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風波,既然是因利益而起,最后還是得靠利益的平衡來解決。
事起
八月的清晨,天空有一些陰暗。順順發快餐連鎖公司董事長陸順發正開車行駛在上班的路上。忽然,一段優美的音樂聲響起,陸順發瞥了一眼放在副駕駛座上的手機,是秘書小王打來的。陸順發接起電話,心想這時候打什么電話,馬上就到公司了。
“陸陸陸總,不好了,張總的哥哥張洋帶著一幫人來鬧事了。還招來了一大幫記者。”由于著急,小王一時說話結巴起來。“他來鬧什么事?”“他說是張總任命他為副總,要來查公司的賬,還說要替張總討回公道。我叫保安把他們擋在門外了。”頓時,陸順發心中升起一股無名之火:“小王,你再叫些保安來,一定要把他們擋在門外,千萬不能讓他拿到賬本,我馬上趕到公司。”
陸順發放下電話,一踩油門,汽車絕塵而去。
掛下電話不到兩分鐘,電話鈴又開始響起,還是秘書小王:“陸總,不好了,張洋他們強行推開了門,和咱們的人打了起來,還硬闖財務科,把財務的資料搶走了。”“什么?反了天了。趕緊讓人把他攔住,不能讓他走。還有,趕快報警。”陸順發說道。
十分鐘后,陸順發趕到了公司的樓下,這時電話再次響起。“情況怎么樣了?”陸順發著急地問道。
“他們把資料拿走了,我們報了警,但是警察也拿不回資料。”小王說,“張洋手里拿著張總的任命書,而且還拿著公司的章程,說自己是副總,有權查看公司的賬目。”
“什么副總?他有什么權利?”陸順發罵道,“小王,我先不回公司了,有事情先替我處理一下。”陸順發心想現在的張海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竟然聯合起其他人向自己發難。這事不能再拖了,得趕緊想辦法解決。他沒有下車,直接駛出了公司的大院。這位張總不是別人,正是和陸順發一起創業的公司總經理張海。一同創業的兄弟為何鬧得如此不快,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合伙
十幾年前,下崗待業的陸順發和張敏夫婦為了維持生計,在國道邊上開了一家快餐店。由于夫妻倆做飯的手藝高超,服務態度又好,快餐館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這時,陸順發的小舅子張海看到他們夫妻二人經營的餐館很有前景,就對姐姐張敏說,他手里正好有一些錢,不知道干什么好,看你和姐夫經營的快餐店挺好的,要不一起合伙開間大的快餐店。
張敏跟丈夫陸順發說自己的弟弟想和他們一起合伙開餐廳,陸順發也覺得自己的快餐店雖然經營的很好,但是店面有限,也想開一間大一點的快餐店,可是手里的錢并不多,小舅子張海的加入正好可以解決資金問題。于是陸順發夫婦和張海各出資3萬塊錢注冊成立一家快餐店。由于當時陸順發夫婦一時湊不出3萬元,張敏還從娘家的老丈人那里借了5000元。就這樣,三人共同注冊成立了順順發快餐連鎖公司。陸順發和張敏夫婦60%的股份,張海占40%的股份。在經營上,陸順發任總經理,主內。張海任副經理,主外。妻子張敏負責收銀記賬。
發展初期,為了使飯菜質量有所提高,留住顧客,陸順發和張海到處拜師學藝,請教高人,甚至還一起混進高檔酒店當學徒偷學廚藝。雖然陸順發和張海是姐夫和小舅子的關系,但是很多時候還是以兄弟相稱,感情比親兄弟還親。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由于三人同心協力,再加上陸順發和張海的聰明才智,餐館的生意經營的紅紅火火。之后,他們順利的開出了第二家、第三家快餐店。
隨著分店越開越多,需要的人手是越來越多。這時候,三個人的精力明顯不夠。為了使順順發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自己的親戚朋友找過來幫忙管理。由于大家都是親戚,彼此之間沒有什么戒心,所以大家都是和和睦睦,一門心思放在公司的發展上。
順順發的連鎖店越開越多,陸順發和張海也準備挽起胳膊大干一場,想把順順發做成中國的“麥當勞”。
改制
2005年的時候,順順發已經開出了200多家連鎖店。但同時,管理上的問題越發突出。由于很多親戚在公司內部擔任重要職位,漸漸地特權思想開始滋生。有員工舉報有一些親戚員工不按公司的規章制度辦事,采購員吃回扣,店長隨意克扣員工工資等行為。陸順發知道,這樣長久下去肯定不行,必須要進行改革。
2006年,在陸順發的極力主張下,順順發引進了兩家風投公司,有了充足的資金,順順發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同時,順順發的股權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陸順發占31%,張海占29%的股份,兩家風險投資各占10%。原本妻子張敏也有20%的股份,但為了支持丈夫的改革,張敏把自己的股份讓給了陸順發。
