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出發,結合國外先進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發展經驗,探討當前我國體育產業面臨的挑戰及機遇。當前我國體育產業主要面臨著現行的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著制約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等問題,也具備著消費結構和需求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等帶來的機遇。
[關鍵詞] 體育產業挑戰機遇
一、我國體育產業面臨的挑戰
1.現行的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著制約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體育事業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各類市場主體提供的私人產品兩個部分,其中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旨在滿足全體國民最基本的體育健身需求,而各類市場主體提供的私人產品旨在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的健身消費需求。長期以來,我國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沿襲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錯誤地把體育事業看成是單純的公益事業,只能由政府來提供和包辦,排斥市場和經營,走了一條與國情國力不相符的發展道路。這種依賴政府財政投入、依靠行政力量組織動員的模式,一方面造成了政府單一的供給能力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參與性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各類體育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2.有效需求不足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作為體育產業的后發國家,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尤以有效需求不足為甚。一國體育產業發展水平從根本上講,取決于該國具有體育消費愿望且具有實際體育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群體的大小。
3.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另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就是體育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體育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核心產業滯后,中介產業缺位。核心產業滯后是指相對于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健身娛樂業和競賽表演業發展的速度相對遲緩。而在后者之中,競賽表演業又在整體上落后于健身娛樂業。
4.體育市場主體不成熟。體育市場主體主要指體育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從供給方看,市場主體不成熟主要表現在企業規模小、組織形式不規范(公司化比例低)、經營方式落后(跨國經營、連鎖經營、委托代理經營少)、生產和經營的商品數量和品種單一、營銷手段和方式陳舊(尤其是服務營銷)、市場反應速度慢以及創造需求的能力弱等方面。
5.體育市場管理不規范。體育市場管理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體育產業管理體制沒有別匝,多頭管理和無人管理并存,部門式條條管理按照原有體制有強化的趨勢,部門分割、地區保護問題嚴重;二是尚未建立起統一、高效的行業監察、預警、評價、統計、考核體系和行業發展、投資、經營的信息系統;三是缺少扶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明確政策,尤其是在用地、融資、稅收、贊助、建立新產業發展基金等方面沒有明確的、可操作的產業扶持政策;四是一些準行政單位(如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協會、競賽管理中心、社會體育管理或發展中心等)用行政手段分割和壟斷項目市場,項目市場的壁壘過高,進入的成本過大。
二、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
1.消費結構和需求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體育消費從本質上講屬于滿足人們享受和發展需要的消費。改革開放20年中國社會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人已經整體步人了小康社會。從現在至2l世紀中葉,中國社會將實現由第二步發展戰略向第三步發展戰略的轉變,即由小康社會向中等發達國家過渡。按照經濟學理論,這一時期正是社會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總的趨勢是人們對物質消費品需求的增勢將會減弱,而對服務消費品,尤其是與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直接相關的服務消費品的需求將會迅速上升。
2.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帶來的機遇。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給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能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資融資的優惠政策、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用工用地的優惠政策等。
3.擴大內需帶來的機遇。近年采出現的通貨緊縮,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行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其內在原因是結構性矛盾,即由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動態調整造成的。通貨緊縮是按照經濟規律對“夕陽產業”所做的清算,客觀上會造成資金、技術、人才由“夕陽產業”向“朝陽產業”流動,同時,通貨緊縮還會逼迫社會投資,尤其是非國有投資在新興產業上找出路,因為,在傳統產業幾乎找不到好的投資項目,投資的回報率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4.城市化進程加速帶來的機遇。目前我國的體育消費主要在大中城市表現得比較活躍,占總人口約70%的農村人口幾乎沒有體育消費。這是因為農民的低收入和傳統的生活方式客觀上制約了他們對體育服務和用品的消費。因此,如果我們找不到激發8億農民體育消費的有效途徑,中國體育產業要想在近期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就不太現實。而城市化為解決廣大農民的基本體育消費需求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城市化不僅能把農民帶進城,而且會有效地增加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城市化會帶來社區體育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集團化、連鎖化體育經營方式的形成,這又從供給的方面為激發和引導市民形成的體育消費需求提供了可能,從而有利于拓展消費領域,擴大消費規模。
三、結論
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著現行的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著制約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有效需求不足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體育市場主體不成熟、體育市場管理不規范等主要問題。但同時,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主消費結構和需求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帶來的機遇、擴大國內需求帶來的機遇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帶來的機遇。
參考文獻:
[1]鮑曉明等: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年1月
[2]熊小平等:析我國體育產業現狀與發展[J].商場現代化,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