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概括和總結體育場館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現狀。提出了產業化經營管理的思路和具體方法,從而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和社會與經濟效益。
[關鍵詞] 高校 體育場館 運營管理
高校體育場館作為高校教學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來說,它首要用途是為高校體育教學服務,同時也是高校師生從事體育鍛煉、開展體育活動和比賽的場所。但隨著我國當前的社會轉型和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高校的管理和運作正日益步入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這種情況下高校體育場館也必須通過相應的產業化經營管理活動,創造必要的經濟效益,同時滿足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和大眾體育需求。因此向社會開放,盡可能提高它的社會效益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
一、高校體育場館經營與管理現狀
市場經濟使我國體育場館徹底改變了原有的生存方式,運營管理已成了場館發展的主題。各場館的經營必需是以體為主,多種經營,體育場館必需形成一套符合現代化企業制度和體育場館特點的嚴密的管理制度和辦法,才能充分挖掘現有場地設施和人力資源,開展多種經營增加收入,以體養體,以副助體,逐步提高體育場館自我補償,自我發展,設施更新的能力。
盡管經營性管理己經初顯成效,但是我國對體育場館實行經營型管理還剛剛起步,經營程度不高,還存在許多問題。首先,體育場館的經營范圍過窄。經營項目多以體育比賽、體育訓練為主,用于比賽和訓練的場地比例分別為47.5%和27.5%,未充分重視大眾對體育場館的需要。調查發現,在全部的體育場館中,我國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只占全國體育場館總量的2.3%,由于各系統對大眾開放程度不高,真正用于群眾體育健身的場所只占全國體育場館總量的10.0%。其次,現有體育場館的使用率不高,大型體育場館門檻太高,閑置嚴重,同時還存在隨意挪用和侵占的現象。第三,體育場館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專業人才缺乏。
二、高校體育場館經營與管理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體育場館均不同程度地進行了開發性的經營管理活動,但受管理體制限制,存在著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產業化運營的手段和方法匱乏、經濟效益不高、缺乏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政策環境和專業的高水平經營人才等問題。
三、高校體育場館經營與管理的對策
1.吸引社會投資,彌補場館建設資金。針對高校場館資源的缺乏,在加大國家教育投資的同時,另一方面要大力吸引社會投入,積極開拓資金來源渠道,努力吸引社會對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可采用贊助,合資共建。在雙方互利互惠的基礎同時,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和經營,使更多的場館投入到學生和社會的懷抱,服務于廣大師生和社會。
2.多功能綜合開發體育場館。高校體育館在建造體育館時,也必須走多功能綜合開發的道路,場館運動類型不能單一,應該適當考慮大多數同學喜聞樂見的許多流行和新興體育項目。另外,在對外社會開放中,也能增加競爭能力。如移動看臺可以擴大體育場館活動空間,解決單一訓練或單一比賽館存在的結構性缺陷。另外體育場館經營項目的設置也要靈活多樣,不能只限于體育教學和訓練,還可以舉行大型匯演、大型博覽會等;其他的如附房出租、餐飲、住宿等。
3.利用閑置時間,對社會開放。體育場館作為一項硬件設施,投入是巨大的,特別是大型體育場館的投資大,回報期長,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很高,加之很多場館要兼顧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所以到目前為止,社會體育場館在扣除固定資產折舊費后,真正能夠做到以館養館的并不多,能夠贏利的更是少之又少。社會場館如此,可以想象高校體育場館要運營好有相當的困難。對于向社會開放的場館來說,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和發展周邊社會群眾體育,另一方面,主要是通過企業化運作,投入來獲得產出或回報。
4.管理社會化、科學化。正如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一樣,體育場館管理也必須社會化,要打破長期以來場館進人渠道單一化的模式,首先必須吸引非體育系統的經營管理人才到體育場館工作,以盡快改善場館人員結構;其次鼓勵場館干部、職工在職進修,對現有人才的知識進行更新換代,引導職工向管理、技術和經營崗位轉換。
四、結論與建議
1.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經營管理是必要且可行的。高校體育場館要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環境需要進行產業化的經營和管理。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經營管理要依托體育場館自身優勢、高校體育院系專業人才特長、場館服務區域的居民體育愛好和活動項目需求,圍繞體育訓練、培訓以及賽事活動組織等開展經營活動,按照產業運作的規律、要求,管理和充分利用場館設施。
2.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產業化經營應有別于一般的商業活動。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主要任務應是為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和學生課余鍛煉服務,體育場館的開發與經營不能用一些純粹的經濟指標來評價和衡量。要正確地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采用“低價服務、內外有別”的方針。
3.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產業經營應作好經營項目的選擇與評佑工作。普通高校體育場館開展經營活動前經營者必須先進行深人細致的市場調查,對周邊地區的體育設施情況、人口狀況、經濟發展狀況、當地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解,并作出相應的經營決策。其次,經營者對體育場館設施所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和方式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再次,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同樣要考慮到投人與產出的問題。
4.實現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經營活動可持續發展。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經營是一項較為特殊的經營活動,對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來說,促進和保證其可持續發展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現代經營活動的核心在于管理,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經營同樣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科學和規范的管理來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場館經營活動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兵等:西安市體育場館現狀及利用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23~25
[2]霍建新 李 帶:北京高校綜合性體育館經營現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