更重要的是,她不想看到苦苦等待的顧客臉上那失望的表情。事實上,按她的正常預期,她向廠家訂的貨在早上7點就應該到達,然后她就可以馬上發給客戶。為了保險起見,前一天晚上10點多鐘,朱炎還打電話向廠家確定過。結果早上一起來,才曉得她預計的貨又被集團大客戶的訂單搶走了。
此時,她有兩個選擇,一是請客戶申請退款,直接退貨,這樣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顧客來不及買觀測工具了,錯過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另一個選擇,她向其他廠家緊急調貨,然后再用當天就抵達的快遞送到客戶手中,當天抵達的快件費用少說也要20元,而普通快遞只需5元。以一天200個快遞的數量計算,僅快遞費用就要多支出3000元。因為顧客收到的商品不一樣,她還需要一一地作出解釋,即便是客人一次就可以溝通理解的話,客服電話至少也要打200個……
朱炎選擇了后者,因為她不想讓她的顧客和日全食擦肩而過。為了專心打完這200個電話,朱炎還關了店門。
“實在非常對不起,如果你對新收到的商品不滿意,可以選擇退款,我會把錢退給你,東西就算是我送你的,希望以后照樣照顧我的生意。”在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朱炎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結果,很多顧客都理解她,讓她備受感動。
小小改變生意旺
朱炎的小店,主營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
時間往前推半年,她的小店生意很清淡,日銷售額最多也就兩三萬元。
不過,兩個月之前,因為日全食的消息傳開,店里的日全食觀測用具開始賣得俏起來了。朱炎心里很清楚,賣賣十幾元錢一副的護目鏡,終歸是小本買賣,銷量跑得再大,銷售額也難以有什么突破。
朱炎想到了混搭銷售。她開始主推價格在數百元左右的天文望遠鏡,然后建議客戶配上兩塊觀測日全食的小鏡片。當然,這些小鏡片,可免費贈送。
“要是沒有日全食,觀測鏡和小鏡片都是屬于偏門產品,廠家往往用來贈送給學校或是團體客戶。”朱炎透露,冷門的商品遇上熱點事件,再打出免費贈送的旗號,效果出奇的好。
正是這個小小的創意,讓朱炎的小店在淘寶網上300多家同行中脫穎而出。那段時間,在淘寶網的店鋪搜索中,輸入“望遠鏡”關鍵字,會跳出324家店鋪,朱炎的小店就排名第二,信譽級別是一個皇冠,總好評13958個,好評率99.96%。她的店,基本在“戶外,登山,野營,涉水”類別中支付寶交易額排在前幾名。
這一切,得益于日全食臨近的那半個月。小店的銷量,朱炎用了“井噴”二字來形容——三個淘寶客服同時啟動,三個人專門接訂單,還是忙不過來。在朱炎的網店首頁有一個截圖,圖片顯示的是主客服在同一時間需要應付61個淘寶旺旺。
“有時我進1000副觀測鏡,一天就能成交500副。”朱炎指著滿屋的貨品說,這里頭都是各種各樣的天文儀器,要是在平時,用不著兩天工夫,這些貨馬上就可以全部發完。混搭銷售讓朱炎的銷售額屢創新高,進入7月以后,每天都可突破10萬元。
朱炎粗略統計了一下,7月份上半月的營業額算起來有160多萬元了,所有商品的平均利潤率約為30%,半個月時間,她進賬50萬元。
抓住了就是財富
撇開這次日全食成就朱炎半個百萬富翁的神話,去年她還創造了一個奧運神話。
“奧運年,人們熱購望遠鏡,我的生意不比現在差。”朱炎保守地透露,去年一年,她的小店做了兩三百萬元的生意。
而在奧運年之前,她還是江蘇一所高職院校的老師,教的是汽車專業。“在學校里教書,空余時間很多,我有時一周只要上三堂課。”朱炎一心想著自己做點什么,但沒有方向。2007年7月,她在送走了一個班的畢業生后,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個小店,把大量的閑置書籍掛了上去,順便還幫一個朋友掛了一個閑置的望遠鏡。
“很奇怪,沒有人來向我買書,但有很多人問我雙筒望遠鏡的事情。”朱炎原本對望遠鏡沒有什么興趣,問得人多了,她開始關注起望遠鏡來。“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這些跟汽車很像,它們對生產要求很高,不容易造假,在廠家選擇上還是容易的。”朱炎說,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有個弟弟還在上學,她沒有做生意的門道,只是跟廠家聯系得多了之后,她在價格談判上就掌握了門道,知道怎么壓價格。
“我沒有優勢,一開始就是以低價來吸引顧客,哪怕不賺錢。”朱炎說,量上去了,她和廠家談價就有了話語權,于是真正擁有了價格優勢。就這樣,朱炎一邊教書,一邊打理網店的小生意。奧運風卷起望遠鏡高峰時,她正好放暑假,于是全家人總動員,忙忙碌碌地大干了一場。那一年,她的小店營業額以數百萬元計,讓她下定決心專職當起了掌柜。
今年4月,她來到了杭州。理由很簡單——杭州是個美麗而且又有商業氣息的城市。
7月,她在杭州因為日全食而忙翻。
當筆者訪談的時候,她突然問:我時運好,前面有奧運會,現在又有日全食,那明年呢?明年什么東西最熱?
是啊,去年奧運會,今年日全食,明年什么東西最熱?
編后語:夸年7月份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日全食”,被譽為是本世紀最壯觀的天文景觀,但很多的人只當它是一次自然現象,500年一次卻被自己遇上了,大家覺得很榮幸,除此之外再沒他感。更想不到“日全食”里面還隱藏著商機,想不到,根本想不到。
可是敏銳的商人卻早已聞到了“日全食”這500年難得一遇的商機。據報道溫州有家工藝禮品廠,早已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專門生產“日全食”觀測鏡,在這經濟危機時期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僅通過“淘寶網”就銷售了十多萬副“日全食”觀測鏡;還有嗅覺靈敏的商人,從最佳的觀測點從手,正象2000年的第一縷新千年曙光,讓浙江的溫嶺賺的缽盈盆滿,所以他們就抓住“日全食”的最佳觀測點來大做文章,也從這商機中分得了一杯羹。
所以創業,不是沒有商機,而是機遇來臨時。你是與大家一起看熱鬧,還是在那里賺錢賺得偷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