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38歲了,除了偶爾心慌,身體一直還算健康,因為家里有高血壓家族史,所以有一天陪媽媽去醫院看病量血壓的時候,也請醫生為自己測量了一下。結果為130/100mmHg,醫生問,有沒有覺得頭暈,有沒有覺得不舒服呢?沒有啊,一直覺得都那樣啊。醫生說,這是一個典型的隱匿型高血壓的例子。
姚先生是一家銷售公司的老總,是高血壓老病號了。從上個月開始,他自測血壓一直正常,由于工作忙就忽視了按時服藥。最近一周明顯感到頭暈頭痛,頭部像戴了個緊箍咒般沉悶,太陽穴兩邊更是痛得厲害,十分難受。
冬季,氣候寒冷會導致外周血管收縮,正常人這時的血壓都要比夏天高一些,高血壓患者就更要注意保健了。
診斷、保暖加服藥一個都不能少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家里和辦公室多數有暖氣,結果是冬天室內室外溫差很大,一冷一熱,血管容易收縮,所以冬天特別易發高血壓。在冬天,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高血壓患者千萬不能在冬季里衣衫單薄,血壓不太穩定的患者最好隨時戴好帽子和口罩。有晨練習慣的患者,一定要先服藥后出門。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會導致心、腦、腎等主要器宮受到損傷,能引起中風、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的范圍是高血壓防治的目標。
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原因是大動脈硬化、彈性降低;舒張期高血壓,多見于中青年人,表明外周阻力高;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的最常見。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距越大,心腦血管病的危險越大。
高血壓分期140/90mmHg以下為正常;140~149/90~99mmHg為一期;160~179/100~109mmHg為二期:大于180/110mmHg為三期。一期患者通過改變膳食、合理鍛煉等非藥物治療就可以把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下,二期以后的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目標血壓一般人為140/90mmHg以下。糖尿病病人為130/80mmHg以下。老年人65歲以上的收縮壓最好控制在150mmHg以下。
服藥關鍵詞處方:堅持、聯合
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壓藥有許多種,作用機理也不完全~樣。利尿劑、B受體阻斷劑、鈣拮抗劑等5大類降壓藥都各自對某一類型高血壓有效,服藥類型不對路,降壓作用就不能充分發揮。睡前2小時服降壓藥最合適。
聯合用藥減少副作用。除輕型或剛發病的高血壓外,盡量不要單一用藥,最多可以4種聯合用。
不可自行停藥:高血壓是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不可以自行停藥,第二個病例中,停止服藥是導致血壓上升的關鍵因素。一些患者認為血壓降下來后就不一定再服藥。導致服藥總是斷斷續續,使得血壓反復波動。其實,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堅持用藥,任何時候都不能隨意中斷用藥。
不可操之過急。有些人一旦發現高血壓,恨不得立刻把血壓降下來。隨意加大藥物劑量,這樣很容易發生意外。短期內降壓幅度最好不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降得太快或過低都會發生頭暈、乏力,重的還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死。
服藥不能憑感覺。自覺癥狀與病情輕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壓過低也會出現頭暈不適,繼續服藥很危險。正常的做法是,定時測量血壓,及時調整劑量,維持鞏固。
預防:作息、飲食、鍛煉重細節
衣著:第一原則要保暖。從室內出來要在大堂或走廊里站一會兒再出門,適應一下,出門不宜急走。
飲食:控制體重,少鹽低脂,戒煙限酒,牛奶蔬菜天天有,。
高血壓患者每天吃鹽應嚴格控制在5克以下,咸菜、腐乳、咸肉、腌制品、蛤貝類、蝦類、皮蛋、空心菜等應盡量少吃。含咖啡因的食品也要盡量少碰,可適度地飲些紅葡萄酒。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保持8小時睡眠,最忌熬夜,可適當地午休,應避免過多的社交活動。
鍛煉:適當的體育活動對高血壓的防治是很有益的。但需要提醒的是,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患者,冬天早晨出門鍛煉要等到太陽升起來后,而且運動量要比夏天小。
1、各類高血壓患者均可散步。散步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
2、輕癥患者選慢跑。慢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煉,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加泄谛牟t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3、盡量選擇“小球”。如乒乓球、羽毛球、臺球、保齡球等,時間要短,運動量要適度。
4、太極拳:對防治高血壓有顯著作用。太極拳包含著平衡性與協調性的動作,配合呼吸,緩慢和均勻的動作方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對有些患者的急躁情緒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