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一選秀真做不了,我們還可以電視劇造星、電影造星。選秀平臺只要有空間就要堅持做下去,即使沒有空間,我們還有其他平臺可以做。
龍丹妮端著一杯葡萄酒走到舞臺中央,站在聚光燈下。上臺之前,她把自己灌了好幾杯,臉漲得通紅。她向四周的人群舉起杯,在簡短的致辭中,連說4個“感謝”。隨后手一揚,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是北京9月的一個夜晚,天娛的感恩派對正在進行。眾多影視唱片公司、媒體高層、客戶代表、演藝人士匯聚一堂。龍丹妮帶著自己的團隊和藝人,向這些盟友一次次的鞠躬道謝。
龍丹妮走回座位,很多她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紛紛過來向她敬酒,她來者不拒,一個晚上觥籌交錯。就在7天前,快樂女聲總決賽剛剛落幕,在經歷了艱苦的節目歷練獲得巨大成功后,她和她的團隊有理由釋放一下,一點點瘋狂,是必須的。
一年前,她在電視圈里呼風喚雨。一年后,她有了新的朋友和伙伴。這個晚上,她和熊曉鴿、于東、陳可辛坐在一起。談的自然不只是音樂和電視。
同樣的夜晚,同樣的場合,以前人們喊她“丹妮”,現在更多的人喊她“龍總”。從電視制片人到天娛傳媒總裁。這樣的轉變,她做到位了嗎?她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快女背后
“太忙了,快女比賽剛完,現在是忙著10月底快樂女聲的全國巡回演唱會。”龍丹妮——無論是做制片人,還是做總裁,她的工作都和選秀緊密相連,所以也有人戲稱她為中國“選秀之母”。
最早的《明星學院》《絕對男人年度大選》《名聲大震》《快樂男聲》……一路走來,各種選秀節目駕輕就熟,但似乎沒有哪一年的選秀像今年那樣讓龍丹妮感到棘手。
今年的種種限制,讓她和她的團隊冥思苦想。最后,她對導演組說:“時間這么短,關起門來做肯定是不行了,要開門來辦。”“開門辦快女”,就是要整合各種可以利用的資源,擴大快女影響力從而引爆收視。
于是他們開始瘋狂地找各家媒體和唱片公司。從雜志、報紙到網絡、電視、廣播再到手機,幾乎動用了一切媒體資源,創造性地開拓了新的海選合作模式。比如18家地面頻道的聯盟,比如網絡賽區的設置,比如第一次和知名時尚雜志ELLE合作,封面女聲——讓一個草根節目和高端時尚雜志親密接觸。盡管已經不再是制片人,但她每周都和導演組泡在一起討論節目。
“每場直播我們和導演組都在現場盯著節目。”每一場直播都讓龍丹妮緊張得手心出汗,給她印象最深的有兩場,其中一場是總決賽。之前反復推敲賽制,已經讓龍丹妮和她的團隊絞盡腦汁。“從比賽一開始,我們就在想冠軍應該怎么產生,取消了短信投票后,冠軍由誰來決定?這是我們最揪心的問題。后來才敲定拿到101分決定冠軍這樣一個賽制。這是專業、市場、觀眾三方共同來決定。但做這個決定的過程太揪心了,我們反反復復討論,很煎熬。”當江映蓉奪得冠軍后,龍丹妮懸著的心才放下。
讓她難忘的另一場比賽是10進7第一場淘汰賽。因為這場一次就要淘汰3個人,粉絲及輿論的各種壓力很大。而且是在如此短的直播時間里,緊繃的賽程簡直讓整個導演組和龍丹妮窒息。但讓他們更加沒想到的是,話題女王曾軼可當場出局。
一時間,錯愕、憤怒、驚奇、不解,在直播現場的演播室炸開了。現場評委之間互相爭論,觀眾粉絲之間叫罵、爭吵,直播現場一片混亂。
回憶那場比賽,龍丹妮用了“極其揪心、驚心動魄”八個字來形容。
事后龍丹妮掩飾不住對導演團隊的溢美之詞。“這個團隊,非常出色,非常有創意。” “說實話,今年取消了短信投票,直播又推到晚間10點半,我們對今年節目的預期值其實不是特別高。導演組在這么短時間內,做到這樣的效果,我覺得是個奇跡。”她感慨到。
盡管比賽已經落幕,但爭議并沒有隨之消停。曾軼可的歌曲抄襲事件又把天娛推到了風口浪尖。而狀況頻出的天娛,藝人管理也在隨時考驗龍丹妮。
因此,龍丹妮調整了今年簽約的規則。今年的快女簽約和往年相比克制了很多,只簽了前18強。而且在這18人中天娛還定下契約,如果一定期限內達不到條件,藝人可以自動解約。“我們希望這些孩子,認清做歌手和做藝人是兩個概念。歌手是你的夢想,藝人是你的工作。”
重組天娛
2008年,隨著王偉出走、王鵬隱退,天娛走到了十字路口。而隨后的股東更換,讓天娛開始大變臉。天娛的股東由湖南娛樂頻道變成了湖南衛視。
新董事會、新管理團隊、新業務,新的天娛傳媒就在各種復雜的權利斗爭后完成了蛻變。而龍丹妮出任公司總裁、總經理則讓這家爭議不斷的娛樂公司,籠罩上了一層明星光環。
龍丹妮把自己來到天娛的第一年定位為“品牌年”,目標是使快樂中國和天娛品牌契合。樹立獨立的天娛品牌使之在市場上形成良好口碑,樹立天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獨有氣質和風格。
“我到天娛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解決天娛和湖南衛視兩種體制和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然后梳理天娛所有的品牌,提煉和湖南衛視這個母體氣質相吻合的實體。”龍丹妮說。
