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成本管理觀念
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既定的生產經營條件。在現有的生產經營規模、工藝技術標準、管理流程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降低成本。目前多數企業的成本管理,視角是生產經營過程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過制定目標成本,明確成本管理的總體規劃,加強對產品的原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及制造費用等項目的控制,利用責任成本的分級歸口管理,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成本控制體系,借助差異分析,確定責任歸屬,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目標成本,從而完成企業的成本管理目標。在既定的生產經營條件下,成本改善會有一個極限幅度,最后使得降低成本變得異常艱難。進一步的成本改進則有賴于新的技術和新的觀念。二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可資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方式,即生產資料的技術性能、資源供給、作業對象的質量特性、產品的技術標準、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員工的素質、企業文化、法律約束、經濟政策、金融環境等,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成本不斷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時是現代管理“持續改進”思想在成本領域的綜合體現。企業的成本管理重心應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惟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樹立企業競爭優勢,奠定企業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大力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管理,視角一般僅局限在內部成本的控制上,對影響產品成本的宏觀因素考慮較少,忽視內外部因素的綜合協調和治理,無論管理方法如何先進科學,都只能降低有限的成本數額,最終使降低成本的努力失去價值,并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內部流程的成本控制,更要充分考慮競爭對手、供應商、消費者的具體情況,從戰略層面進行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以企業戰略為核心展開,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使成本管理與企業的基本戰略相匹配,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相適應,更有效地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價值鏈分析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價值鏈包括開發、設計、生產、營銷、送貨、售后服務全過程。通過關注價值鏈各個作業的聯系,特別是企業生產過程內部及其與供應商和客戶的關系,來削除浪費,增加價值。首先,企業要協調生產內部各種活動,如企業發貨時,要使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和服務活動能夠協調配合,這是降低價值鏈成本的前提條件。其次,企業要協調與供應商的關系,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供應商提高供貨產品的質量,降低供貨產品的價格,以降低本企業的采購成本。另一方面可在產品設計階段,加強企業產品設計小組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以努力降低零部件的設計成本和制造成本。最后,企業要在零件設計、技術支持、解決疑難問題、訂單處理和交貨等方面與顧客密切合作,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減少顧客服務成本。
三、拓寬成本核算的空間
首先是完善成本項目,增加無形資產價值、自然資源耗費、環境保護支出等項目。在知識經濟時代,產品成本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傳統的成本核算并沒有將其納入計算范疇,嚴重扭曲了產品成本面目,削弱了產品競爭實力。必須正確核算產品應負擔的無形資產價值。凡是外購的無形資產,應按照購買的實際價格分配計入產品成本,自行開發研制的無形資產,應根據市場公允價格或評估價格計算產品成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對社會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利用等“無能為力”,從而加劇了我國資源和環境形勢的惡化。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成本會計核算辦法,在成本中反映企業生產商品對社會資源環境消耗和環境保護,才能促使企業增強資源、環境保護意識,更有利于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是將作業成本計算法納入成本計算體系。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多樣化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極大地改變了企業的產品成本結構。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嚴重扭曲了成本信息,造成生產經營決策失誤。作業成本計算法認為企業是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為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提供及時有用信息,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電腦的大規模普及,為作業成本計算法的運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大力培養成本管理人員
成本管理是全員的管理,企業必須花大力氣培養員工的成本意識,良好的成本意識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條件,成本意識是指節約成本與控制成本的觀念,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并在工作中時刻注意節約成本,通過努力能夠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只有樹立起員工的成本意識,才能調動企業員工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項具體措施、方法和要求順利地得到貫徹執行和應用。首先,企業領導要身體力行,全力支持企業管理工作,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其次,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自學或大學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和技能,除了要具備會汁知識外,還要具備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市場營銷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成本管理經驗。最后是要給予企業員工充分授權,讓每一個員工都有權力和責任,承當成本管理的重任。企業員工站在業務流程第一線,熟悉流程和顧客信息,可以利用其所掌握信息快速進行成本控制,減小浪費,增加顧客價值。通過企業領異的率先垂范,管理人員的大力培訓和企業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將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規章制度、價值觀融入到企業各成員的頭腦之中,推動成本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