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卜·斯旁·奧爾森(Ib Spang 01sen)——和他的“月光男孩”
編輯/馬小小 攝影/小強 版式設(shè)計/馬寧
“這是一個輕松、隨意的故事,說碰到誰就碰到誰,就仿佛是一個爸爸在信口給孩子編故事。”
大師之路
依卜·斯旁·奧爾森,1921年6月11日出生于丹麥。1945年至1949年在丹麥皇家藝術(shù)大學學習應(yīng)用于印刷和圖書設(shè)計的平面造型藝術(shù)。他不僅當過繪畫教師,還編寫編繪童書,制作過電視兒童節(jié)目,參與舞臺美術(shù)設(shè)計,擁有相當豐富的美術(shù)工作經(jīng)驗。主要的代表作有《月光男孩》、《跳不停的小紅球》(MInBold,1983)、《成年人的陷阱》(The Grown—UD Trid,1992)等,1972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是丹麥最著名的藝術(shù)家之一。
閱讀經(jīng)典
《月光男孩》
這是一個從天而降的故事。
“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大地一片黑暗,只有池塘的水面光滑又明亮。
月亮低頭一看,發(fā)現(xiàn)水里還有個月亮,他好奇極了。
一個月圓之夜,月亮叫來了月光男孩,對他說:‘你能不能到下面去一趟,把另外一個月亮給我?guī)Щ貋?我想見見他。’
月光男孩也想見見他,就說:‘好啊,那我去了。’
他立刻找來了一個過去裝星星籃子。‘我會把另一個月亮裝在籃子里帶回來。’說完,他就朝下跑去。
一不小心,他踢到了一顆小星星,把它變成了一顆流星,可是他自己并沒有看到。
他繼續(xù)往下飄的時候,碰到了只風箏。他心想,我可不愿意把這個可怕的東西帶回家,幸虧它被拴住了。
接著,他遇到一只蝙蝠,又遇到一只鳥,和一些五月金龜子, 些蜻蜓,一些飛行的種子,還有一個氣球。
他到達了樹頂。梯子上有個女孩,扔給她一個蘋果。
不一會兒,他來到了山腳下的一個小鎮(zhèn)。他經(jīng)過一些窗戶,一路往下掉……
他從街上飄過去,經(jīng)過了碼頭。‘撲通’一聲巨響!他一下掉進了港灣里。
這時,他在港灣的水底,發(fā)現(xiàn)了一個閃閃發(fā)亮的東西。這是一位女士 失的鏡子。他把它撿起來;對著它看了看。 ‘哇’他叫道, ‘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月亮!我要把它帶回家!’
他把這個小月亮放進籃子里,然后急匆匆地鉆出水面,經(jīng)過碼頭,越過街道,沿著樓房向上飛去。穿過煙霧,穿過樹林,穿過鳥群,穿過云層,飛到天上,來到了群星之上,一直回到了月亮上的家……
Tips:這是一本罕見的從下往上翻的圖畫書,上下兩個畫面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長長的豎畫面了。這種拉長的畫面,有效地增加了閱讀時的距離感。如果將這一幅幅長長的畫面連接起來,就宛如一幅長卷,從天上一直垂到了地上,月光男孩的奇異旅程盡收眼底。
媽媽讀吧
知道這本書,是從彭懿老師的《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里,光看到它那獨特的版面設(shè)計就很想一睹為快,等終于把書買到手里,一眼看去只有滿心喜愛,把故事慢慢地讀給孩子,自己仿佛也被作者帶進了那個奇妙的世界,莫名的月光男孩從天而降,視野所及引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色彩溫馨雅致,人物可愛,故事有趣,豎排版的設(shè)計,極為貼切的表現(xiàn)了孩子從天而降的情景,雖然說月光男孩的出現(xiàn)很唐突,叫人有些不明所以,不過點也沒有影響整本書的意境與故事發(fā)展,其實就仿佛孩子尚未成熟的思想一樣,不必非要什么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只要看得開心,看得滿意,而且還令人想一看再看,就是本好書。
豎版的創(chuàng)意和故事融合在一起,有新意,很貼切。圖畫書的色彩太美麗,藍色的像夢幻樣,人物造型也很親切。而月光男孩點點降落下來的過程,從上往下最后到地面,寶寶讀起來竟然有點知識書的感覺,很棒!
早就耳聞《月光男孩》的鼎鼎大名,但之前很擔心女兒不感興趣,因為她一直都不太喜歡男孩子做主人公的圖畫書。但沒想到這本書是個意外,女兒直到現(xiàn)在(5歲半)了都很喜歡,不得不說這是大師和名著的魅力所在。但似乎奧爾森的作品目前在國內(nèi)出版的只有這一部,期待看到更多!
這本《月光男孩》雖然沒有《猜猜我有多愛你》那般溫情,也不似《和甘伯伯去游河》那般恬淡,抑或是《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的輕松幽默,但它依然讓我感嘆,僅僅是因為它童真的夢幻。這是一本難得的男寶寶也會喜歡的繪本。
推薦理由
1972年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得主的代表作丹麥文化部兒童圖書獎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圖畫書為了孩子的500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