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馬芳 指導專家/北京二炮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侯慶香 版式設計/王苗
由于職業的不同,新媽媽們的身體往往呈現不同的狀況,如久坐的媽媽下肢易水腫,久站以及從事體力勞動的媽媽易因運動過量而子宮下垂:腦力勞動的媽媽則很容易缺鈣。因此,新媽媽們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和身休狀況合理搭配月子餐,盡快將身體調養回最佳狀態。
久坐型新媽媽
懷孕期間久坐的新媽媽,由于下肢血液循環不好,在產后易產生下肢發脹、腰酸的癥狀,坐月子應吃一些可以消腫、活血的食物,以緩解這些狀況。
推薦食譜
薏香豆漿
原料:薏仁30克、豆漿600毫升
制作:將薏仁洗凈蒸熟后加入豆漿打成汁,即可飲用。
營養功效:薏仁有消腫、行血作用,可促進這類媽媽體內的血液循環,緩解水腫、發脹;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增強產后媽媽的抵抗力和抗過敏能力。
麻油豬肝
原料:豬肝500克、老姜塊、黑麻油、米酒適量
制作:豬肝洗凈,切片備用。老姜連皮切片。鍋加熱后,倒入麻油,加入姜片,煎到呈淺褐色撈出。豬肝入鍋以大火快炒,再倒入米酒煮開,取出豬肝,將酒用小火煮至沒有酒味,再將豬肝回鍋即可。
營養功效:活血化瘀、排除毒素。
腦力型新媽媽
腦力支出密集的媽媽,產后或許會出現面色晦暗、腰膝酸軟、失眠健忘等癥狀,坐月子時可以吃一些補充腦力、滋補身體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之類。此外,月子餐也是美容餐,對女性是一次密集的營養調理。大量的湯水有益于補水潤膚,也容易吸收;很多菜品如雞湯、當歸等藥膳都具有補氣血的功效,同時能夠潤膚養顏;選用燕窩、花膠、魚肚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材,更能起到細膩嫩膚的作用。
推薦食譜
山藥芝麻茶
原料:山藥粉10克、黑芝麻粉15克、糖適量
制作:將材料沖入400毫升熱開水,即可飲用。
營養功效:黑芝麻含豐富的維生素E,可抑制體內自由基的活躍,是功效極佳的美容佳品,還能預防產后脫發。
紅棗枸杞母雞湯
原料:老母雞一只、紅棗、枸杞、姜片。
制作:老母雞洗凈,放入數枚紅棗,適量枸杞,幾塊姜片,燉湯食用。
營養功效:補氣活血,補充體力,恢復面色。其他還有如芹菜枸杞炒山藥、桂圓大棗花生粥等,都是補血兼補氣之品。
勞動型新媽媽
分娩之前以體力勞動工作為主的新媽媽,如做銷售在外奔波、家事繁重等,可能會因過度勞累而造成產后腰酸背痛,在坐月子時可用補氣的藥膳來緩解。
推薦食譜
當歸芍藥湯
原料:當歸4克、芍藥4克、大棗3粒
制作:將材料洗凈,加3碗水煮成1碗飲用。
營養功效:這款湯可以改善末梢循環,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腰酸背痛、四肢酸痛。
雷氏月子調理湯
原料:桃仁、蜜草、黑姜片、黃糖
制作:用砂、搪瓷、玻璃鍋加水500毫升,浸泡本品20分鐘,頭煎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煎制20分鐘后將湯瀝出至其他容器,二次加水300毫升,沸騰后小火再煎15分鐘,將頭、二煎湯混合后服用。
營養功效:服用1~2次者可減輕產后浮腫、身痛、等癥狀,促進惡露排出。服用3~5次者可避免出現身體寒涼、關節疼痛、體虛易病等癥狀,減少婦科疾病的發生。
新媽媽坐月子要補鐵和鈣
產后第一個月飲食要多補鐵和鈣,以彌補分娩失血及惡露失血的損失。母乳喂養的新媽媽更要特別注意補鈣,以免鈣通過母乳流失。
做月子的新媽媽還要多吃魚、肉、蛋來補充蛋白質。紅肉或動物內臟可以幫助補鐵。而黑芝麻、花生、紅豆、黑豆、核桃、棗等植物性食品可用來補血。同時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促進鐵的吸收。此外,新媽媽每天最好喝兩杯牛奶或酸奶來補鈣,每日比平時多喝3杯到4杯水或湯,補充哺乳需要的水分。
推薦食譜
棒骨海帶湯
原料:海帶100克、豬棒骨1根、蔥段、姜片、大料、醋、鹽各適量
制作:1、海帶洗凈,切成絲。
2、豬棒骨洗干凈后,用開水焯一下,再放入熱水鍋中,和蔥段、姜片、大料一起煮。
3、豬棒骨六成熟時放海帶下鍋,并加入適量的醋。
4、豬骨棒煮至熟透,出鍋前放鹽。
營養功效:豬棒骨中的鈣非常豐富,用來煮湯,不僅味道鮮美,增進食欲,還可以補鈣。
西芹炒臘肉
原料:芹菜,臘肉。
制作:將芹菜洗凈切成大片,臘肉改刀切片,再把臘肉下鍋炒香,下芹菜炒熟即可。臘肉也可根據口味換成瘦肉。
營養功效:芹菜營養十分豐富。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質0.4克,鈣15毫克,磷13毫克,鐵0.2毫克。芹菜中還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等,對改善準媽媽的身體內環境十分有益。
推薦食譜
牛奶洋蔥湯
原料:鮮奶300毫升,洋蔥1個,橄欖油、鹽各適量。
制作:1、洋蔥去蒂切絲,入油鍋炒香。
2、加水以小火慢熬出洋蔥的甜味。
3、待洋蔥軟爛后,加入牛奶煮沸,加鹽調味即可。
營養功效:美白肌膚,營養塑身。
木瓜魚湯
原料:木瓜半只,鯽魚1條,姜或陳皮適量
制作:木瓜去籽削皮切塊。鯽魚洗凈控干水,用油煎透煎黃。用礦泉水把魚的油洗凈,然后將煎好的鯽魚和木瓜一起放入鍋中,加入姜或陳皮,煲半小時即可。
營養功效:催乳、豐胸美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