在陸順發的主張下,順順發按照現代化的公司制度進行了改革。公司成立了董事會,由于陸順發在公司經營方面比較有魄力和手段,兩家風投公司堅持讓陸順發任公司總裁,主管公司一切事務,張海任副總裁,輔助陸順發。
另外,陸順發開始大力引進職業經理人,撤換掉了大批創業元老。但是張海卻發現一個問題,陸順發雖然嘴上說公司進行現代化改革,但是撤換的這些人都是張海家的親戚。漸漸地,張海感覺自己做事開始束手束腳,張海和陸順發的開始關系變得緊張起來。以前兩人在開會的時候張海對陸順發的意見都是舉雙手贊成,現在張海也開始提反對意見。有時候還弄得陸順發很沒有面子。
最先批評陸順發的是岳父大人。在一次家庭聚會上,老岳父突然問起公司的事。陸順發很納悶以前老人家是不會過問這些事情的,怎么突然問起公司的事來了。陸順發說公司沒什么事,只是在調整。其他親戚則接起老岳父的話茬,說陸順發現在搞這個不好搞那個不好。而站在一旁的張海也說陸順發這樣做的不對。最后老岳父發話了:陸順發,雖然你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但都是自己的親戚們在幫襯著你,你們最初的資金還是張敏借咱們家的,你要明白都是自己家人,做事的時候盡量謙虛一些。這讓陸順發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
自此以后,每逢家庭聚會,陸順發往往以公司有急事推脫不去。時間長了,妻子張敏也開始埋怨起陸順發,弄得陸順發心里很不舒服。
但是改革不能前功盡棄,必須執行下去。
反目
雖然表面上陸順發和張海不說什么,但是暗地里也開始互相較勁,由于兩家風險投資一直站在陸順發這一方,張海始終處于劣勢。
在一次公司例會上,陸順發變相要求張海離開公司,另立山頭,但遭到張海的堅決反對。雖然張海的股份和陸順發的股份相差無幾,但是很多時候張海并沒有實權。很多事情都是陸順發一個人說了算。
張海想以前二人一路相互扶持的打拼過來,實屬不易。現在公司做大了,就要把我踢出局,張海心里自然很是憋屈。但張海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發難。很快,陸順發情婦事件的曝光讓張海看到了希望。
就在一個月前,陸順發的情婦因孩子的撫養費問題大鬧公司,鬧得滿城風雨,使得陸順發的地下情曝光。妻子張敏一氣之下與陸順發離婚,并將陸順發告上法庭,要求拿回自己在公司的股份。
作為弟弟的張海當然和姐姐張敏站在一條戰線上,包括張家的親戚朋友在內所有的人同時向陸順發發難。
為了打擊陸順發,張海還向銀行舉報公司內部有財務漏洞,使得公司的貸款一度中止。本來準備明年上市的談判也一下子停了下來。看來張家的人真是急了。
更讓陸順發難堪的是妻子張敏。她時不時帶著娘家人來公司找陸順發,罵她忘恩負義,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員工不能正常工作。
就這樣,陸順發一下子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僵局
疲于應對的陸順發找到兩家風投公司,希望他們幫忙出面以平息此事。現在媒體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報道此事,對以后公司的上市的影響不好,要盡快解決。兩家風投資金希望召開董事會議,讓大家坐在一起,心平氣和的談一談,把問題盡量擺在桌面上,盡快消除影響:
但是董事會議一上來就變成了吵架會。妻子張敏情緒一度失控,指責陸順發不忠,在會議上大吵大鬧。
有道是,清官難道家務事,兩家風投公司也是哭笑不得,毫無良策,結果會議無果而終,大家繼續僵持著。
現在順順發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公司已經到了上市的關鍵期,結果股東之間出現了內訌。使得公司的工作一度停滯不前。
這令陸順發很是惱火,如果不是情婦出來鬧,張海還是可以擺平的。但現在,妻子也站到了他那邊,一旦20%的股份判給了妻子,那將意味著張海手里攥著公司49%的股份,那張家的人還不反了天。
因此,兩家風投的關系一定要處理好,一旦出現差錯,讓張海占據了上風。那么陸順發在公司中的位置可想而知。
想到這里陸順發很后怕,不由自主地踩足了油門,車子直奔兩家風投公司的駐地。
后記:這場風波,既然是因利益而起,最后還是得靠利益的平衡來解決。文中故事給其他家族色彩較重的民營企業的啟示是:親兄弟,明算帳——利益還是要談清楚。在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按商業游戲的規則界定清楚各方的責、權、利。特別要將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開。總經理向董事會負責,其他股東即使也要參加到經營中。但經營上一定要有一個人說了最后算,就是總經理負責。千萬不能將公司的日常經營會,開成董事會甚至家庭批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