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市場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僅關系到我院環藝專業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本專業人才的素質層次。同時,在我院環境藝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就業特色培養,努力挖掘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和做事能力,引導他們走上獨立思考與廣泛借鑒相結合的設計道路,在未來社會競爭中獨具優勢,是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責任。
[關鍵詞] 就業能力 環境藝術設計 教學 市場
怎么能讓我們獨立學院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具備市場就業競爭力。怎么能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怎么能讓我們的獨生一代的學生有團隊合作的精神。根據大連藝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要求和精神,于2007年10月,我們申請的教學改革項目《關于我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分析報告》經學院同意,報請大連藝術學院教研處審批合格,成為校級一般課題正式立項進行研究。
培養學生的市場就業能力,不僅關系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本專業人才的素質層次。同時,在我院環境藝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就業特色培養,努力挖掘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和做事能力,引導他們走上獨立思考與廣泛借鑒相結合的設計道路,在未來社會市場競爭中獨具優勢,是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責任。
經過兩年時間的探索與學習,課題小組兩名成員分別從教學、科研、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徹底深入的調查、研究與總結,以大連地區為主,調研了全國各大高校關于環藝專業相關的教學教育材料,并且進行學習;并于2009年01月發表了《關于我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分析報告》一文,受到學院中期教研檢查的好評。
關于本次教學研究立項的成果有三,分別是:
成果一:培養應用型的合格+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教學內容的研究成果。經初步調查2005級75%以上的學生有意愿繼續從事本行業。根據分析結果在教學執行計劃中我系每年都會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并且由系主任帶領召開全系教學執行計劃研究制訂大討論。2009級明確了新的專業培養定位;2008級部分專業課程方向整合。
成果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作業成績考核方法的研究成果,改變傳統藝術類學生作業考核形式,變教師主觀評定成績為主客觀成績評定結合,學生也可以參與其中,教師對學生的平時表現及努力程度給50%的成績,模擬項目甲方根據項目需要對學生的制作項目成果給出50%的客觀成績(其中包括學生擬定項目的市場情況分析、擬定出發點設計、學生的項目設計陳述與答辯過程)。這樣既保證了成績給予的公正性,也保證了學生設計目的的明確,將市場模擬帶進課堂,讓學生以實際項目的感受去做設計,使學生盡早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與操行。
成果三:項目式教學方法與內容的研究成果。課程作業布置以項目形式出現,以團隊合作完成,團隊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項目設計與制作分工,學生根據項目內容有的放矢的學習相關理論及技術知識,必要時帶隊外出調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業成果也以項目成果形式體現,實現把課堂搬到社會,讓企業走進課堂,最后模擬競標,讓學生熟悉整個設計作業過程在市場環節中的作用與體現。
關于本次教學研究立項的創新點方面:
首先是藝術類學生成績考核評定方法的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直以來學生作業的質量與成績,全都是任課教師主觀評定,即使是集體評議一名學生的作業,說到底還是教師的主觀評定,而通過成績評定的改革,客觀評價占總成績的50%,這個客觀評價讓學生發現一個設計作品是為目標客戶設計,這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設計習慣與職業行為。課程的客觀成績評定是項目最后以競標形式出現,所有學生都要在模擬競標環境下陳述自己的設計理由,這樣加強了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加快了學生適應社會市場的節奏。教師在項目設計制作中擔任顧問和理論技術支撐的角色,在學生設計制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或需要幫助時擔任解決問題或提示的角色。這樣改變了學生怕老師或為老師、為學校做作業的習慣,真正創造出每一名學生實效學習的良好氛圍。
其次是以團隊管理的方式增加學生協調合作及溝通的能力。傳統的教學管理單位是班級,但是現在在環藝專業課的課堂上的組織形式是以工作組或工作室為單位,4~5個人為一組,每個工作組模仿公司或工作室的運作模式,每個人在工作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如:策劃、設計、文案、預算、市場調研等。經過這樣的調整,每個學生發揮自身特長,很快在工作中樹立了自信心。致此把原來的外在學習動力轉化為學生的自身學習動力,就連平時對作業不聞不問的同學也都積極參與進來。
最后,在完成項目目標的過程中導入學習內容,理論聯系實踐。課程作業的布置以項目形式出現,如命題招標、市場調研自行命題,這樣學生會根據項目內容有的放矢的學習相關知識,以06級《展示設計》課程為例:項目主題為自行命題某商品展覽展示設計,項目的惟一要求是具有經濟性,因為無論我們的設計做的如何,最終被甲方、被市場認可,這就是“好設計”。學生因項目驅動,主動尋找相關知識去學習,按項目需求選擇學習內容,因為是主動需求學習,這樣會使學生的知識記憶牢固,處理事務的綜合能力加強,為成為合格的職業設計師等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的教學成果和創新點我們均在05級學生的《室內課題設計》和06級學生的《展示設計》課程中有所運用。
本次課題研究成果都是以我院環藝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分析為目標而進行的,今后我們的工作一直會繼續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本科職業人才為目標,進行教學研究。堅持科研、教學并行的原則,以“成果促立項,以立項促教改,以教改出新成果”的思路,不斷取得教學的新成果。教改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教學、服務于教學。最后,相信大連藝術學院在轉設成功之后,在獨立院校辦學的目標和要求下,務實創新、與時俱進,一定能培養出社會和市場需要的有特色的職業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