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跟孫子聊天,常聽他提起學校“當‘五愛’青年做‘四有’新人”活動。其實,我們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也應該做到“五保”、“四有”。
先談談“五保”
一是保老伴。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既然是伴,就要相保,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疼愛、相互鼓勵、肝膽相照,心相印、情相融、行相隨。保住老伴,就不會形孤影獨,就可與幸福共存。
二是保老友。工作時并肩戰斗過的同志,特別是在逆境中共生死、同患難的戰友,退休后是最有共同語言的,也是最親近、最隨便的老友。要常交往、勤勉勵,保證有一定數量的老友敘舊,常談朝氣蓬勃的過去,將會使你年輕,忘掉年老。
三是保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余熱生輝的本錢,更是長壽的基礎。保重身體,關鍵在自己。
四是保生活。老年人再為生活奔忙的確是件憾事。因此,要自己安排好自己,要為自己留一點兒“老本”。現在,有些特困企業的離退休老人,因領不到退休費而生活無著落,這是很令人傷感的。
五是保晚節。人的一生短暫而平常,但坦蕩磊落的一生總是受人尊敬和崇拜。因而,要保持良好的晚節,要做到麻將不賭、受賄不要、行賄不做、經商守法、生活守節。
再說說“四有”
一有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是長期陶冶鍛煉出來的。老年人更需要進一步的陶冶和鍛煉。如養花、釣魚、練功、健身、書法、繪畫、寫作、吟詩,等等,甚至自由自在、漫無目的散步都是一種自我充實和鍛煉。
二有學習的習慣。周總理常說,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但是知識更新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也是休息和娛樂的需要。我們只有學習才能適應時代、適應社會、適應生活。
三是有所作為。許多老人唉聲嘆氣:“老了,不中用了!”人老了是自然規律,不得不承認,但人老了,心可以不老,情可以常青,用自己的一技之長或火熱的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還可以有所作為。
四是有所樂趣。老人精神好,關鍵在自娛自樂。和老伴下下棋、跳跳舞、逛逛公園,和晚輩逗逗樂,或散散步、聊聊天、練練書畫、種點花草都可以找到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