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寶寶每天不是爬高,就是四處亂跑——這令他的骨骼處于極易受傷的狀態(tài)。骨折有什么表現(xiàn)?如何正確處理呢?爸爸媽媽們還真需要略知一二骨折緊急處理
不同部位的骨折,緊急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上肢骨折
兒童骨折60%~70%為上肢骨折,部位多為腕、肘、肩關節(jié)處。
緊急處理
家長應立即將其受傷上肢屈肘90度置于胸前,用布或絲巾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懸掛帶,將受傷的胳膊掛在未受傷的肩膀上,然后在脖子后打結?;驅⑹軅w擺放至其舒適位置,簡單制動。
切忌按揉腫脹部位,以防加重損傷。若現(xiàn)場有條件的,可用書本、木板等進行簡單的固定,然后迅速送往醫(yī)院檢查、治療。
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主要是小腿或大腿骨折。
緊急處理
1 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yè)人員幫助。
2 在醫(y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來的情況下,先用夾板(如木頭、金屬或塑料,卷起來的報紙或雜志也可以)固定住受傷部位。用布或膠帶將夾板牢牢地固定在受傷的肢體上,要把傷肢的上下兩個關節(jié)固定起來,限制其進步活動。先綁骨折上端,后綁下端。但不要綁得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如果骨折部位為開放性骨折,不要試圖把外露的斷骨復位,要先用消毒紗布包扎患處,再用夾板固定。無夾板可用木棍、樹枝、竹竿等代替。包扎時,要在夾板上墊以衣服或舊布等軟物,以防皮膚受損。
3 如果有條件,也可按上面方法簡單處理后,把寶寶腿部放在一塊平的木板上送醫(yī)院。
頭骨骨折
頭骨骨折可以引起大腦或脊髓受傷,所以一旦頭部受傷,一定要去醫(yī)院檢查。
緊急處理
1 馬上撥打急救電話或迅速送至醫(yī)院。保護頭頸部,限制活動。注意在搬動寶寶時水平搬動,保持頭、頸、脊柱在同一個水平面。避免造成進步損傷。
2 不要從受傷處取走任何異物。
3 如果有傷口出血,要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蓋住傷口,進行止血。
鼻骨骨折
如果寶寶的鼻子遭到重擊,出現(xiàn)疼痛、腫脹、鼻子彎曲很可能是骨折了。
緊急處理
1 先冷敷鼻子消除腫脹,然后帶寶寶去看急診。
2 請耳鼻喉專家診治,因為重新正骨必須是在傷后5-7天之內進行。不然,骨頭就會在折斷的地方開始生長愈合。
腰或肋骨骨折
腰或肋骨等部位骨折比較嚴重,因為這些骨骼保護的是重要臟器。
緊急處理
1 應馬上打急救電話,找一塊木板,未經(jīng)專業(yè)培訓過的父母切忌自行搬動寶寶,最好由專業(yè)救護人員將寶寶運送到醫(yī)院,爭取盡快診治。
2 在送寶寶去醫(yī)院的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輕、穩(wěn),以免加重損傷。
3 切忌背著或抱著寶寶移動,否則可能會因骨折部位活動錯位而損傷神經(jīng)、血管,加重病情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寶寶骨折后居家護理
寶寶骨折處理過后,大多數(shù)時間可能在家休養(yǎng),媽媽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 石膏固定后,媽媽要密切觀察寶寶遠端肢體溫度和感覺是否正常,膚色是否紅潤,能否伸屈活動。如發(fā)現(xiàn)肢體腫脹、發(fā)涼甚至蒼白、發(fā)紫、麻木和不能活動,都應馬上送醫(yī)院復查,必要時由醫(yī)生拆開石膏重新包扎固定。
2 未經(jīng)醫(yī)生允許,千萬不能隨便松緊外固定帶子,以防骨折再移位。石膏固定的松緊度,以肢體在石膏內不空、肢體末端無異常癥狀為宜。
3 要注意保護好石膏,嚴防折斷、脫落和受潮。肢體骨折可用枕頭和毛巾等抬高患肢,高度可稍超過平臥時心臟的水平位置,以利靜脈血液的回流,減少患部腫脹、疼痛,促使骨折愈合。
