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一部《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讓很多人認識了臺灣藝人劉漢強。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從2002年起,劉漢強4年沒有再來內地拍戲。最近,在各地衛視熱播的《名門新娘》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劉漢強,看到了他在表演上的突破。

再見劉漢強,他給人一種輕松、隨性的感覺,更準確地說他給人的感覺是在享受生活、享受工作。曾經的青春偶像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自信的男人。當與他合作過的演員都已經大紅大紫,當他曾經的經紀公司先后培養出了郭富城、金城武、梁詠琪、楊采妮,而他是公司里唯一沒有紅的藝人,你一定很難理解已經進入娛樂圈十多年的他,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態?
劉漢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很lucky的人”。 爸爸是醫生,家里有醫院,家中獨子;21歲,暑假幫人炒股賺了20萬人民幣,開著跑車上學;第一次拍戲,遇到的導演是趙寶剛;喜歡賽車,駕駛過全臺灣所有新上市的車型;因為主持過旅游節目,蓋滿了三本護照……在他20多歲的時候,因為家境殷實以及自己的努力,他就完成了自己的所有興趣,“我可能沒有很紅,但我現在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天空。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完成了自己的興趣,我沒有遺憾啊!包括我現在講話在搖腳,我保有了自己,這就很珍貴,我可取的地方就是這個?!?/p>
記者:有文章講你覺得《名門新娘》是你迄今為止最得意、最突破自己的一次表演。
劉漢強: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演藝圈里還是一個新人。不管是多早進入這個圈子,我也是這樣想。我不敢說是最得意,只是它稍微有點突破。早前拍的一些都是些比較有內涵的偶像劇,就是沒有挑戰過《名門新娘》里這樣的角色,不是演出來會很帥氣,它也不是偶像劇。只能說是有點突破,學習是沒有停止的一天。
記者:為什么還覺得自己是個新人?
劉漢強:這是心態,等下訪問完我就會進組,進到一個新的環境你就是新人。我覺得一直把自己當新人除了能學到很多東西以外,還可以一直維持新鮮感。
記者:你對劇中的角色曹天裕有怎樣的設定?
劉漢強:那個角色對我來說蠻難的,當你身上有一個偶像包袱的時候,它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在臺灣很多年輕的藝人,當然我可能過了那個時段,他們有一個很無形的壓力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在角色選擇上也都選些很帥的。所以一開始我幾乎沒有辦法設定那個角色。怎么樣去表演病態,其實很難,然后就上網查,找出有這種病的人的性格特點,加入自己的揣摩,比如眼睛不敢正眼看你啊,走路垂頭喪氣。這個角色我下了很多工夫,不好演。
記者:你沒有學過表演,演第一部戲《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時對角色是怎么把握的?
劉漢強:我覺得作為一個新人,帶你入行的人真的很重要。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第一次拍戲,遇到的導演就是趙寶剛,我從他身上學的一直延用到現在。包括我回到臺灣,很多方式和觀念甚至影響到臺灣后來的新人。第一次來內地拍戲時懷著很忐忑的心來,但是帶著很滿足的心回去。那次是我通過工作認識朋友最多的一次。
記者:離開了4年,為什么會再回內地拍戲?
劉漢強: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在網上,有很多人看了我以前的戲,他們從十幾年前喜歡你,到現在新加入喜歡你的,我覺得哪怕有一個人喜歡我,我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戲演好。從來沒想自己紅與不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