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們的生活,往往都會萌生這樣的感受:決定我們人生走向的其實不是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因為我等凡夫俗子一生中難得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更多是那些絲絲縷縷的細節,至今鮮活如初,卻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命運。
生活的變化有時候天翻地覆,有時候則悄然無聲;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往往更加關注“隨風潛入夜”的細節,畢竟,細節更加貼近生活,細節才是書寫生活史詩最為靈動的文字!
細節,因其格外細小而常常被人忽略,但這絕不意味著細節無關緊要。大量的事實表明,能否充分重視生活中的繼節,直接關系到人生的質量,正所謂“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精細者常常可以因為重視細節而旗開得勝,粗心者則常因忽略細節而兵敗垂成。
我們看到,婚姻生活中抱怨的人多,贊美的人少。對美好細節的回憶。集中在戀愛階段的多,家庭生活階段的少。很多人因為生活的瑣事而感情破裂。
細節是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它可能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種態度,更主要的,它是一個習慣。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可能轉瞬即逝,即使留下一些陰影,也很快消散,不構成影響,能夠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其實是一些已經成為習慣的“細節”。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敗。
小偉和小麗郎才女貌,人們都說他們是天生的一對,那天終于傷筋動骨地吵了一架,那時他們方剛剛商量結婚。小偉摔門出去,離開小麗的宿舍。小麗打開門,扔出一句話:“是男子漢就別再敲這扇門!”
一個白天在心煩意亂中過去,最終,小偉還是躊躇地走到門邊。想了半天,小偉摁響了門鈴。可是門沒有開,小偉知道小麗就在屋里。小偉摁了第二次,門依舊朝他緊閉著。
小偉第三次摁響了門鈴。在摁門鈴的同時,小偉決定,這第三次如果門還是沒開,他將永遠離開這扇門。門依然沒開,小偉傷心地離去。
多年以后的相見,他已是人夫,她已是人妻。想起當年的光景,彼此都有疑惑。小偉問,我摁了三次門鈴,你為什么就是不開門?
小麗說,聽到第一聲門鈴,她還在生氣;聽到第二聲門鈴,她心軟了,準備原諒他;聽到第三聲門鈴,她從沙發上起身走到了門邊,等待著第四聲門鈴。她想,如果他第四次摁響門鈴,她將徹底原諒他。可是,門鈴聲再也沒有響起。
如果有第四次……可是,生活已不容假設。愛情中的一次小小過失,就有可能瓦解了婚姻。
一個富商和一個罪犯回憶他們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說: “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雙鞋子,一雙是布鞋一雙是皮鞋。媽媽問我們,你們想要哪一雙?我一看那雙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搶先喊:‘我要皮鞋!’媽媽看了他一眼,批評他說: ‘好孩子要學會謙讓,不能總把好的留給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動,改口說: ‘媽,我要布鞋好了。’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雙皮鞋給了我。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也從此學會了撒謊。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不擇手段,直到我進了監獄。”
富商: “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只芒果,一只大些一只小些,我一看那只大芒果,很好吃的樣子,我非常想要。媽媽問我們,你們想要哪一只?我想說,我要大的,可是弟弟搶先說:‘我要大的!,’于是我就跟媽媽說: ‘媽媽,我和弟弟都是你的孩子,我們應該比賽得到那只大芒果,因為我也想要大的。’
于是我和弟弟開始比賽把家門外的木柴分成兩組,誰先劈好誰就有權得到大芒果,最后,我贏了。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會努力爭取第一,因為我知道通過努力,就能得到獎賞。”
童年時,我們每一次面臨競爭的心態和行為,往往教會我們一生做人與做事的態度。
明亮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近期鬧起離婚。他不想把離婚的事鬧得驚天動地,而想通過協議的形式解決,但他妻子死活不愿意離,弄得他很無奈。
那天晚上與朋友喝酒,喝到很晚,明亮醉得爛泥一般,朋友只好打車送他回家。后半夜明亮醒來,卻見妻子還沒睡,正在蠟燭光下幫他剪腳指甲。明亮坐起身來望著剪得熬齊的腳指甲,不覺流下淚來。原來,明明亮自從做了老板,身體發胖,無法彎腰,平時腳指甲長了都由妻子幫著剪。但近來自從有了小情人之后,明亮就對妻子失去了興趣。由于長時間不回家,他的腳指甲長了也沒有剪,小情人從未想到過幫他剪一剪。明亮看著妻子在燭光下的身影,不覺低下頭來。是啊,這么多年來,除了母親,只有他妻子是時時想著他關心他的人,你看,為怕亮光影響他的睡眠,妻子竟滅了燈,而點著蠟燭。這個細節也只有妻子會想到。
妻子見他醒了,便很平靜地告訴他,他要的東西放在床頭柜上。明亮抓起床頭柜上的東西,那卻是妻子簽好的離婚協議書。妻子邊擦著他的腳邊囑咐他:“我這是最后蕊次為你剪腳指甲了,以后要自己學會照顧自己,別讓指早擠傷了腳。”
明亮忽然撕了那協議書,捂著臉哭了。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比如剪腳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