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我國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格局,但教育經費短缺問題始終是個頑癥。發行教育彩票能夠有效的吸納社會閑散資金支持教育事業,是切實可行的教育融資新渠道。本文就發行教育彩票的可行性、意義及策略選擇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教育融資教育彩票策略選擇
教育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國已把教育事業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但我國教育的發展是艱巨的。它的艱巨性在于以有限的經濟力量支撐世界上最龐大的教育規模。現階段,盡管從總量上看,教育資金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長速度與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成比例,教育資金短缺問題仍較為嚴重,尤其生均教育經費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同時,教育投資渠道和投資主體相對單一,更使得教育經費不足這一阻礙我國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難以解決。教育事業的發展僅僅靠國家投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因此中央提出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財、稅、費、產、社、基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來解決教育經費短缺問題。作為社會最廣泛參與的一種籌資模式,教育彩票的發行理應被納入考慮的范圍。
一、發行教育彩票的可行性
彩票是政府為籌集社會閑散資金而發行的帶有一定中獎機會的有價證券。中國公益彩票是由政府組織,公眾出于利己和利他相結合的動機和一定的游戲(或投機)心理,以有償的返回獎勵和無償的公益捐贈相結合的方式籌集資金,專門用于社會公益支出的一種形式。由于公益彩票依據自愿原則,采用了游戲形式,但又無償籌集了一部分公益基金,實現了資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與稅收既有聯系更有區別,因而被稱為“微笑納稅”。
所謂教育彩票,是指為籌集教育事業發展資金而發行的,印有號碼、圖形文字,供人們自愿購買并按照特定規則取得中獎權利的憑證。中國公益彩票發行19年來的事實證明,利用其有償和無償結合的特點,發行彩票籌集公益基金是可行的,而且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政策規定的完善,其規模是可以不斷擴大的。
而之所以考慮通過發行教育彩票融資。首先,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質天然就適合于通過彩票這一形式進行融資;其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眾對教育投資的認可為教育彩票的發行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和社會基礎;最后,發達國家發行教育彩票的成功經驗以及我國發行體彩和福彩的經驗教訓,也為發行教育彩票融資的成功運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國外教育彩票概況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發行了專門為教育籌資的彩票,甚至有的彩票名稱就是“教育彩票氣還有一些國家是將彩票收益中的一部分用于教育事業。英國的國家彩票由議會批準發行,規定彩票發行的目的在于為教育、藝術、體育、慈善、環境等事業籌資。德國政府規定彩票基金的44%用于教育與體育。瑞士政府規定彩票基金的40%用于文化、教育事業。塞浦路斯lotto彩票基金會的44%。proto彩票基金的29%用于體育、教育、醫療事業。西班牙、法國等國則是把彩票基金納入國家預算,然后統一用于社會福利和教育、體育事業。智利、巴西、丹麥等國分別抽取35.2%,25%,32%的彩票基金用于教育。而非洲東部的幾個國家的教育部于2002年聯合推出東非彩票,全部用于教育。彩票銷售大國—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受政治制度的影響,各州都有獨立的彩票發行權。現在美國有10多個州發行專門為教育籌資的彩票,這里把它們稱為教育彩票。本研究就重點以此為研究對象,以期從中探尋發行彩票的經驗,為我國發行教育彩票所用,以開辟教育經費籌資新渠道。
三、發行教育彩票的意義
1.有效緩解教育發展的緊迫性和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
我國教育經費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全國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貧困生面臨著上學難的問題;同時,教育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教學條件差,科研經費嚴重短缺。政府財政收入有限,面對這些問題,政府陷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中。而同時,全國居民的儲蓄額卻迅猛增長,2003年達到了11萬億元。彩票具有強大的籌資功能,能夠低成本的有效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對普通家庭和較富裕的居民來說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錢不算什么,因為他們的貨幣邊際效用很低。如果發行教育彩票,當這些邊際效用較低的貨幣因用來購買彩票而被政府集中起來并進而用于急需建設的教育項目上,這些可有可無的錢便變得“身價倍增”了。如果調度得當,其中1‰用于購買教育彩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數目。
2.促進彩票業的進一步發展,拉動經濟增長