過去的天娛雖然和湖南衛視有諸多合作,但由于利益主體不同,雙方在接洽中矛盾不斷。雖然都是廣電集團內部,但一個隸屬于地面娛樂頻道,一個是衛視。看似都是做娛樂,但有著文化上的差異。
龍丹妮的使命就是要掃清這樣的差異,將湖南衛視和天娛前所未有地捆綁在一起。而天娛董事會成員也給了龍丹妮很大支持。董事會成員中,李浩是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張若波是金鷹網CEO,張勇是湖南電視臺臺長助理。這個新的董事會集中了湖南廣電最優質的行政資源,為天娛聯通湖南衛視鋪就了一條通暢大路。
于是,龍丹妮開始大刀闊斧地對天娛進行“改造”。
首先,砍掉“活動”業務版塊。這塊前副總經理王偉負責的業務之前一直盈利,也有一定的市場,但和天娛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沖突。龍丹妮毫不猶豫地把這塊業務全部取消了。在保留原有藝人經紀業務之外,新增了四大業務:一是無線增值業務,一是藝人的衍生產品,另外兩個是影視劇投資和綜藝節目開發制作。
推出無線增值和衍生產品業務,讓天娛有了更多盈利渠道。新增業務收入占到天娛總收入近40%。支撐著天娛其他業務的運轉。而影視投資包括《一起來看流星雨》《竊聽風云》,國內首部3D真人歌舞片《樂火男孩》, 3D動畫電影《齊天大圣前傳》,還有年底的《十月圍城》……這一個個項目都是龍丹妮和天娛傳媒在這一年間努力的證明。
龍丹妮表示:“我們在電影上沒必要做最牛的電影公司,主要是跟投,但這個片子一定要符合公司的市場定位。在電視劇上我們要主導,但剛開始每年的投資量也就是一兩部,主要是瞄準暑期檔和寒假檔,這些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市場一定要有我們天娛的主導產品,就像今年的‘流星雨’。在電影上,我們今年主要采取大片跟隨策略。
不過,影視劇的巨額投資,以及巨大風險也在考驗龍丹妮的承受力和眼光。“流星雨”的高收視和差口碑形成鮮明對比,而《樂火男孩》和《齊天大圣前傳》顯然在票房上難稱成功。
而且從長遠來看,作為一個以藝人經紀為核心的娛樂公司,天娛的發展受選秀的影響非常大。一檔活動就能決定公司一年的收成。今年“開門辦快女”的神來之筆可以獲得成功,明年呢?
“明年是否做選秀,現在還沒定,還得看市場和政策再確定。”龍丹妮表示天娛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模式發展的局限性。“我們今年花這么多精力去投資電影電視劇就是這個原因。萬一選秀真做不了,我們還可以電視劇造星、電影造星。選秀平臺只要有空間就要堅持做下去,即使沒有空間,我們還有其他平臺可以做。”
“融資越快越好”
10月30日,華誼兄弟將在創業板上市。天娛與華誼的競爭已是不爭事實。從尚雯婕到陳楚生,天娛不斷被華誼兄弟挖走當家藝人。無論資金還是管理,目前華誼的實力遠遠在天娛之上。而天娛是“國有企業”,管理上先天不足,后經管理動蕩,管理一度失調。產品上,華誼在影視、音樂、娛樂三方面都在全國數一數二。況且,同為廣電系的浙江衛視藍巨星也開始對天娛的地位發起強有力的挑戰。
面對緊迫的形勢和對手咄咄逼人的氣勢。龍丹妮絲毫不掩飾內心的焦慮:“關于融資,我希望越快越好。你知道,娛樂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不進則退,你不進步肯定被別人超越。所以,天娛迫切需要突破。這是個生存問題!”
天娛的突破早就開始醞釀。2006年,天娛就與聯想弘毅密切接觸,傳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傳聞。去年底,天娛上市被迫擱淺。可以看出湖南廣電在讓天娛完成向資本市場上實質性的一躍之前,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試探。隨著政策松動,以及競爭對手的迅速成長,加速了天娛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
“這方面,我們確實在積極準備,但還要看集團的安排,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當這些時間點能湊到一起時,就可以進一步運作了。”龍丹妮對記者坦言,“我只能說,目前這些都在積極推進,但你要讓我拿出時間表,還拿不出來。”
她也向記者透露,目前很多公司和投資者來天娛洽談。但天娛更看重對方的資源和背景。“我希望對方在傳統業務之外,如新媒體或者其他渠道上能給我們帶來資源。未來的娛樂市場是線上線下打通的。單純的投資公司未必對我們會有幫助。我們的首選是業務和天娛互補的公司。”她表示。
至于與融資相關聯的制播分離,天娛也保持謹慎低調。目前,天娛作為湖南衛視的一個內容提供商,承擔了《快樂女聲》《一呼百應》《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的制作,但相比上海、浙江廣電旗下公司的大刀闊斧,天娛的態度是樂觀謹慎。
對此,龍丹妮低調回應:“制播分離我們還要看大的方向,要以湖南廣電的改革方向來定位。湖南廣電旗下單位很多,制播分離對湖南廣電是一個大動作,至于說天娛在這輪大動作中扮演什么角色,還得等待上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