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林濤是一家電信公司的工程師,特別怕熱的他從入夏以來就沒離開過空調上班辦公室有空調,出門開車開空調,下班回到家里還要開空調。就在他充分享受這清涼的愜意的時候,兩天前他卻開始莫名其妙地出現頭暈、疲乏無力、眼睛干澀、咳嗽、咽喉干痛、腹瀉等一連串不適,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這是因為過度使用空調而患上了“空調病”,只要停用空調,癥狀便會逐漸緩解、消失。“使用空調也能得病?‘空調病’又是什么病”林濤有些疑惑。
進入夏季以來,像林濤這樣因過度使用空調而罹患“空調病”的人明顯增多,其中以長時間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居多。
“空調病”其實并不是醫學上的一種確切疾病,凡是由于空調使用不當引起的身體不適都可稱為‘空調病’。患者癥狀常類似病毒感染綜合征,輕者往往有頭暈、惡心、乏力、食欲下降、記憶力減退、耳鳴、煩躁不安、月經不調等不適,較重者會出現感冒發燒、哮喘急性發作、腹瀉,甚至心絞痛發作等。醫生提醒人們,炎炎夏日,一定要把握好使用空調的“度”,不可過分貪涼。
誘發空調病的兩大元兇——冷刺激、空氣差
導致“空調病”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兩點:
第一,室溫過低的“冷”刺激。當身體大汗淋漓地從室外進入空調溫度較低的室內時,突如其來的冷空氣刺激會使機體自身調節機能來不及適應,原本充分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間收縮,使體內熱量無法散發,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中樞失衡,引起不適當的體溫改變。對于原有哮喘病史者,當上呼吸道受到空調房間冷空氣的突然刺激時,會使原本就處于高反應狀態的氣管、支氣管出現反射性痙攣,進而引起咳嗽,促使哮喘發作。
此外,冷刺激還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身體血管收縮、胃腸功能障礙,影響消化吸收,引起莫名其妙的腹痛、腹瀉。長時間在空調房間生活或工作的女性衣著短,寒冷刺激還可能影響卵巢功能,導致排卵障礙,發生月經失調。再有,當人們由酷熱環境一下子進入低溫環境時,會引起心血管系統的應激反應,對原有心臟病的老年人就很可能會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至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第二,空調房間空氣質量差。空調房間往往密閉不通風,在這樣的房間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家具散發出的有害氣體都不能及時排出室外,導致空氣污濁,不利于身體健康。不僅如此,空調過濾器還會過多吸附室內空氣中的陰離子,而這種離子對于調節大腦皮質功能狀態具有重要作用,這就使得空氣中陰陽離子的比例失調,造成人體生理功能紊亂,使人出現種種不適。對于未清潔的家用空調和中央空調通風系統,其中還會暗藏大量的灰塵及細菌、真菌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們也會隨著空調風進入室內,容易誘發疾病。此外,空調房間內也比較干燥,人長期處于其中,會處于一種“隱性失水”狀態,如果不注意補水,會導致皮膚發緊、發干甚至干眼癥等疾病發生。
遠離空調病須做好八點
使用空調有很多講究,人們應從以下八個方面多加注意,以遠離“空調病”。
1 空調溫度不宜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能太大,最好控制在6℃左右。這樣的溫度和室內外溫差,對人體來說比較舒適,特別是老人、兒童及體弱多病者更應注意。
2 不要在大汗淋漓時立即進入空調環境,有汗時若要進入空調房間最好先換掉濕衣,擦干汗水。更不要站在空調風口圖一時痛快,尤其要避免空調直接吹頸、背部。
3 進入房間打開空調后,不要急于封閉門窗,最好過一刻鐘后再關閉。這樣有利于空調器中的各種有害物質散發,減少對人體健康危害。
4 開空調的時間不要過長,而且要經常開窗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一般空調房間應每隔三至四個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此外,空調房間還應多做清潔,保持良好的衛生,并避免在室內吸煙。
5 待在空調房間里的時間不要過長,最多三四個小時就要起身到戶外活動一下。如果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甚至十小時以上,就可能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6 長期坐在空調房間時應注意身體保暖,適當增添衣服,膝蓋、小腹、腰等對“冷”比較敏感的部位要注意保護,同時多起身活動。
7 晚上最好不要開空調入睡,或者在夜間氣溫低時及時調整空調溫度,并用毛巾被蓋好腹部等容易受涼的部位。夜晚溫度低時關掉空調,開窗換氣。
8 空調要勤清洗、勤消毒。如使用二至三周,就應清洗一下空調器上的過濾網,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過濾器上生長繁殖,給人體帶來危害。在使用長期未用的空調前,最好請專業人員或對照說明書,對空調面板和過濾網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此外,使用空調的房間,通過加熱白醋使其在房間內揮發的方法,對凈化空氣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