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9年2月28日通過的新《保險法》,加強了對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利益的保護,有利于解決目前實踐中出現的保險糾紛以及理賠難問題。
[關鍵詞] 保險利益不可抗辯說明義務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正案。此次對于《保險法》的修訂是全面性的修訂,內容廣泛、涉及條文眾多。本次修訂的特點是加強對投保方利益的保護。
一、對于保險利益的明確規定
新《保險法》對業界反映強烈的保險利益原則作了修改與完善,明確了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在保險利益方面的核心區別點。在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部分(第12條)界定:“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與此同時,新《保險法》規定投保人對與其具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有保險利益,可以為其投保,同時規定在此種情形下,保險合同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此規定擴大了人身保險利益的范圍,也防止某些企業投保人利用團體保險獲取非法利益的現象,對于維護勞動者等被保險人的利益,具有現實意義。新《保險法》對財產保險的保險利益也做了更明晰的規定:“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這解決了保險標的轉讓后受讓人對保險標的的保險利益判定問題。新《保險法》對人險和財險保險利益的存在時點和主體歸屬予以明確,這使得實務中保險利益的正確判定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二、增設不可抗辯條款
在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規定中,新《保險法》借鑒國際慣例,增設了不可抗辯條款。明確規定自保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兩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保險合同成立滿2年,即為不可抗辯,保險人不得再以投保人未履行告知義務為由而解除合同。新《保險法》增設的不可抗辯規則,有利于督促保險人及時行使合同解除權,穩定保險合同關系,尤其對于長期人身保險合同項下的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意義重大。
三、限制了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權利
新《保險法》對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原因從“過失”修改為“重大過失”;并增加了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此外,新《保險法》規定,“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這些變化或新增的規定,使得保險人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條件更加嚴格。
四、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予以更嚴格的規定
增加了“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的規定,同時增加了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的方式,即“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免責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投保人做出明確說明,否則該免責條款無效。
五、嚴格規范保險人理賠的程序和時限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理賠難問題,新《保險法》增加了保險人要“及時一次性”通知被保險人提供補充索賠資料,以杜絕保險人以投保方未提供完整索賠材料而拖延理賠;“對不屬于保險責任的,應當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內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發出拒絕賠償或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書,并說明理由”。這些規定可以有效約束保險人及時受理索賠、核定責任、切實履行通知義務。
六、減少了保險人法定責任免除的事由
2002年《保險法》把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和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疾病,作為保險人法定責任免除的事由。新《保險法》則限定為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和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疾病,不再把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作為保險人解除合同和不承擔保險責任的法定事由,而是僅僅該受益人喪失受益權。也就是說,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如謀殺被保險人)的受益人喪失受益權,保險公司的保險金支付責任不能免除,保險金應支付給其他受益人,有效保護了其他受益人的合法利益。
七、明確了保險標的轉讓時財產保險合同效力的承繼和延續
2002年《保險法》不承認保險標的轉讓引起保險合同的當然轉讓。長期以來,當保險標的發生轉讓時(如二手車買賣),受讓人能否享受原保險合同的保障,存在爭議,也引起很多保險糾紛和對保險公司的不滿。新《保險法》借鑒國外相關立法的經驗,承認保險標的轉讓引起保險合同的當然轉讓,即保險標的轉讓的,保險標的受讓人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但同時規定了保險標的轉讓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保險人享有解除保險合同的權利以及被保險人、受讓人不履行通知義務的法律后果,即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這一制度設計,有利于平衡各方關系、降低社會成本、保護被保險人合法利益。
八、放寬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被保險人的通知義務
2002年《保險法》第37條規定:“在合同有效期間,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規定的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新《保險法》則把“危險程度增加”修改為“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同時增加規定了保險人解除合同的處理方式,即保險人應當將已經收取的保險費,按照合同約定扣除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應收的部分后,退還投保人。
參考文獻:
楊華柏:新《保險法》解讀[J].保險實踐與探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