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人們易出現秋燥癥狀。如:口鼻咽干、皮膚干燥、眼澀口渴、干咳少痰以及便秘等。這時養生應以養陰生津、潤肺補液為主。現介紹以下4種消燥藥粥,其既有米粥的養護作用,又有藥物的治療作用。
百合銀耳粥:百合30克,銀耳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發開、洗凈。同大米、百合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粥熟后,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健脾益氣。
沙參麥冬粥: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沙參、麥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
生地石斛粥:生地15克,石斛3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二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棗仁龍眼粥:取酸棗仁30克、龍眼肉30克、紅糖20克、粳米120克。將酸棗仁、龍眼肉用清水洗凈后把酸棗仁搗碎,用雙層紗布包好,龍眼肉切成小粒,與洗凈的粳米一起人鍋。加清水t200克,熬煮成粥,調入紅糖即成。本品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悅色潤膚的功效。
小米人參粥:取人參10克、山藥60克、紅棗10枚、瘦豬肉50克、小米100克。先將瘦肉切片,與山藥、紅棗及小米一同煮成粥,另煎人參水兌人。日服一劑,早晨空腹食用,具有益氣養血,潤肺止咳之功效。
紅棗枸杞粥:取紅棗60克、枸杞30克、大米90克。先將紅棗、枸杞洗凈。用溫水泡20分鐘,與大米同煮,待米爛湯稠即可。紅棗是補血佳品。諺語道:“要得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枸杞善補肝腎,補血養顏。
洋參牛乳粥:西洋參2克,牛乳150毫升,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西洋參研為細末備用,先取大米加清水適量煮沸后,下西洋參、牛乳,煮至粥熟,冰糖調味服食。可益氣養陰。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