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管理溝通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以及MBA的必修課程之一。作者參考國內外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與教材,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就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尤其是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等問題作了全面的論述。
[關鍵詞] 管理溝通 多元化 案例教學
一、管理溝通課程的特點
1.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內容
管理溝通在每一項管理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時是企業內部之間的溝通,有時是企業與外部之間的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特有的聯系方式,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放大,是一種重要的管理方式。管理溝通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講述溝通的基本原理。管理溝通課程涉及了眾多的相關理論與學科主要包括人際心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語言學、社會學等。在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上,主要講述有關溝通的基本知識、人際溝通、技術輔助溝通、組織溝通。第二部分主要是進行管理者個人的溝通技能的訓練。主要包括商務寫作、演講、談判、會見與面試、傾聽、會議管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管理者組織溝通策劃能力,如危機管理與企業變革中的溝通、跨文化溝通和企業外部溝通等。
2.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目的
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應該強調應用性和實用性,強調理論結合實踐。管理溝通課程的設置就是讓學生學習管理溝通的基本原理,培養正確的溝通理念,運用有效的溝通手段實現管理的各項職能。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本的溝通策略。具體說來通過管理溝通的教學將著重培養學生的以下能力:
(1)語言表達能力(包括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在管理工作中,無論是組織信息的傳遞,還是日常工作中的書信往來、與人談話,都要求管理者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非語言符號的識別及運用能力。非語言符號是人們溝通的另一重要途徑。從某些方面來講,它具有優于語言符號的特點。非語言溝通比語言溝通更為普遍、簡單和生動,是語言溝通的重要輔助工具,但如何正確識別和運用非語言符號是人們溝通中的一大難題。管理溝通課程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分析,不斷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和運用技巧。
(3)溝通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通訊技術的革命。先進的溝通技術簡化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管理溝通中,綜合利用這些溝通技術,是當今管理人員必備的能力之一。在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計算機網絡、使用各種視聽輔助工具等,都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綜合利用溝通技術的能力。
(4)邏輯思維能力。溝通的行為大部分是語言與非語言活動行為。這些都與思維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要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正確地理解他人的信息,都離不開良好的清晰的邏輯思維。溝通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一個復雜的邏輯分析和邏輯推理的過程。
(5)判斷選擇能力。溝通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之所以艱難,是因為有效溝通的全部真諦在于一個人能夠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進行溝通。在整個溝通過程中,會有許多可變的因素,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溝通渠道、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都會產生不同的溝通效果。所以,在溝通中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這就需要我們根據不斷變化的因素,及時判斷選擇更合適的溝通方式。
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管理溝通課程的教學目標決定了蘊涵在其教學方法中的資源整合性與創新性外化為靈活多樣的現實模擬為主的教學形式。而傳統的教學以課堂為中心,教師完成教案教學為任務,并把此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和唯一任務。鉆研教材和設計教學環節也是以此為中心,教師上課實際上就是執行教案的過程。這種教學把豐富復雜,變動不拘的教學過程,簡約化為固定的認識活動。管理溝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顯然與這一課程的性質、特征和目標不適應。管理溝通課程應該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體系主要包括: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1.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因此,應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并能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2.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所謂教學手段, 是指師生為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開展教學活動, 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教學手段多元化,應打破“ 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一形式,可使用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網絡課程、錄像、投影等多種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3.教學評價的多樣化。教學評價在教學活動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內容。一個恰到好處的評價,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改善課堂教學,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的進行學習和發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是從多角度、多層面、多側面進行評價。
三、管理溝通的多元化教學方法設計
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管理溝通教學的一大特色。在管理溝通的案例教學中,由于學生是主角,通過他們的親身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對案例進行討論, 加強了理論知識的應用,既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又提高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學生通過對工商企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溝通技能的訓練,培訓學生實際操作技巧,也就是讓學生通過個人及集體分析案例中所描述的溝通問題,擬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歸納與領悟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有效思維方法,掌握溝通的技能。
2.情景教學法。管理溝通的課程可以分為知識性內容和技能性兩大類。但是,管理溝通的主要任務不是灌輸溝通知識,而是基于溝通隱性知識轉移的溝通能力開發,并從中訓練學生溝通技巧,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觀察與反思、探索與實踐。情境學習強調,知識必須在真實情境中呈現,即在以規范方式包含知識的真實場景和應用中呈現,以激發學習者的認知需要。管理溝通中的情景教學打破了傳統封閉的課堂教學慣例,注重學習者對真實溝通情境或模仿真實的溝通虛擬情境的心靈體驗。教師預先設定溝通情境目標,指導學生按照具體管理目標要求進行管理溝通相關活動教學的模擬活動,這種溝通活動模擬主要訓練學生們的應變能力、合作協調能力判斷決策分析能力。主要是角色扮演,使學生們身臨其境,體驗管理溝通中的千變萬化的情景,并能隨機應變地做出決策。
3.實踐教學法。管理溝通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效果的加強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是只靠理論教學就可以達到的,它們同樣離不開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實踐教學。通過管理溝通實踐活動既能使學生加深對理論課程的理解、認識,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時還可以通過溝通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個性、創新思維、溝通能力的培養。高校管理溝通實踐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為學生創造實習機會,使同學進一步了解并感受企業中具體的溝通問題。學校不僅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全校性相關比賽,同時,學校可以建立一批校外實踐基地,為大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實際的訓練和演習場所。
4.討論交流法。管理溝通的教學應該堅持以實踐練習為主、鼓勵學生參與的原則,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既要用理論指導實踐練習,又要在實踐練習中理解理論。因此,在學生中展開討論和交流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無論是理論演繹,還是技能訓練,都應該通過討論交流的形式領悟理論的真諦、掌握技能的訣竅。
5.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多媒體教學為教學手段多樣化提供了可能。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6.教學評價多元化。管理溝通的評價內容應全面,應涵蓋情感、認知,行為、實踐等多個層面。考試方法上,對傳統的單一的閉卷考試進行革新,采取多樣化的考評方式,閉卷、開卷、口試、筆試、操作考評并重。學位論文、畢業論文均可考慮采取提交企業溝通案例調查報告或提交一份富有創意的“溝通策劃書”等方式完成,由企業家、學科專家、教師參與考評。
總之,管理溝通課程是一門正在推廣的課程,缺乏現成的教學體系和充分的教學資料,也缺乏教學經驗,一切都在探討之中。管理溝通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繼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 蓓:財經課多元化教學模式探析[J].職業技術,2006,(14)
[2]沈遠平:淺談MBA管理溝通課程教學[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7)
[3]周鳳崗: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設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4]趙秀云 王艷梅:統計學原理課程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7)
[5]段娟云: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7(4)
[6]周玉敏:職業學校創業教育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的研究[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