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什么不好,偏男扮女裝!”這是別人曾經對李玉剛說的話,類似的指責和非議伴隨著他走了10年。這樣艱難的10年李玉剛的家人居然一無所知,如果不是2006年他在《星光大道》的驚艷現身,恐怕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是我養家糊口的工具和事業,但我不想把這種壓力和指責轉嫁給家里。”如今的李玉剛已成了紅人,盡管仍有非議,但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欣賞這樣一個另類的藝人。看到他本人,走路風風火火,說話干脆爽快,儼然與臺上的美嬌娥判若兩人,“要是臺上臺下一個樣,還有什么意思!”李玉剛回應道。

剛在悉尼歌劇院成功舉行完個人演唱會的李玉剛,聊起這段經歷時眼里泛著自豪的光。現在他又開始著手準備12月份在人民大會堂的個人演唱會。而他在《闖關東2》中扮演的傅嗑巴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曾經在電影《天下第二》的處女秀讓其大受打擊,如今的傅嗑巴讓人刮目相看,同時他還去趙本山的《關東大先生》串了幾場戲,李玉剛慶幸表演藝術沒把自己拒之門外。
記者:在悉尼歌劇院演出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李玉剛:最大的感觸就是激發出比我以往還要濃的愛國情結,那個地方的人看我演出讓我特受感染,演出已經結束很長時間,他們還坐在座位上不愿離開。當時我在舞臺上懵了,還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情。后來我問別人,還有自己感受到,才知道那是他們的一種愛國情結,這是一直在國內呆著的人不能理解的。為什么這樣講?久居異國他鄉很多年,突然看到中國特色濃郁的演出,一下子他們像找到了根的感覺。不愿離去的原因是因為第二天又要在那個地方工作了,他們一下子不想失去這種共鳴感。
記者:當時緊張嗎?
李玉剛:非常緊張,因為壓力很大。第一個,我出道不久,這樣的大事情對我的藝術生命來講可能是重要的轉折點,有可能這一輩子只有一次,所以我很害怕發生一些特殊情況。還有我在悉尼歌劇院這場“盛世凝香”的演唱會成為澳大利亞僑民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開篇演出,如果我這個頭開不好,我感覺對不住所有人,而且我也丟不起這個人。中國駐悉尼領事館的總理事在他的官邸款待我,在菜單上,我的名字旁邊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我第一次有自豪感和使命感,所以真的很有壓力。
記者:接演《闖關東2》中的傅嗑巴,當初是否考慮這會影響自己以前的形象?
李玉剛:我當時接戲的時候就是這么想,所以不停地要改劇本,人家說了,李玉剛你要是改的話,全都得改。一開始真的接受不了,但又想,劉佩琦,王馥荔、濮存昕、苗圃、王茜華,這些都是很有經驗的老師,有他們帶著我演戲,我就不管其它的,我只注重我能夠學習,能夠積累經驗,能夠有另一扇藝術大門向我敞開。既然接了,我就要為這個角色、整個劇本來負責。因為要扮演一個比女主角大一輩的45歲的中年男子,所以我拼命吃到很胖,這樣就能撐起來,就不是那種怎么打扮都是小男人,那種傻呵呵的樣子就出來了。
記者:你說當初遭受了很多非議和指責,那為什么選擇男旦而不是小生?
李玉剛:我這不是傳統的戲曲,跟生旦凈末丑無關,我只是借鑒了傳統戲曲的形式。一個男的演男的沒有視覺沖擊力,也不叫好;選擇男扮女裝,當你的形象等方方面面都特別好的時候,是很搶眼的,就會有人用你演出,但你演小生就不會有人用,就不會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