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對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耗的關聯度進行研究,利用“脫鉤”理論和脫鉤指標評析中國能源消耗脫鉤特點及類別,提出實現中國能源消耗脫鉤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經濟增長 能源消耗 脫鉤
有專家指出: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起源表面上看是因為美聯儲運用貨幣工具不當而導致的金融危機,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當前世界一次能源日漸枯竭,不能滿足世界經濟發展需要而引起的能源危機。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中期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特殊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產業結構、能源管理等多方面遺留的痼疾,使中國比其他國家面臨更大的能源壓力。
一、前言
“脫鉤”理論來源于西方,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理論產物,其理論基礎主要是包括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區域經濟等現代理論。“脫鉤”對應的英文單詞是Decoupling。而英文中“decoupling”一詞是緣于“coupling”(中文是 “耦合”)提出的。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所處階段及發展水平類似于60年代~7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因此,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的“脫鉤”研究對于解決中國能源問題,推動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關聯分析
1.能源消耗總量分析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長速度。隨著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能源消耗總量也在迅速增長,2008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高達28.5億噸標準煤,僅次于美國,成為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國。以90年以來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和中國GDP變化情況來看(圖1):從1990年到2008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整體穩步上升,但其增速低于中國GDP增長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差距并且越來越大,兩條曲線呈現出喇叭口形狀,表明中國已具備了“脫鉤”理論圖形的基本特征。
2.能源消耗彈性分析
根據西方學者“脫鉤”研究經驗來看,單純以能源消耗總量作為“脫鉤”研究的惟一指標顯然不太科學,還需要另外一種或幾種衡量指標來界定,本文還采用能源消耗彈性 作為衡量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耗脫鉤指標。從圖2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8年期間,中國能源消耗彈性數值位于-1與2之間,顯現出震蕩態勢。其中1990年~1997年,1998年~2002年,能源消耗彈性位于0到1之間;1997年和1998年能源消耗彈性數值小于0,能源消耗彈性很好地反映了二者的脫鉤情況。
綜上說述:同時使用能源消耗總量和能源消耗彈性兩個因子作為脫鉤研究的衡量指標,更有利于研究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之間的關聯和影響,更便于對“脫鉤”類別和特點加以區分,GDP總量、能源消耗總量、能源消耗彈性和脫鉤類型如表所示:
三、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脫鉤”的具體措施
雖然中國經過20余年的努力,在調整產業結構、節約能源、循環利用、技術創新以及管理優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要實現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耗的“脫鉤”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為此,筆者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1.改革能源管理體制
目前,中國的能源管理采取的是低級別分散式的管理體制,能源管理機構眾多,各部門分而治之,而且這些能源管理機構普遍屬于低級別部門,宏觀調控能力不夠。因此,應將分散于各部門的多種能源行業管理權集中起來,從歐美國家能源管理的先進經驗來看,在中國設立國家能源部,統籌電、石油、煤炭、核能等多種能源的管理和利用是實現中國能源脫鉤的體制保障。
2.促進產業結構轉變
不同產業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不同。一般來說,三大產業相比,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耗普遍較低。因此,應大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減小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權重,鼓勵和推動符合減量化和非物質化的第三產業發展;同時以推廣綠色經濟為契機,開發推廣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用低碳生產、低碳生活替代現有的高能耗生產、生活方式。
3.調整能源消耗結構
中國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為主,相應水電、核電、風電比重較小,但相對歐美國家來說,中國能源消耗結構十分不合理,嚴重制約中國能源利用效率,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需要對現行能源消耗結構加以調整,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時注重對新能源的開發和推廣。
4.發揮技術創新作用
國內外眾多理論均認為技術進步是解決資源不足問題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作用并非單向和無條件的。隨著技術的進步,極有可能帶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有可能帶來更廣泛的能源需求。針對具體的節能目標,開發有針對性的綠色技術,以減物質化和非物質化理念來引導技術創新。
5.普及節能減排教育
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宣傳教育工作,不但要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節能減排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而且要在全民個人生活中樹立節能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能源、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強化節能觀念,樹立環保意識,增強參與節能減排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總之,在當前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只有充分認清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和能源消耗特點,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加快推進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最終達到綠色發展的戰略目標,才能突破能源消耗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相對脫鉤”乃至“絕對脫鉤”,從而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海峰等:綠色經濟和“兩型社會”建設路線圖.環境保護,2009(7):32~33
[2]段 寧 鄧 華:“脫鉤”評價模式及其對循環經濟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6):44~47