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要強迫自己盡可能忘掉別人對自己犯下的過失,結果就形成了“全怪我,我有罪,我該死”的生活哲學。自責律己是必要的,但何必太苛刻呢?
“忍”字解剖起來,“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讓的人,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因而顯出修養功夫。《寒山拾得傳》中說,拾得問寒山:“世上有人唾我、棄我、滂我、罵我,我應如何?”寒山答:“你且忍他,二十年后,再去看他。”古孟嘗君有門客三千,君落魄之時,門客一日之內盡離去,到他東山再起時,門客又紛紛而來,嘗君卻熱情招待。正因孟嘗君心中一團和氣,方擾得天下奇才,到危急關頭,大顯神通。
惡小人敬君子,人之常情。不過,人們在具體處理時往往失度鄙棄小人,待君子如泰山,均含有過多感情因素,對交友來講。對事不對人,只就對他們所作的錯事來訓誡他們,不要因為討厭他們而把他們看得一文不值。陳平背叛劉邦,然而當陳平坦然認過之后,劉邦并不以之為惡,對陳平的才華尊重更加,信任依然如故。陳平大施反間計,扭轉了楚漢劣優局勢。
用人要寬厚不可以太刻薄,不然那些想為你效力的人也會離你而去。交友不可以太濫,因為若太濫,那些善于逢迎諂媚的人就會設法來到你身邊。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不但要有能力,還需要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待人寬厚者,朋友多,機會也就多;待人苛刻者,別人對他避而遠之,事業上很容易遭受挫折。當然,為人寬厚并不是與人人為友,交友時要有選擇,因為一個生死之交遠勝過一群酒肉朋友,而且有的人品性不佳,也不可不防。
一個人假如沒有一點真誠懇切,就會變成一個繡花枕頭,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踏實。人與人相處,構成了人生環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你要在別人身上獲取利益,首先要看自己先付出了沒有。如果一個沒有真誠懇切心意的人,他并無付出什么,相反以虛假的手段來掩蓋自己的,別人將視他為危險因素。但是,真誠待人的人,他由于先付出了自己的利益,使自己得到與他人交流感情的機會,所以他將享受他人回報,自己的情感也受到調整。
遇到多年不見的老友時,情意特別真誠,隨之氣氛也特別的熱烈。中國人歷來反感“人走茶涼,過河拆橋”的作法,認為是小人之舉,老友是人生旅程的拐杖,對待他們禮遇有加,是一種不忘根本的表現。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大人可以使你的修養加深。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畏小民可以使你對待人持寬仁的態度。對上對下均保留三分敬畏之心,就可以刪繁就簡,整約自己。
驢和總裁
李 茜
一個城里男孩凱尼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里花100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
第二天,農民來找凱尼說:“對不起,小伙子,我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那頭驢死了。”
凱尼回答:“好吧,你把錢還給我就行了!”
農民說:“不行,我不能把錢還給你,我已經把錢給花掉了。”
凱尼說:“OK,那么就把那頭死驢給我吧!”
農民很納悶:“你要那頭死驢干嘛?”
凱尼說:“我可以用那頭死驢作為幸運抽獎的獎品。”
農民叫了起來:“你不可能把一頭死驢作為抽獎獎品,沒有人會要它的。”
凱尼回答:“別擔心,看我的。我不告訴任何人這頭驢是死的就行了!”
幾個月以后,農民遇到了凱尼。
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后來怎么樣了?”
凱尼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并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票,每張2塊錢,就這樣我賺了998塊錢!”
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
凱尼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
許多年后,長大了的凱尼成為了一家跨國公司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