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飛逝,歲月輪轉,華廈子孫生生不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訓亙古未變。然而,無庸諱言,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欲望像鴉片一樣,侵蝕人們的肌體,腐蝕他們的靈魂。尤其是兒童青少年這個特殊群體,更易被糖衣炮彈打中,輕則違法受罰,重則犯罪坐牢,甚至搞得家破人亡。因而,有些家長非常敏感,一談到子女問題就叫苦不迭。新形勢下家庭教育面臨嚴峻挑戰。鑒于上述家教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以及對教子有方人士的跟蹤調查,深感引導家長明確家教“四忌”,走出家教誤區,已是刻不容緩的事,這對搞好家庭教育,使子女健康成長,既可行,又有效。
一忌隱惡揚善眾所皆知,嬰兒呱呱墜地時,無所謂善惡之分,就像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繪最新最美的圖畫。教子有方之士一般視隱惡揚善為家教之大忌。所謂隱惡,就是對孩子的惡處,即缺點錯誤不良習慣不聞不問而是袒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子女有了毛病,父母一方給予指出,進行訓誡,另一方卻不問青紅皂白,護孩子的短。孩子本來涉世不深,是非觀念淡薄,加之父母各執己見,致使孩子分不清什么對,什么不對,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里沒底。長此以往,孩子是非顛倒,黑白混淆,對父母不信任,甚至格格不入。所謂揚善,就是只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沒有看到孩子的潛在不足,對孩子的優點、長處過分贊賞,令其昭昭,使人昏昏。這樣一來,孩子只愛聽恭維話,聽不得相反意見,與家庭成員、同學之間易鬧矛盾。由此看來,作為家長,培養什么樣的人要胸中有數。表揚也好,批評也罷,方法要靈活,因人施教。批評要實事求是和風細雨,既不講情面又不危言聳聽;表揚要有個度,適可而止,切忌濫用。任何夸大其辭。簡單草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忌炫富露財 隨著經濟大潮的涌起,有些家長外出打工、經商,在創業中富了起來,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教子有方人士曾這樣忠告天下父母:管好自家的錢,啥時都不可炫富擺闊,孩子有錢入歧途。乍一聽不禁啞然失笑,但實際上言之有理,古人尚知“從來褲無偉男”。有些家長為數不少的鈔票經常讓孩子目睹,平常與人交往喜歡說大話,講排場,擺闊氣,花錢如流水,孩子要多少錢給多少,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誤導。今天的孩子,對什么是艱辛,做人有多難,未曾親歷,沒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體驗,花起錢來慷慨大方,思想上怕苦怕累,生活上講享受,正事早已拋到九霄云外,酒、網吧、舞廳、賭場成了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此時父母方覺事情不妙,出來干預,但“牛過了身拉尾巴”,談何容易。有朝一日“江郎才盡”,惡習難改,最容易和親人反目成仇,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忌言不顧身不正 “豬娘帶壞路,豬崽跟腳步”。這些道理說起來似乎人人都懂,其實不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言行為子女樹立榜樣,自己錯了,要主動承擔責任,并且堅決改正,處處事事堅持以理服人。有的父母言行不檢點,動輒言語輕佻,拳腳相加,平時說話不算數,信口開河,子女自尊心蒙受傷害, 人格被扭曲。加之家中沒有民主,沒有溫暖,家長惡語傷人,孩子對這樣的家庭深惡痛絕,自覺沒有安全感,整天神魂顛倒,精神恍惚,在孤僻、抑郁、自暴自棄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間或離家出走,被壞人拉下水釀成悲劇的事屢見不鮮。
四忌放任自流孩子頑皮,難于管教,今天的家長頗有同感。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東西也乘虛而入。兒童青少年是社會的人,在花花世界里,迷人誘人的東西太多。一方面,家長需時刻情系孩子,關注孩子的一行一言,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孩子回家后做了些什么,讀了書沒有,作業做得如何,要定期檢查,孩子和哪些人來往,要了如指掌, 從嚴管教。對孩子的毛病不可掉以輕心,既要讓孩子及時發現過錯,還要監督孩子改掉錯誤,真正做到不嫌棄,不放棄,處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總而言之,對子女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決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
家庭教育學問大,任重道遠,只認清家教中的“四忌”是不夠的。教育后人乃長遠之計,需要有耐心、愛心、細心、恒心。另外,家長有意識地促使子女和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交朋友和那些家庭貧困且自強自立的孩子交朋友,讓同齡人影響、教育同齡人,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