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要做的,只是恰到好處地推動“雪球”,將來訪者自身的力量凝聚,使變化順理成章地發生。
心理治療同心理學本身一樣處境微妙,它既是存在的,又是極其抽象的,魅力非凡又難以駕馭。
簡單來說,心理治療就是用技巧幫助對方理清思路,發現內心的真正想法,并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但這其實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對方必須突破內心的障礙,追根溯源自己行為模式的形成,真誠地對待治療,努力做出改變。這都需要治療師恰當地運用心理治療技巧,并且敏銳地處理與對方的關系。
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說,“實質上,屬于私人的意義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意義只有在與他人交往時,才有存在的可能。”精神分析理論中所強調的“投射”、“阻抗”、“防御”等等其實都是在講“關系”—面對治療師,人們有時會錯誤地理解他的情感表達到,會不愿意講真話,甚至會無意識的遲到來表這對心理治療的抗拒。
歐文·亞隆在每一本書中都強調,“病人與醫生的關系就是治療的核心”。在他的筆下,治療師一樣充滿七情六欲,比如男性治療師總是被女性來訪者深深吸引,他們一邊克制自己性的沖動,一邊苦苦思索對策。通過互動豐富的咨詢過程。亞隆展示了其背后的暗流洶涌。《診療椅上的謊言》中,女主角卡蘿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故意誘惑治療師恩尼斯。恩尼斯內心十分惶恐,同時又難以抵擋卡蘿林的魅力。痛苦的煎熬之后,他選擇在一次治療中坦白自己的沖動,并對兩人的關系表示困惑,而他此番真誠表白,終于讓卡蘿林卸下全副武裝,重新找到自我。
關系不僅在心理治療中意義非凡,作為每個平凡的個體,我們也時時受到關系的牽絆。我們不停地接納和反饋外部信息,接受暗示并自我表達,這樣的關系互動才構建出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很多人對心理治療感到失望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預想的“現成答案”一大部分治療師會對“我到底該怎么辦”這個問題避而不答。在米爾頓·艾瑞克森看來,“心理治療就像在山頂上展開滾雪球的游戲,一旦雪球滾下山坡,必將愈滾愈大,最終變成一場符合山脈形狀的雪崩。”他所做的,只是恰到好處地推動“雪球”,將來訪者自身的力量凝聚,使變化順理成章地發生。
哦,買高的!
www.alicebot.org/igod
我們已經送很多人去見過上帝了,在網上,你也來吧。自從聽說有聊天機器人這玩意,我們就相信其中會有一個叫上帝的,早晚的事。這不,很多人已經和這位上帝聊過了:
“嘿,上帝,怎么樣?”
“哈,還不錯。”
“你跟哪兒待著呢?”
“我在天堂,自己的電腦里。”
上帝還經常以實際行動告訴你什么叫大智若愚:
“a?”(典型的Chinglish)
“abc……”
“abc”
“def'’
像其他聊天機器人一樣。上帝無非也是用一系列的關鍵詞、腳本庫加通用回答在應付我們。不過,誰叫他名為上帝呢,這增加了對話的樂趣。我們試著把網上的問題問上帝:
“怎么才能盜取別人的銀行卡密碼?”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
是啊,上帝絕不引導你為惡。
布下迷宮十億
www.onebinionmazes.com
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宅人們每天做什么?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但我們相信,其中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走迷宮,如果他們手頭能找到一張迷宮圖的話。這個網站絕對不簡單,初看還以為是福彩抽獎中心的網站,因為滿眼都是數字!細看才發現這其實是迷宮的編號——從l號一直到10億號。制作網站的老兄是實在人,一句多余的介紹都沒有,只有一條:“我們這兒有10億個迷宮,高清的PDF文件,打印了愛怎么玩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