目前,我國彩票市場品種單一,相距彩票產業的發展要求還很遠。在國外,近幾年彩票業一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據有關報刊披露,自從1762年荷蘭政府首次發行彩票至今,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發行彩票。由于彩票本身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巨大,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彩票業已成為世界第六大產業。發行彩票是一種非常好的資金籌集方式,它不需要還本付息。在海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彩票發行規模非常大,以至許多學者稱其為“第二財政”,所籌資金主要用于公益事業。一般認為,彩票發行具有擴大融資渠道,促進消費,增加稅收,提供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的功效;彩票發行能增進社會福利,應該說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情,具有帕累托改進的性質。縱觀全球,彩票市場籌集社會福利、公共衛生、教育、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資金的功能已為各國政府和國民所認同。
3.喚起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形成良好的重教尊教的氛圍
教育彩票的利人性體現在它本身具有的公益性上,它將是比“春蕾計劃”、“希望工程”等公益性活動影響更大的公益事業。 “希望工程”和“春蕾計劃”在基礎教育投入方面發揮了較好的補充作用,但是十多年來只籌集到了20億元人民幣。此外“希望工程”與“春蕾計劃”僅靠的是捐助者一腔熱血來維系,難免是“救急不救貧”,而且多是一次性的,不能納入規劃資金中。而教育彩票將從根本上找到一個基礎堅固的教育公益基金的來源,為落后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教育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不僅“救急”而且也能“救貧”,是一種更有效的籌措資金助學的形式,公益性更顯著。發行教育彩票本身也是一種潛移默化地教育人的活動。這種教育形式接近于全民辦教育,讓那些熱心教育事業的人們得到彩金,也是對關心教育的人們的一種激勵和回報,可以鼓勵更多的人都來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
四、發行教育彩票的策略選擇
1.發行方式的選擇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教育彩票可先在經濟較發達省區試點,待條件成熟后再全面鋪開:在具有發行彩票經驗的城市,可以采取電腦彩票的方式,彩民自主購買;在農村地區,宜采取傳統的銷售方式,以手工操作為主,印制彩票后選擇公共場所公開銷售。同時,在決定增發教育彩票這一新的彩票品種前,政府必須首先進行彩票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堵塞制度漏洞以杜絕尋租現象。
2.發行成本的控制
彩票的發行需要引入市場機制,既以符合市場規則的條件吸引彩民,又運用市場的規則確定彩票投注站及其數量,以經濟的手段激勵彩票銷售員、主持人甚至彩票經紀人,并使之形成競爭局面,降低發行費用。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彩票市場已經形成比較系統、嚴密的發行程序,建立起了靈活通暢的彩票銷售和管理信息系統,形成了專業的利用網絡連接的發行管理隊伍,建立起了覆蓋全國大中城市的發行銷售網絡和渠道。教育彩票可以在原有的彩票發行管理框架下發行,利用已經建立的彩票發行渠道,既可以提高教育彩票的發行量,又有利于降低發行成本提高教育彩票用于教育投入的公益金占發行總量的比率。
3.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
教育彩票的發行實行額度管理,發行額度、獎項設置和獎金返還率由財政部統一管理,規定省級教育部門設置專門的教育彩票管理中心為區域性發行、銷售教育彩票的職能部門。
發行教育彩票籌集的公益金要做到專款專用,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根據每年教育部的發展規劃,由財政部統一安排調配使用。按比例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支持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科研投入、新校區建設等項目。強化對教育彩票發行、資金管理和使用的審計監督,增加透明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4.實行法治化管理
要真正保證教育彩票發行的規范、有序,使其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一個較為穩定的融資渠道,從根本上看,需要一個完善的外部法律環境的支持、保障。只有建立一套完整嚴密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法律確定諸如發行教育彩票的決策所需的程序,每年的發行額度,發彩過程及彩票收入的使用過程的監督等,即教育彩票運作的每一環節都有完善的法律依據,才能真正規范我國的教育彩票發行。盡快頒布《彩票法》,使一些實施辦法、管理規定法律化,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明確各級政府、各部門、各高校在彩票發行、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的權利和義務,建立完善的彩票法規體系,以此指導和規范教育彩票市場的有序運作。
參考文獻:
[1]樊麗明:中國公共品市場與自愿供給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李祖超黃文彬:關于發行教育彩票的理性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3,(7)
[3]陳曉紅曹暉:我國發行教育彩票融資的運作模式及相關問題[J].現代大學教育,2005,(1)
[4]董藩:發行教育彩票:關于教育融資的新思路[J].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1)
[5]郭禮智李浙瑤:我國教育彩票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