4 保證寶寶充分休息,注意觀察寶寶的患側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狀況。兒童骨折,即使是上肢骨折,也應臥床休息3~7天,以利骨折的固定和康復。
5 加強營養(yǎng)。骨折寶寶主要應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骨折初期,飲食宜清淡有滋味、容易消化,以刺激食欲??啥嗪纫恍~湯、肉湯和蛋湯等。以后根據(jù)寶寶的食欲,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蛋以及大豆制品等。維生素對骨頭的修復也很重要,應鼓勵寶寶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要適當讓寶寶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牛奶和大豆制品等。有些媽媽認為骨頭的含鈣多,能促進骨折愈合,于是天天給寶寶喝骨頭湯。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因為骨折后的一段時間內,骨內鈣質會向血液中轉移,從尿中排出,如食物中補鈣過多,反而有可能增加尿路結石。
6 要注意肢體早期功能的鍛煉。在醫(yī)生指導下,媽媽應幫助寶寶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腫脹消退、刺激骨痂生長、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直。
骨折信號
骨折后的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皮膚顏色發(fā)紅發(fā)暗。家長還可進一步觀察:
1 嚴重時出現(xiàn)肢體畸形,如局部短縮、扭曲、旋轉等。
2 局部活動后疼痛加劇。
3 移動受傷部位可聽到骨斷端有斷骨摩擦的聲音。
4 如果碰到其骨折部位,寶寶可能會疼得哭起來。溫馨提示:如果判斷寶寶可能出現(xiàn)骨折,爸爸媽媽首先要冷靜,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寶寶看得很清楚,他會因為看到你臉上的恐懼而變得更害怕。他肯定會哭鬧不止,甚至由于不當活動造成更大的傷害。同時你的恐懼與焦慮也會影響到緊急處理是否準確到位。
寶寶骨折QA
Q 骨折時還伴有出血怎么辦?
A 當寶寶有出血時應立即止血處理,對于骨折處出血,在送寶寶去醫(yī)院前,可以先用干凈的毛巾壓住傷口。不要試圖把變形或彎曲的肢體弄直,也不要將突出傷口外的斷骨塞回傷口內。如果出血較嚴重,可用布條、松緊帶纏繞骨折的肢體,以壓迫止血,但要注意每隔30分鐘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骨折的肢體缺血。
Q 寶寶骨折后會恢復如初嗎?
A 一般可以。由于兒童是在不斷地生長發(fā)育的,好像生長中的小樹苗,兒童骨折創(chuàng)傷有其特點,大多數(shù)骨折可以用手法復位治療,而且某些情況下,即使骨折復位“效果不佳”遺留有“錯位”,兒童可以憑借其強大的塑型能力,使一些骨折畸形愈合后自行糾正,對于一些四肢骨干部位的錯位可以在1~2年內自動糾正,甚至看不出曾經(jīng)骨折的痕跡。
Q 寶寶骨折也要養(yǎng)100天嗎?
A 由于兒童的生長旺盛性,對于成人可能2~3月才能愈合的骨折在兒童可能1個月就達到愈合標準了,而且骨愈合的質量優(yōu)于成人。
預防骨折這樣做
跌倒及高處摔下是導致寶寶骨折的危險因素。事實上,6歲以下的寶寶因跌倒而骨折的比例高達其他人群的兩倍之多。因此平時看護寶寶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在瀝青或混凝土等堅硬的地面上玩耍,要盡量選擇有覆蓋物,或有沙土、草地的地方玩耍。
2 將寶寶愛爬上爬下的家具如椅子、沙發(fā)等放置在有地毯的地方,并遠離窗戶。在所有的窗戶上都安上防護欄。
3 在家庭樓梯的上下兩端都安上安全門,上下樓梯要有人保護寶寶。
4 在家中或是公共場所,如果剛擦過地,一定牽著寶寶手,不讓寶寶跑動。游泳池在沒有大人監(jiān)護的情況下,堅決不要讓寶寶單獨在泳池邊活動。告訴他們在泳池邊一定要慢慢走,絕不能跑。
5 帶寶寶到超市時,要保護好寶寶,當寶寶坐在購物車中時,媽媽絕不能手離車把手。
6 騎自行車、玩滑板、玩輪滑時,要戴好護膝、護腕、頭盔等,并在平整的兒童游樂區(qū)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