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何時興起的素食風,當地人也說沒有確切記載,但普遍認為,大魚大肉才有營養的說法,早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30~50歲的美國人,大多發現自己體重超標,又缺少運動,他們都認識到,健康才是第一重要的。美國曾倡導過健康飲食、健身運動,也許素食風就是在這以后悄悄興起的。病從口入,早就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公認,美國社會最常見的幾種病,如心臟病、肥胖癥、骨質疏松等,專家早就忠告市民多吃蔬菜有助于預防,這也是最早素食的依據。
人久不吃魚肉會饞,但素食受益者卻堅決抵制大魚大肉。一位中年家庭主婦說:“像我這個年齡,一般都會發福,自從開始吃素后,我發現了新層次的精力。”當人們贊美一位年輕的女性體型標準后,她說:“我幾乎不吃肉。”一位中年男子肯定地說:“常吃素,不用擔心發福。”一位美籍華人還將吃素的好處總結成打油詩:“吃了青菜,一身輕快;天天吃肉,心胃難受。”美國人的餐桌上、飯店里不但蔬菜沙拉唱主角,更有許多素食家庭每天至少吃一頓清燉的素菜:芹菜、白菜、胡蘿卜、菠菜等洗滌干凈后,不炒,不放鹽,不放醬油,不放植物油,也不放其他任何調料,煮熟即吃,美國家庭普遍都有這種“超級素食”的吃法。普遍認為起初并不習慣,慢慢就習慣了。
帶著素食這個話題,筆者細心觀察過,餐桌上生菜沙拉唱起了主角,幾乎所有飯店都將素食歸入“健康食品”菜單中,就連美國的航班和游輪上都有素食供應。食素之風提高了美國水果的銷售量。對健康的關切是美國人趨向素食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們普遍認為,清淡飲食與長壽之間的關系極其密切。
與其他國家的美食文化、食品廣告相比,美國更注重的是素食廣告,美國還辦了一份《素食者時報》的雜志,向讀者全方位介紹素食知識。
在素食之風興起的同時,玉米食品開始走俏美國。玉米餅已成為美國人的方便主食之一,在各地超級市場均有出售。各式各樣的膨化玉米食品頗受人們的歡迎。家庭的玉米餅早就走上餐桌,因為玉米是理想的補鈣食物,可替代乳制品。專家說,常食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有益于健康。玉米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排除大腸癌的因子。以玉米為主食可降低膽固醇,防治冠心病。玉米還能吸收人體的一部分葡萄糖,對糖尿病可起緩解作用。《素食者時報》雜志援引專家的話說:“減肥最簡單的辦法是改善每日飲食結構,在一日三餐中,最好有一餐吃低熱量的食物,并且提倡多食蔬菜和粗糧。”難怪,在美國市場上,白面包價格要比粗面包低。看來玉米種植在美國非但不會淘汰,還會增加種植面積。同時其他一些雜糧在美國也很受歡迎,如豆類、小米、大麥等。
從美國悄然興起的吃素之風中,可以看出經濟強國里富裕的人們,極渴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看來“有啥別有病”、“病從口入”是世界各國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